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技大学第二教学楼,吴天雄和同学们准时走进106教室,人群中,92岁的他格外显眼。“当年学的知识少,不够用,现在要补”,吴天雄老人现在读的是中国科技大学于2010年创办的中华文化大学堂,这学期学习“科学方法与创造学”。“我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更多的老人家,90岁照样可以上大学,可以爬山,我还想学到100岁。” 60岁到大学“半工半读” 今年92岁的吴天雄家住蜀山区望江西路社区,退休前是合力叉车厂的普通职工。“一直感觉自己知识不够用,我们上学的时候很可怜。 ” 老人家出生于1923年,是合肥人,但少年时在重庆长大,重庆大轰炸时,正是他读初中的时候,“没办法上课了,经常轰炸,我们只好常常躲到山里去。 ”就这样,中学基本上没读多少书。 后来吴天雄回到合肥,成了合力叉车厂职工。工作中常觉得知识不够,吴天雄就养成了常去图书馆的习惯。 当时他的身体很不好,于是留意医学类书籍。一天他看到“蜂毒明目”,萌生了研究蜜蜂的想法,但自己对动物完全不懂。老人爱长跑,在跑步中认识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归国教授解俊民。 60岁那年,吴天雄退休,在解俊民的介绍下,来到了中科大生物系,开始了“打工”生活,平时是卫生员,给实验室养兔子,工作结束后就去实验室观摩旁听,“那些年轻学生很热情,我不懂的地方,他们都一遍遍地讲给我听。 ” 5年过后,他离开学校,开始实践,他去过长丰、定远,在那里研究蜜蜂,还带领当地农民一起养蜜蜂致富。 80岁孙子送他去读初一 多年研究蜂毒,吴天雄有了一定的基础,还想看更多的生物著作,这就要学习英语。2002年,80岁的老人家背起了书包开始读初一,当时他就读于合肥市第二十八中,这也是他儿子曾就读的学校。 “孩子们非常支持! ”老人家上学的第一天,是由孙子送他去学校的,“别人都是爷爷送孙子上学,我们家是孙子送爷爷上学。 ”对此,老人家很是骄傲。 受其影响,吴天雄的孙子也很爱学习,孙子研究生毕业,常跟爷爷讨论问题,还不忘鼓励老人家:“爷爷好聪明! ” 90岁到中科大恶补知识 这位“聪明爷爷”2005年中学毕业,后来还曾去安徽农业大学学习。 2012年,90岁的老人家走进了中国科技大学,成了中华文化大学堂年龄最大的一名学员。 每周三上午半天课,每月第三个周日半天课,老人家基本不落,早上6点起床,锻炼身体,然后背着书包上学,还自创了一首歌“大学,大学,我爱你”,上学路上边走边唱。 中华文化大讲堂的主任刘仲林教授介绍,大讲堂是开放性质的,有兴趣的都可以参加。 “中华文化,讲究亲证,实践非常重要。 ”刘仲林教授介绍,吴天雄老人有非常珍贵的实践,有扶贫理念,有学习的精神,他经常在讲堂上拿老人家做榜样。 吴天雄老人虽然年纪大,但坚持写作业,而且用毛笔,他说会一直学下去,还要造点“势子”,让老人家都要“不服老”,都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