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716航母 于 2014-4-18 15:47 编辑  
 
 
游泳志愿者救生员专业技能知识(游泳池救生之一)  
 
一、 名词解释 1. 静水救生:是指在游泳池(场)为主的环境中的救生活动。 2. 同心同德,拯溺救难:救生员紧密配合,救助溺者,是救生工作的宗旨。 3. 以防为本,施救要准:防字当头,贯彻始终,操作正确,准确无误,是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 4. 扫视法:是指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自己责任区域进行左右直线不间断的观察方法。 5. 观察:是指救生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不间断的扫视、环视自己所负责的责任区域。 6. 赴救技术:是指救生员间接或直接施救溺者的专门技术。 7. 接近技术:是指救生员及时靠近并有效控制住溺者的一项专门救生技术。 8. 解脱:是指救生员采取合理的技术动作,及时解除溺者的抓抱,并有效的控制住溺者的一项专门救生技术。 9. 拖带技术:是指救生员在水上运动溺者的一项专门救生技术。 10. 上岸技术:是指救生员将溺者拖救起水的一项专门救生技术。 11. 单人抢救体位:抢救者位于溺者一侧肩部,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该侧肩腰部位水平位。 12. 心肺复苏:是为挽救猝死者生命所辞去的一种急救技术。 13. 胸外心脏按压:是指在胸廓外用人工的力量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有节律被动受压(收缩)和松弛(舒张,形成血液循环)。  
二、 选择题 1. 职业道德是维护职业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必要_______________。 A.条件   B.内容   C.措施   D.要求 2. 游泳救生员可分为__________和自然水域救生。 A.静水   B.海浪   C.游泳池   D.人工水库 3. 踩水时,上体直立水中___________露出水面。 A.稍后倾,头   B.稍前倾,头   C.稍前倾,肩部   D.稍后倾,肩部 4. 反蛙泳配合动作,两臂前移的同时___________。 A.边收边分慢收腿   B.先收后分慢收腿    C.边收边分快收腿   D.先收后分快收腿 5. 反蛙泳_________拖带运送。 A.只适用于托枕   B.只适用于托颌    C.只适用托双腋   D.适用托枕、托颌、双腋三种 6. 蛙式长划臂蛙泳腿和臂配合动作___________。      A.收腿与臂前伸的动作几乎同时开始   B.先收腿然后臂前伸 C.臂前伸然后收腿    D.臂前伸滑行后收腿 7.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就业权、自由选择职业权、按时足额取得劳动报酬权利和_________等。      A.经营管理权   B.休息休假权   C.选举经理权   D.工资决定权 8.遇到自我突发意外危险时用醒目的_________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A.肢体语言   B.漂浮   C.休息   D.踩水 9.游泳池救生观察台的高度不应低于_______米。      A.3   B.2.5   C.2   D.1.5 10.观察是指救生员值岗时,不间断地扫视、环视自己所负责的责任区域,防止造成溺水事故发生的一种专门的_______。      A.救生技术   B.赴救技术   C.游泳技术   D.救生手段 11.下列哪一类人群不是救生员的重点观察对象_______。      A.老人   B.妇女   C.儿童   D.在泳池旁边休息者 12. 救生员在距离游泳池边_________的地方发现溺水者,使用救生浮标进行间接施救是一种最简易的好方法。      A.3米以内   B.5-10米   C.15-20米   D.20米以上 13. 救生员在抛掷_________时一定要准确到位。      A.救生杆   B.颈托   C.急救板   D.救生圈 14. 游泳救生入水技术分为________等。      A.跨步式、蛙腿式、鱼跃式   B.跨步式、蛙腿式、鱼跃式、直立式 C.跨步式、蛙腿式、鱼跃式、抱膝式 D.跨步式、蛙腿式、鱼跃式、步行式  15. 鱼跃式入水技术是救生员迅速接近_______溺水者的最好方法之一。      A.近距离   B.远距离   C.岸边   D.肩部 16. 接近时,要尽量避免与溺水者_________接触。      A.背面   B.正面   C.身体   D.头部 17. 救生员采用背面接近技术时,应迅速紧贴溺水者_______,用双手加以控制。      A.腰部   B.腿部   C.背后   D.头部 18. 直接赴救包括入水、接近、________、拖带、上岸、运送六个环节。      A.反关节   B.心肺复苏   C.手援   D.解脱 19. 溺水者持续闭气时间一般最长约______秒左右。      A.30   B.60   C.90   D.120 20. 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______分钟脑细胞开始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A.1-3   B.3-5   C.4-6   D.6-7 21. 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______表现为神志清醒,仅有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症状。      A.物理   B.生理   C.临床   D.心理 22. 基本生命支持阶段,应该包括畅通气道、人工呼吸、_______3个步骤,以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      A.建立循环   B.体外除颤   C.药物治疗   D.脑复苏 23. 如瞳孔_________、固定、角膜浑浊,则说明复苏无效。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变黄   D.不变 24. 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通过________观察判断溺水患者有无呼吸活动。      A.看   B.听   C.感觉   D.看、听、感觉 25. 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范围在_________内。      A.500ml-700ml   B.700ml-1000ml   C.800ml-1200ml   D.100ml-1400ml 26. 在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生员要用______捏住溺水者鼻翼而封闭其鼻腔,以免吹入气从此溢出。      A.拇指与无名指   B.拇指与中指   C.拇指与食指  D.无名指、中指与拇指 27. 救生员在胸外按压时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_________。      A.下压快,放松慢   B.下压慢,放松快   C.相等   D.有停顿 28. 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其决定因素有四:按压部位、按压频率、按压力度以及_________      A.按压深度   B.按压节奏   C.按压位置   D.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 29. 中国救生协会哪年在什么地方成立________________。      A 1997年天津   B 1998年上海   C 1999年北京   D 2000年成都 30. 国际救生协会的英文缩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      A FIS   B ILS   C WLS   D WHO 31. 国际救生协会于1993年2月23日在_______________成立。      A 美国   B 比利时   C 法国   D 英国 32. 游泳池的中心工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A 安全   B 施救   C 日常管理   D 先进设备 33. 救生员距离溺者较远时入水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      A 直立式   B 团身式   C 跨步式   D 鱼跃浅跳式 34. 在水中大腿后侧肌肉痉挛时,自救方法采取_______手按住膝盖,然后,_______手抓住脚趾尽量往上抬起。      A 同侧、同侧   B 异侧、异侧   C 同侧、异侧   D 异侧、同侧 35. 不规则的游泳场所每一救生员观察的主责区最大面积不得超过_________平方米。      A 50   B 200   C 250   D 300 36. 救生圈一般投掷距离为救生员与溺者__________________M左右的扇面范围。      A 0-4   B 5-8   C 9-12   D 12-15 37. 托双腋拖带时,一般救生员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较适宜。      A 爬泳   B 侧蛙泳   C 反蛙泳   D 仰泳 38. 在拖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溺者的___________,不可没在水下。      A 鼻   B 口   C 口、鼻   D 头颈部 39. 现场心肺复苏时,每做_________次按压,需要做人工呼吸___________次。 A 5:1   B 5:2   C 15:1   D 30:2  
三、 判断题 1. 游泳救生工作的中心是安全。(√) 2. 踩水配合时一般两腿各蹬夹两次,或两腿同时蹬夹两次,两手做一次摸水动作。(x) 3. 反蛙泳身体仰卧水中,自然伸直。(√) 4. 侧泳技术有手出水和手不出两种姿势。(√) 5. 对紧张挣扎的溺水者,使用侧泳技术采用夹胸的方法,能严紧地控制住溺水者。(√) 6.  国家队运动员参加大奖赛以及各种商业性比赛的奖金收入,一般其奖金总额     的10%应捐赠给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建立运动员、教练员保障基金。(√) 7. 游泳场所必须配备救生圈等急救器材。(x) 8. 预案的内容包括确定现场指挥者和实施抢救人员的分工。(√) 9. 游泳者溺水初期身体通常表现为垂直姿势。(√) 10. 当在水中发现溺水者时,应首先判断溺水者有无呼吸。(x) 11. 观察区域划分的原则为:便于救生员的观察,减少观察盲区和死角。(x) 12. 直线切割法中,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1/3的水域为次责区。(x) 13. 救生员腰部正面被抱持后,救生员应采用扳手指方法解脱。(x) 14. “抓发”解脱后,应及时将溺水者转体至背贴救生员前胸,夹胸控制住。(√) 15. 拖带时应使溺水者的口鼻保持在水面上,以保证溺水者的呼吸。(√) 16. 夹胸拖带时,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者身上胸和腋下部位上。(√) 17. 侧泳或反蛙泳技术常用于托枕拖带。(√) 18. 上岸是指救生员将器材从水中送上池岸的一种救助技术。(x) 19. 在游泳池的深水区,将溺水者拖带到池边时,可采用肩扛上岸技术。(x) 20. 在确定溺水者有外伤的情况下,肩背运送是一项比较实用的运送技术方法。(x) 21. 救生员平时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吹气训练时如果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不可能通过唾液传染给其他救生员。(x) 22. 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的一般方法是轻拍溺水者的面颊。(√) 23. 溺水者放置俯卧位即头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线,头部不能高于心脏的位置,双手置于躯干两侧。(x) 24. 胸外心脏按压的下压速率为100次/分。(√) 25. 游泳者脊骨失力、颈部有坠下的感觉等症状出现,应该怀疑下肢损伤。(x) 26. “同心协力、拯溺救难”是游泳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x) 27. 初级救生员的培训项目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 28. 发生肌肉抽筋常见的部位是手指、手掌、脚趾、小腿、大腿和腹部(√) 29. 溺水事故前做好游泳池的防范工作是救生工作的根本。(√) 30. 救生员在观察时,一定要不间断扫视自己的责任区域,以防溺水事故发生。(√) 31. 观察时,应对主责区和次责区交叉观察,不留盲区和死角。(√) 32. 抬头爬泳和爬泳最大区别在于,手入水点比爬泳近,划水路线比爬泳短。(√) 33. 跨步式入水后,头露出水面后,应迅速扑捉溺者的目标。(x) 34. 救生员接近溺者成功后一定要控制住溺者。(√) 35. 救生员在进行双人解脱时,应先确认两个人中谁是溺者。(√) 36. 夹胸拖带时,应采用蛙泳腿或侧泳退以保证拖带的成功。(√)  
四、 简述题 1. 什么叫胸外心脏按压术》? 答:是指救助者对溺者在胸廓外用人工的力量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有节律被动受压(收缩)和松弛(舒张)重新建立血液循环。 2. 如何解救小腿后面的肌肉痉挛? 答:先一手按住膝盖,另外一只手抓住脚底(或脚趾)做勾脚动作,并用力向身体方位拉,反复做几次后,放松片刻,肌肉痉挛部位则可缓解。 3. 如何运用夹胸拖带? 答:夹胸拖带是防止溺水因不明被救而挣扎企图翻身抱持救生员,有利控制溺者的一种有效的水中运送方法。(以左臂夹胸为例)救生员左臂由溺者的左臂上穿过,上臂和肘紧贴溺者胸部,左腋紧贴溺者左肩,左手抄于溺者的右腋下,并将此作为拖带的用力点。在运送过程中,救生员在左髋顶住溺者的腰背部,使溺者身躯保持水平位置,便于拖带。拖带时溺者的口鼻保持在水面上,以保证溺者的呼吸。救生员可根据自己的技术特长,可采用蛙泳腿或侧泳腿技术。 4. 救生员报考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1)思想作风正派,遵守救生员守则;    (2)具有一定游泳基础;    (3)身体健康,两眼视力在1.0以上和矫正视力在1.5。 5. 现场急救的原则? 答:(1)抢救生命,时间上要争分夺秒;    (2)实施救助措施,操作上要准确无误;    (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4)大胆、果断、迅速、准确、不慌乱、不推诿、不随意终止(直至医院医生接受或现场急救成功,转送医院进一步观察护理)。 6. 现场急救检查程序的步骤? 答:(1)判断意识(2)高声呼叫(3)急救体位(4)打开气道(5)人工呼吸(6)人工循环(7)紧急止血(8)保护脊柱 7. 简述紧急止血的意义? 答:止血是防止休克,挽救溺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有效的止血能赢得将溺者转送医院进行抢救宝贵时间。 8. 现场心肺复苏的意义? 答:在于挽救生命,避免脑细胞的死亡。现场心肺复苏的成功,不仅在于使心跳、呼吸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的正常功能,复苏术开始的越早,复苏的成功率会越高。 9. 解脱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当被抓抱后,救生员应保持冷静,不要在还未搞清自己的怎样被抱持时,就匆忙做解脱;    (2)解脱的技术动作应迅速、连贯;    (3)解脱时,用力适当,不应使用蛮力,以免伤害溺者;    (4)解脱后,应及时用合理的技术动作将溺者控制,以便拖带;    (5)在进行双人解脱时应先确认两人中谁是溺者,再进行解脱。 10. 简述游泳场所必备救生器材? 答:游泳场所必备器材有: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急救箱、氧气瓶、颈托等。 11. 写出游泳场所安全标志,常用告知牌的四种内容? 答:(1)游泳者须知牌;(2)游泳安全须知牌;(3)急救示意图;(4)游泳场所示意图牌。  
五、 论述题 1. 救生员的工作职责: 答:(1)遵纪守法,严守岗位,服从指挥,互助协作;    (2)认真观察,不放过任何可能产生事故的疑点;    (3)上岗前要检查所需救生物品,不带与救生无关的一切物品;    (4)具有不怕脏,不怕累,不推卸,不拖延,不随意终止的“五不精神”;    (5)值岗时不接电话,不会亲友,不兼任游泳教练,不擅自离岗、换岗、串岗、不做有碍于救生观察质量的一切其他工作;    (6)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一切救生器材,减少和溺者直接接触;    (7)值岗时精神饱满,仪表端正,穿着由中国救生协会统一制作的救生服装。 2. 救生员的工作守则是什么? 答:(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水上救生事业;    (2)同心协力,拯溺救难;    (3)见“溺”勇为。不怕脏,不怕累,不推卸,不拖延,不随意终止;    (4)遵守纪律,严守岗位,服从指挥,统一调度;    (5)值岗时,不接电话,不会亲友,不兼任教练,不擅自离岗(换岗)或串岗;    (6)严谨携带任何与值岗无关的物品;    (7)值岗时,精神饱满,仪表端正,穿着由中国救生协会统一制作的救生服装;    (8)遇事故时,不要随意对外发表“个人见解”。 3. 判断时有何要求? 答:(1)根据观察时的不同情况,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2)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果断、准确地做出判断;    (3)根据正确地判断,能够采取规范的救生技术动作。 4. 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答:(1)先判断有意识(轻拍并呼唤);    (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3)同时迅速将溺者放置仰卧体位;    (4)开放气道;    (5)用听、看、感觉的方法来判断溺者有无呼吸;    (6)如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两次;    (7)保持气道畅通;    (8)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9)按压和吹气之比为15:2的方法进行操作。  
 
资料来源:《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