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3-25 04:25 编辑
作者: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2016年3月北京的“两会”期间,腾讯思享会编辑与我面谈时,对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里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大加赞赏,也关注到“两会”代表们跟着大讲“大国工匠精神”。
2015年,央视推出纪录片《大国工匠》。 我回想起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中遭遇的几件事情(它们当时并不令我那么快意舒心)恰好就是属于这个范畴的,立马有动笔写出来与诸位分享的欲望,以凸显“工匠精神”在一个国家里萌生、蔓延和长久维系的厚实载体——更贴切的说法应是“母体”。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我做博士论文的最后阶段。因为题目是比较中国和苏联东欧的改革过程,几次从美国波士顿飞赴欧洲作实地调研。等到东德被西德统一了,我就得按照西方人的习惯,携带旅行支票去那边使用。 一路上途径几个国家,到了银行兑换成当地货币,既方便又安全。可是,就在我坐车到了慕尼黑市要兑换相当于500美元的德国马克现金的时候,却遇到一位死硬呆板的银行职员,说我原先在美国购买的旅行支票上留下的签名,与我在该银行窗口签名的字迹不是一模一样,所以我的旅行支票无法兑现。任我怎么争辩解释,对方都拒绝灵活机动一下,尽管我随身带有护照和哈佛大学学生证等等。对方的说明就是简单的一个道理:“按照本银行服务规则,国际旅行支票上的两次签名必须一模一样,否则会产生漏洞,比如支票遗失被他人冒领之类。我们银行不愿意为赚取兑换现金服务费,让支票所有者的财产冒风险。请你理解并给予配合。”
德意志银行 从走出银行的那个时刻开始,一直到我转至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市兑换到现金为止的几天里,我只能省吃俭用,每顿以路边的小吃快餐填肚,同时独自嘟嘟囔囔控诉那家德国银行的死板规则以及该银行职员的死板处理。回到波士顿以后,我把此番经历跟中国留学生讲了,没有一个不是愤愤不平。然而半年多后的一次有关在欧洲调研经验的交谈,却顿时令我的视角突然转变。交谈者之一是中国留学生胡同学,他们几个人不久前在德国租借了一辆大众高尔夫牌轿车,上了路开得风风光光,因为那年代德国的公路上没有车速限制。开了两三个小时,他们看看油表,指针已经接近Empty“油箱空”的红线了。按照我们在美国的开车经验,到了红线,剩下的油还能开个二十几里地,为的是让你赶到最近的加油站注油。胡同学他们抬头看看路边里程牌,几公里后就要到达此前预定好的汽车旅馆了,省得麻烦,就没有立刻下公路去加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