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6|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敬礼,93岁抗战老兵辞世 生前自刻碑文嘱后人铭记抗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5 0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5-5 05:10 编辑



抗战老兵黄效如生前照

4月29日,宜宾屏山县天气阴沉。黄国涛坐在家门前,凝视着手机里一张老人的存照出神。屋外的冷风一吹,门前还挂着的白花又随之转动。几天前,他93岁的爷爷黄效如,在昏迷中,安详而平静地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

1942年,滇缅战火弥漫,黄效如赴云南加入远征军,成为抗日洪流的一员。曾驾驶满载弹药的卡车,穿越日机的轰炸火线。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屏山老家,依靠种田、挑物养活家人。

四川关爱老兵志愿者表示,目前川内找到的健在老兵不足800人,黄效如老兵的离去,是川人抗战历史的一大损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2 收起 理由
冬笑 + 3 赞一个!
精灵企鹅 + 3 赞一个!
小鱼儿外婆 + 2
我心向佛 + 2 死者为大
DLW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10 | 只看该作者

老兵辞世

昏迷近两天,抗战老兵安详“归队”

“我去茶馆里耍哈。”4月22日上午9点过,屏山县新县城,黄效如拄着拐棍,“按惯例”来到茶馆,和朋友搓了几圈麻将。

快到中午时,他回家吃了午饭,坐在家中休息。但没过多久,他身体突然有些抽搐。家人赶紧过来询问,黄效如摆摆手说“没事”,说完就坐在椅子上,精神变得差了起来。

家人见状赶紧拨打了120,但车子还没赶到,他就晕倒在了椅子上。随后,医护人员现场抢救后,将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前一秒还在说话,突然就晕过去了。”黄国涛说,医生告诉他们,老人是突发脑溢血,由于年龄较大,情况并不乐观。

黄国涛说,爷爷当年从过军,又回家做过挑夫,身体底子一向很好,“年龄这么大,但平时很少生病的。”4月24日下午5点左右,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黄效如,情况再次恶化。经全力抢救后,仍然没将他留住,“昏迷了近两天,爷爷还是走了。”


点评

深思  发表于 2016-5-5 19: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10 | 只看该作者

自刻墓碑

生前曾刻碑,嘱咐后人铭记抗战

92岁生日不久,黄效如找到当地匠人,给自己刻下一块墓碑,而碑文则由他来撰写。

“为中华独立自由,抗御外敌……”黄国涛说,他曾见过爷爷的碑文,里面记载了他从军、抗战的简单经历,“碑石一直封存起的,要等下葬时才能拿出。”

在他的印象里,爷爷总是一副笑脸,但不怎么爱说话。直到他念书后才知道,爷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以前都在书上和电视上,晓得国人抗战打鬼子,但没想到自己的爷爷年轻时,一样在前线参加抗战。”

那时候,只要有空,他都会听爷爷讲抗战故事,“讲起参军生活时,他就告诉我们得忆苦思甜;有时候说到牺牲战友,还会偷偷抹眼泪;说起跟鬼子作战时,又是特别自豪。”

黄国涛说,爷爷生前曾嘱咐他们:“要记住抗战,这也可能是他刻碑的原因,想让后代铭记那段历史。”


点评

深思  发表于 2016-5-5 19: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10 | 只看该作者

滇缅抗战

带领运输队,穿越日机轰炸火线

1923年2月23日,黄效如在四川宜宾出生,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随着抗日战火燃起,黄效如于1942年左右,在云南昆明参军,同多数青年一样,决心抗战打鬼子。

随后,他被派往贵阳、南昌兵营受训。10个月的训练后,他被分派到远征军高炮49团3营8连,担任驾驶兵,参加滇西大反攻。

1943年,云南保山战事紧张,急需军备补给。黄效如同战友,奉命驾驶13辆十轮卡车,运送弹药等军备,任务由他带队。但他们并不知道,日军已截获他们的行车线路。

在距保山不到3公里时,他们头顶传来飞机的“隆隆”声,日军飞机企图炸毁这支运输队。

黄效如当机立断,未按原路线前行。在一个拐弯点时,他加速冲进一处密林,其他车子跟随其后,随后他指挥车队四散,寻找枝叶浓密处躲避。

结果,这次轰炸仅炸毁几辆装载军服、军被的车子,装有弹药的车都完好无损。由于指挥得当,又顺利完成任务,黄效如被授予军功奖励。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5-5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10 | 只看该作者

晚年生活

赴蓉会战友,追忆当年峥嵘岁月

2015年7月6日,纪念卢沟桥事变78周年前一天。黄效如坐上了宜宾开往成都的长途汽车。

5个多小时的车程后,黄效如拄着拐棍,健步走进宽窄巷子。当天下午4点过,同样90多岁高龄的老兵陈家乾,从邛崃赶到成都,两双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紧紧相握。当天,华西都市报记者现场见证了这个令人动容的画面。黄效如说,能见上当年打鬼子的战友,感觉特别亲切,聊的话也更多了。

两位老兵当时约定,要去各自的家乡做客。但随着黄效如的离开,这个约定再无法实现……

关爱老兵组织川军团负责人王虹说,据四川志愿者统计,目前川内健在老兵已不足800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兵“凋零”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关注抗战,学习抗战精神,关爱身边的抗战老兵。”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5-5 1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5-5 05:45 | 只看该作者

国家栋梁!向抗战老兵致敬!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汇泉湾泳客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5-5 06:43 | 只看该作者
向抗战老兵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5-5 07:47 | 只看该作者
逝者如斯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5-5 08:16 | 只看该作者
在他的印象里,爷爷总是一副笑脸,但不怎么爱说话。直到他念书后才知道,爷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以前都在书上和电视上,晓得国人抗战打鬼子,但没想到自己的爷爷年轻时,一样在前线参加抗战。”


英雄就是我们身边不起眼的普普通通的人,是他们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汇泉湾泳客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5-5 08:58 | 只看该作者
向老兵敬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5-5 09:10 | 只看该作者
岁月无情人有情,祈求安宁平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5-5 09:32 | 只看该作者
  向抗战老兵致敬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5-5 09:41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汇泉湾泳客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5-5 10:37 | 只看该作者
向抗战老兵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5-5 10:52 | 只看该作者
民族脊梁,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5-5 11:07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5-5 05:10
晚年生活赴蓉会战友,追忆当年峥嵘岁月2015年7月6日,纪念卢沟桥事变78周年前一天。黄效如坐上了宜宾开往成 ...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4:05 | 只看该作者
今来 发表于 2016-5-5 11:07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4:06 | 只看该作者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6-5-5 10:52
民族脊梁,致敬!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4:06 | 只看该作者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6-5-5 10:37
向抗战老兵致敬!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4:07 | 只看该作者
水边骆驼 发表于 2016-5-5 09:41

谢谢老朋友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6 19:36 , Processed in 0.06828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