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立春节气吃春饼 春捂秋冻助养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r3 M$ @9 p/ ~' Q) y3 W# q0 `4 @  `$ U
二月四日是立春。
/ \' A/ y+ L4 }# |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

* l& i0 ~1 I" r+ g( V9 W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泰山钓夫007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2-6 11:42 | 只看该作者
台湾路电鱼 发表于 2016-2-4 11:34
% L, r1 Z0 y. N) A, y4 ^: p; w播报完毕 谢谢浏览

+ R, e6 q+ x) p# b, K谢谢哥哥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4 编辑 % T* h  Y# T- d1 T' c! o7 \1 W
! i; }) A0 l' |4 u# d1 Y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02 编辑
3 ?* |0 t9 |- p0 @) A2 I
4 v7 P# b- m# B0 T& U

9 m! p! o. T, N/ @5 N- l+ t$ [3 d& H  c9 f$ s
"咬春”吃春饼是中国特有风俗;“祭芒神”句芒为春神;“鞭春牛”体现期盼五谷丰登;“迎春”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5 编辑 3 w3 R$ C. R- B& y* ?

1 w" r3 q% A5 l3 I& J& ~0 @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02 编辑
  H6 M& {3 C! Z# i8 p: b1 E

$ c* P, j# n2 c7 j7 s# r4 e
. D: p% u# f9 I- a  k! I

# c8 }, \/ ^. q: X  P+ l1 U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立春节气要预防低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工作的影响,农村要抓紧对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中耕松土,追施返青肥,防冻保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5 编辑
( ?" W( w/ a, |, l% m
; d2 |7 Z: n# X: @$ S; t  t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02 编辑
/ ^& H) h- K: e: n

5 [! `% ]& n/ u; n0 E, p$ S# }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35 编辑
2 }+ \+ ~- V( n
7 q6 S8 ?2 @. ?- S7 E& M9 d

: j" F. I: x1 x
, U9 |  Q/ ]7 ?+ y  D/ k$ y0 n6 W" p" s1 q3 N
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蜂蜜、春笋。韭菜虾皮炒鸡蛋是立春时节很好的药膳。有助于人体阳气生 发、舒畅,鸡蛋养血,这道菜能滋肝养血,生发阳气,适合立春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6 编辑
& C* G3 y# _& g  {3 A  g( e, H( n# Y# K  U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36 编辑

+ L6 G3 H  _' [% O$ J/ q% H* L' v; N+ n+ J# o

7 {3 z9 x1 [# i( v( q, h! x, c& ?* ]% w1 y$ @5 v
立春饮食有讲究 谨记5个原则,宜清淡——多吃山药、大枣;宜温补——多吃生姜、胡萝卜;宜甘润——大米、小米;忌辛辣——辣椒;忌酸涩——柠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6 编辑
6 F9 c5 |9 ]/ _& Y' B- E# l
8 f- R$ c. U3 e- Y% n4 \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37 编辑

" L8 d  p# N5 X
) a+ Y& F) X( k9 z( L6 a. d+ `
, a, g) x/ m# X
/ S$ o! D% p' z2 K5 l# o
立春后养生方法4条:1、早睡早起以养肝; 2、防止旧病复发;3、不要过早减衣;4、每天梳头百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7 编辑 " D3 B' d/ R2 A5 G
8 X, ]; q0 W& J' P! ^3 y9 G. t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37 编辑
3 {" q8 N5 |- i6 B& a
1 u: _. x: c  r$ Z' a0 \
4 y7 u, p4 W8 {0 O7 h
% z1 b9 p: o2 u! q+ ]
防寒:仍需穿棉衣物保暖,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运动:以“慢”运动为主;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d2 f$ I* Z6 N* K4 j" z- C% H# h8 t

) _, Q' T$ n3 s1 A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7 编辑
2 w5 q& S% Y( S0 A: Y
* d' {& u8 k' V* g) N  q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38 编辑

& g$ |6 ?5 d* ]4 Z! p5 g* N
8 L* L5 X- }" }; {' L) L: S: Y/ D

* E7 w5 R4 C) z% G7 Y0 j
) j8 c, S3 }: l( n
小心三个“春”病苏醒:1、肺炎。对抗招数:保持工作、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注意增减衣物,及时治疗。2、麻疹。对抗招数: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一旦发病,要早隔离、早治疗。3、慢性咽炎。对抗招数: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多喝水,可佩戴口罩减少烟尘吸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8 编辑 0 o- p$ @8 k% X: j& ~. t8 x$ v
* \7 M' |' S0 z* }! u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39 编辑

# m; K. t8 r  w2 v9 _# t& I8 s; ~: i2 v3 x) ~2 ?
# y7 g+ G7 T7 M$ l4 j. s  W4 S

+ V; h$ X% x* \6 A
春天喝一杯花茶,可以驱散一整个冬季聚积在人体内的寒气和邪气,又能够促进调节血气和阳气。推荐三种茶:蜂蜜茶、桂花茶、山楂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8 编辑
: M0 J$ G9 }) G3 n2 o7 f3 Y) o( K' T8 s# E" b6 B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0:40 编辑

, K* ~% N/ W! {6 m2 B- o3 A* c+ M( C- u0 f
* m- Z6 U8 S4 E5 F( @( T
今日立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6-2-4 11:39 编辑
$ n; N9 U2 \) P, W/ E7 I# T: w2 G: m0 I$ X
播报完毕 谢谢浏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2 02:45 , Processed in 0.05334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