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73|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我们未来见。重庆女作家冷冻遗体 等50年后起死回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8 0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9-18 04:19 编辑

1



  “妈妈,你沉睡在大地零下100多度的低温里。再见面,最短也是50年以后。虽然这是科学家给出的预言,预言也有可能落空,实验也可能失败。但,总还有希望不是吗?妈妈,我们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不是吗?”

  ——这是一名女孩在母亲去世之后深情而奇特的表白

  死亡

  开始复活的第一步

  2015年5月30日下午5时许,61岁的胰腺癌患者杜虹躺在病床上,已进入弥留阶段。

  隔壁房间,两名来自美国的外科医生已经等待了8个小时,事实上,他们从5月19日开始就在为这一刻待命了。

  下午5时40分,杜虹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两名美国医生第一时间向杜虹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防止血液凝固,并用特制设备按压心脏,保证血液继续循环。

  随后,杜虹的遗体被放入装有冰块的木质棺材中,迅速转移到手术地点,耗时约1小时。接下来是灌流,由于人体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冰冻过程中水分凝固会形成冰晶,极易刺破细胞,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冰冻技术的要点是使用冰点更低、不容易结晶的保护液代替水分,达到脱水的效果。

  美国医生首先用稀释过的保护液,逐步替换遗体中残留的血液。随后,使用仪器打开遗体颈部的总动脉和总静脉,形成一个液体输入的回路,输入保护液,随后开始重头戏——替换头部残留的血液。

  替换过程比较漫长,医生会逐步加大保护液的浓度,从动脉输进头部。当人体内保护液浓度达到遗体保存要求后,继续监测静脉输出液体中保护液的浓度,当输出液体的保护液浓度与输入浓度一致时,表示头部水分已完全被替代。

  灌流超过4个小时,整个过程需要在冰冻低温接近0摄氏度的情况下完成。此后需要将遗体进一步降温。工作人员使用-60℃的干冰对遗体逐步降温,最终将遗体保存在一个-40℃左右的冰棺当中。至此,遗体冰冻的初步流程完成。

  接下来,杜虹的遗体会在冰冻状态下被送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Alcor总部(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遗体头部将被分离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工作人员将按期添加液氮,保证杜虹的头部长期保存。按Alcor科学家的乐观估计,50年后的科学技术也许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收起 理由
铁锚 + 6 赞一个!
青岛腊梅 +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9-18 06:59 | 只看该作者
未来见,复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9-18 07:02 | 只看该作者
科技的发展,带来新的人生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9-18 04:54 | 只看该作者
本法是可以改进的,改进后的技术可以成为绝症患者的另一条生路,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9-19 16:09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9-18 04:19
 冰冻  她是中国第一人  母亲当时也许只是开了个玩笑,但女儿不这么想。今年5月初,张思遥郑重其事的把 ...

头部搬家,身体再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9-18 21:27 | 只看该作者
奇异的科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9-18 22:18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一切皆有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9-18 22:32 | 只看该作者
但愿能起死回生!不过我们是看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9-18 22:35 | 只看该作者
幻想很好,现实很残酷。期待成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04:19 | 只看该作者

 约定

  “妈妈,我们未来见”

  “>他*的命运多舛。”前日下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的约定见面地点,张思遥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她一直跟母亲相依为命。

  张思遥说,母亲有时候坚强到“没朋友”。早年当知青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母亲凭自己的努力考出农村,当上老师,再做到图书编辑。几十年来,母亲为张思遥放弃了很多,包括自己的爱情。

  张思遥5岁那年,母亲将她童趣的话整理成诗歌,成为她人生第一首作品,这为她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一名编剧打下了兴趣基础。

  张思遥10岁那年,杜虹还资助了一名8岁女孩。女孩和张思遥一起喊杜虹“妈妈”,成了家里的第三个成员。如今,女孩已考上了大学,至今还与张思遥姐妹相称。张思遥说,2005年起妹妹帮助十几个农村学校建立起爱心书架,为农村孩子送去了大量图书。

  “2013年,外婆病重,为了照顾外婆,母亲放弃了与一位美籍华人的爱情,放弃了去美国定居的机会。外婆去世后,日子刚刚回到正轨,她又患了胰腺癌。”

  “妈妈是坚强的。”张思遥说,随着母亲病情恶化,每次抢救都需要打开气管,心肺复苏可能还会压断肋骨,病人的感受会十分煎熬,放弃抢救甚至对病人会更加人道。

  这时,美方机构还未做好接收的准备。张思遥几次询问母亲,是否放弃冰冻实验,但杜虹坚定地拒绝了。医生甚至表示,这是她行医十几年来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下要求积极抢救自己的病人。

  5月30日,是杜虹的最后一天,张思遥说,妈妈你知道吗,如果计划成功了,也许我们相见时你比我还年轻,也许要你来照顾我。杜虹回答:“那好好哦。”而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对着女儿说:“我想抱下你。”

  5月30日下午,61岁的杜虹去世,张思遥在朋友圈中写道:“公元2015年5月30日,17点40分。妈妈,我们未来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04:19 | 只看该作者

 《三体》

  小说里的故事成真了

  “我们从Alcor了解到的情况是,全身冰冻需要200万元人民币,只冰冻头部的话,需要75万元人民币。”鲁辰说,经过反复考虑,他们认为冰冻头部的方案比较合适。

  只冰冻头部,母亲会同意吗?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杜虹表示愿意。

  除了作家、诗人外,杜虹还有一个不被大多数人知晓的身份——她是前不久获得雨果奖的大热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在小说中,有一个叫云天明的角色,取出大脑后通过冰冻技术保存,最终通过三体人的克隆技术成功复活。

  “妈妈说,50年后能否有效是未知数,但她不介意用自己的遗体做实验,新兴科技总要有人尝试。”鲁辰说,因为母亲节俭,所以他们隐瞒了花费金额。

  随后,张思遥卖掉了在北京20多平方米的一套房子,加上杜虹的积蓄,凑齐了所需的75万元费用,和Alcor签了协定。

  在《三体》中,对于云天明的大脑被冰冻技术保存后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在他们正中有一个工作台,上面放着个一米左右高的不锈钢圆柱形绝热容器,刚刚密封,从容器中涌出的超低温液氦产生的白雾还没有消散,由于低温,那些雾紧贴着容器的外壁缓缓流下,流过工作台的表面,像微型瀑布般淌下,在地板上方消失了。白雾中的容器看上去似乎不像是尘世中的东西。”

  如今,杜虹的遗体已在美国洛杉矶完成了冰冻。张思遥与丈夫鲁辰期间已前往美国进行了探视。根据美方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杜虹遗体的处理十分成功,在受损很小的情况下,已通过液氮保存在零下196℃的环境中。

  至少从封存技术来看,杜虹享受的待遇跟云天明惊人的相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9-18 11:09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9-18 04:19
 冰冻  她是中国第一人  母亲当时也许只是开了个玩笑,但女儿不这么想。今年5月初,张思遥郑重其事的把 ...

期待现代科技创造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9-18 11:23 | 只看该作者
读了帖感触波深,科学进步为人类带来末来的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9-19 10:16 | 只看该作者
冰冻她是中国第一人,相信科学进步,让她幻想成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04:19 | 只看该作者

玩笑

  “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杜虹,重庆市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今年5月30日去世,享年61岁。

  2013年底,杜虹到医院做过一次全面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然而仅10个月后,去年10月她因胃痛再到重庆本地一家医院检查,彩超结果显示“胰腺占位”。

  当时陪杜虹去医院的,是她28岁的女儿张思遥。“医生看了报告单后,表示想和我单独谈谈。”张思遥说,当时母亲就是不答应,坚持要求知晓病情,为此母女俩还在医院吵了一架,最终是张思遥妥协了。

  “胰腺癌三期,去更好的医院看看有没有手术的可能吧。”医生最后这样说。张思遥悄悄地上网查询,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会以极快速度夺走生命。

  此后,张思遥陪母亲走遍了北京最好的医院,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肿瘤包住了主要血管,杜虹的情况并不适合手术。仅有的一家表示可以试一试的医院,连1%的成功率也不敢保证。

  最终,杜虹放弃了手术,选择了放化疗。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初,杜虹的病情还算稳定,平时有空还能在家练练书法,和女儿一起逛逛花市。春节期间病情好转,杜虹还和女儿一起到女婿鲁辰的家乡深圳过年。

  3月中旬,杜虹的状况急转直下,检查显示到了终末期。张思遥为此常常偷偷的哭,“反而母亲比我淡定了许多。”张思遥说,治疗期间,网上一则新闻引起了母亲的兴趣:一对泰国夫妇因无法挽救患脑瘤的女儿,把女儿送到美国一科研机构冷冻,期望未来科学发达时再将女儿解冻治疗。

  “母亲当时曾半开玩笑的说,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7:16 | 只看该作者
大道致简 发表于 2015-9-18 16:43
期待科学的发展,能够梦想成真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7:16 | 只看该作者
巫山云 发表于 2015-9-18 17:10
时代在发展,科学创奇迹。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9-18 17:10 | 只看该作者
时代在发展,科学创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9-18 16:43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科学的发展,能够梦想成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3:37 | 只看该作者
尚泳健康 发表于 2015-9-18 04:54
本法是可以改进的,改进后的技术可以成为绝症患者的另一条生路,好贴!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7 06:56 , Processed in 0.06839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