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F/ g# A% F% K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八省毗邻,北与蒙古、俄罗斯两国接壤。国境线长4221公里,18个边境旗市。东起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东麓,北倚蒙古高原,南连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向东过渡到东北平原。南自北纬37°24′起,北达北纬53°20′,南北直线距离1700多公里。东起东径126°04′,西抵东径97°12′,东西直线距离达2500多公里。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大约需要两个小时才能照遍自治区全境。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居全国第三位。总人口2379.61万,其中蒙古族412.17万,汉族占83%左右,其余为回、朝鲜、满、藏、壮、苗、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东距北京640多公里。全区辖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其中有鄂伦春自治旗(1952年5月13日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1958年8月1日成立)、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1958年8月15日成立)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 2 k$ @" w9 w3 C8 }* _ q' {8 j# N
内蒙古素以“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宝”而闻名于世界。内蒙古拥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草原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81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是全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森林面积1866.7万公顷,森林面积全国第二。内蒙古是“塞上米粮川”和“谷仓”,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耕地面积676.9万公顷。内蒙古大地蕴含着有极其丰富的矿产。煤保有量2233.9亿吨。煤开采量全国第二。稀土氧化物保有储量8270.2万吨。白音鄂博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稀土开采量全国第一。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天然气年产量11.57亿立方米。钢年产量576.83万吨。包钢是我国重要钢铁基地。内蒙古的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工毛纺工业比较发达。仕奇西服、鄂尔多斯羊绒、手机、草原兴发、伊利、蒙牛乳业(牛奶产量全国第一)等企业是国内外知名企业。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92.86亿元。经济增长率创198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734元,按当前汇率折算,约为1055美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干博士是世界最早培育成功“试管山羊”的科学家之一,被称为“试管羔羊之父”。
) f$ q( z# n) S/ S+ o 二 清代以前,无论是北方民族政权时期,还是中原封建王朝统治下,内蒙古地区从未形成为一个单独的地方行政区域。内蒙古作为地域名称,来源于明代的漠南。
4 g( ]0 B; u8 O {公元 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 巴图蒙克即汗位。称达延汗(大元可汗的异译)。再度统一了蒙古。他实行的分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形成了漠南、漠北的各部,成为清朝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的基础。公元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达延汗去世后蒙古地区又逐渐出现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蒙古封建领主形成了三个集团: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卫拉特(即瓦剌)蒙古。明末的漠南蒙古,东起今吉林,西至贺兰山,南接长城,北临瀚海,东面有嫩江流域的科尔沁和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巴林、扎鲁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土默特部,西面有归化城土默特、河套地区鄂尔多斯等部;察哈尔居中,为漠南蒙古各部名义上的宗主部。
% B9 b7 A- J2 G1 j2 C" N%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封建主聚会于盛京(今沈阳),承认后金皇太极为蒙古汗的继承者,并上博克达·彻辰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同年,皇太极国号更为大清,即皇帝位,改元崇德。从此,漠南蒙古诸部臣属了清朝,并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出了力量。同年,清朝把明末的漠南各部的大部分地区划为“外藩蒙古”中的“内札萨克蒙古”六盟四十九旗。它们有兵权,直统于理藩院。这六个盟分别是哲里木盟(包括今哲里木盟、兴安二盟及黑龙江、吉林、辽宁的部分地区)、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大部)、卓索图盟(今赤峰市南部及辽宁省部分地区)、锡林郭勒盟(今锡林郭勒盟北部)、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盟二市北部)和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及巴彦淖尔市河套部分地区)。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清朝将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便以数千里大漠(今中国和蒙古国边界一带)为界,划为内蒙古和外蒙古。从此,内札萨克蒙古各盟、旗分布的地域,即称为内蒙古。“内蒙古”这个地区称谓,即自此时沿用至今。 ; D' S' c0 M& _
清朝时期,内蒙古(漠南)地区除了“外藩蒙古”中的“内札萨克蒙古”六盟四十九旗外,还有被清朝列为“内属蒙古”的察哈尔八旗、归化城土默特两翼旗、呼伦贝尔和西布特哈(今呼伦贝尔盟东部)各旗,以及列为外札萨克蒙古的阿拉善旗和额济纳旗。
( ]* T: i& d1 ?# `" |8 }三 / J8 T+ n1 o7 ~5 |
内蒙古远古以来不是只有“风吹草低见牛羊”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自然景观。北方少数民族“以自己的方式追朔时间与空间,在人类的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在今呼和浩特市东北郊保合少乡大窑村发现的遗址是国内外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旧石器时期采石场。开采该采石场约达几十万年之久。其中,将距今约50万年的中晚期文化遗存称为“大窑文化”。旧石器考古学家吕遵锷说:“大窑文化”同“北京人”是“兄弟关系”。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指出:“‘大窑文化’遗址对于探讨我国文化起源问题很重要”。距今约5—3万年,位于今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是一个重要的远古人类聚居区,考古界将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定名为“萨拉乌苏文化”,把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原始人称作了“河套人”。该遗址出土物多为石制品和打碎的动物骨头以及少量的炭屑等。我国人类学家斐文中教授说:“‘河套人’化石的发现,对后来著名的‘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距今9000—8000年,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地区生活着一支被考古界称为“扎赉诺尔人”的属于中石器时代的先民,他们的主要谋生手段是渔猎和采集。内蒙古迄今所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兴隆洼文化遗址在今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5公里的台地上,地处大凌河支流牤牛河游,距今8000—7500年,这一时期,社会经济主要是采集和狩猎,早期锄耕农业、家畜饲养已经开始出现。距今6000—5000年,居住在今赤峰市境内西辽河上游的古人类,创造了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以彩陶、之字文陶器、细石器以及特有的掘土工具石耜和桂叶形双孔石刀为基本特征,属于农耕经济发达的原始文化。考古学家苏秉琦说红山文化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原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的一部分——今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碧玉龙,距今5000年,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的垄型玉器。它震惊了众多的想解开中华龙文化千古之谜的专家学者,引起了他们对红山文化更加重视。距今4200—3600年,居住在今赤峰市境内西辽河上游一带的古人类,创造了北方青铜文化为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大中小三级石城址为代表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国北方最早出现的原始城市和原生型“方圆”。是古代北方草原文明的重要标志。今赤峰市郊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碳化稷(糜子)籽实,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内蒙古赤峰地区是中国最早培植成功原始农作物糜子的地方。距今3000—2500年,今内蒙古地区的部分先民掌握了原始的游牧技术,实行“逐水草迁徙”,“随畜牧而转移”的游牧方式。
' m8 p; F6 q( p四 4 t( R3 Y- M7 J, Q- @. ^- H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历代北方游牧民族劳动、生息的摇篮,同时也是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长期居住、活动的场所。几千年来,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变迁、政权更迭纷繁不断,有时安定、统一,有时分立割据、各自为政,也时常处于北方民族统治者与中原王朝之间、北方各民族之间的战乱状态。最早出现于文字记载的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游牧部族,是玁狁、匈奴、林胡、楼烦和东胡。战国时期(公元前403—221年),中原的秦、赵、燕诸国,曾入据内蒙古南部设治,建云中城,后置云中郡等。内蒙古地区并有东胡匈奴等游牧。赵长城大部分在内蒙古境内。在内蒙古的兴和县、察右前旗、卓资县的旗下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右旗的水涧沟门、包头市北和乌拉特前旗的白彦花等地,均有赵长城的遗迹。燕国修长城拒东胡,这条长城在仅内蒙古赤峰境内长达300公里。 2 e, Z+ S- h- F/ _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冒顿单于在长城以北的包括今内蒙古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统治的国家,与西汉对峙。公元前140—87年,汉朝强盛,武帝大举进攻匈奴,迫其退居漠北。后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以呼韩邪单于为首的南匈奴与汉修好,北匈奴败走西部。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以结和亲之好,巩固了汉匈奴之间的团结合作。今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了匈奴文物一—金冠饰。秦汉王朝在内蒙古南部设置过九原(秦、汉,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云中(秦、汉,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西河(汉,今内蒙古杭锦旗)、定襄(汉,今内蒙古和林县境)等郡,直接管辖这些地区。秦始皇时期修筑的秦直道部分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汉长城路经内蒙古阴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小板申发现了东汉壁画墓。
. j/ E6 F$ ?+ M9 M# P' T& Z) H二世纪,鲜卑组成部落联盟,盛极一时。三世纪中叶分裂为慕容部、拓跋部和宇文部,拓跋部分治内蒙古地区。拓跋鲜卑原来居住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洞附近的大鲜卑山。拓跋鲜卑后来向西南迁徙,南至今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公元386年(东晋太元十一年),拓跋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大会诸部,即代班,不久迁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部),改称魏王,该政权史称北魏。统治着今内蒙古西、南部。
6 Z& ?+ m. x8 H* y- m. o) ]四世纪末,柔然汗国在大漠南北兴起,势力很强。内蒙古的东、北部在柔然的控制之下。公元552年,建立突厥汗国。公元582年分东西两个突厥,东突厥统治内蒙古地区。回纥政权始建于公元646年,延续到九世纪中叶。他们曾与中原隋、唐王朝时战时和。唐朝设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有云中都护府(后改单于大都护府,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境,汉云中郡原址)、胜州(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丰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境)、麟州(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境)、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境)、新宥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境)等。
5 {0 \0 ?3 ]' S) Z% u8 L& l兴起于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契丹族于公元907年建国,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占据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和整个东北,与中原北宋王朝对峙。辽朝五个京城中的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就分别建在今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和宁城县境。呼和浩特东郊的白塔(万部华严经塔),是辽代丰州城中的建筑。公元1125年女真族建立了金朝,取代辽朝统治了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与中原南宋王朝对峙。金王朝的金界壕主要部分在内蒙古。公元1038年,党项族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阿拉善一带受西夏统治。
! P' Q: G" J# Y3 k1 l蒙古族发源于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流域。是东胡系统室韦各部的一支——蒙兀室韦。蒙兀室韦最早见于公元554年(北齐天保五年)成书的《魏书》。1206年铁木真号称成吉思汗,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即大蒙古国。内蒙古地区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同的很多部落在成吉思汗的统一统治下,形成了蒙古族。从此,“蒙古”由部落名称变成了民族名称。这便是内蒙古的“蒙古”二字的历史内涵。“蒙古”这个称呼,最早见于公元1181年(南宋淳熙七年,金大定二十一年)成书的《契丹国志》。历史上曾有蒙兀、盲骨子、朦古、蒙骨、萌骨、忙豁勒等汉字写法。 4 V' s; H; p/ v4 O( ]/ v
蒙古族最古老的历史文学典籍——《蒙古秘史》(《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畏吾体蒙古文)就是十三世纪写成的。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又先后攻灭了西夏、金朝和南宋。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 \+ | @% S1 E: d' I; k' A成吉思汗时期,内蒙古地区被分别封给了哈萨儿、斡赤斤、按赤台诸系宗王和弘吉剌、汪吉等氏功臣、附马,作为世袭的游牧贵族领地。蒙哥汗时,忽必烈受命负责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常驻今内蒙古锡林郭勒南部。在桓州东滦水北筑城,定名为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忽必烈继位并定都大都(今北京)后,改开平为上都,作为每年夏初至秋末常驻的夏都。上都是元朝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元朝统治期间,内蒙古各地又分属中书省和辽阳、岭北、甘肃等行省和上都、集宁、全集、净州、应昌等路府。
. x& ^! f) s. `' ?4 k4 S4 |4 n公元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元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被迫北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标志着元朝作为大一统的全国性政权已经灭亡。但是,蒙古贵族在退回北方草原后继续保持着政权,这个政权史称“北元”。北元政权持续二百六七十年,几乎与明朝相始终。今内蒙古地区大部分仍由它统治。内蒙古的东部的部分地区则属于中原明王朝设置的兀良哈三卫管辖之下。十五世纪下半叶,成吉思汗的后裔达延汗再度统一了全蒙古。并把大漠南北的蒙古族分为六个万户。其中有四个万户(察哈尔、永谢布、鄂尔多斯、土默特)分布在内蒙古。达延汗后蒙古地区出现割据。十六世纪中叶达延汉的孙子、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强盛起来,一度统治了整个内蒙古西部,并与明朝建立了较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曾几代世袭明朝封赠的“顺义王”号。俺答汗在土默川一带积极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还修建了大板升(蒙古语,汉语意为房屋)。大板升又名库库和屯(蒙古语,汉语意为青城)。明朝名其为“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旧城。 ! b" A" v6 @2 W, O% N6 q
清朝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外藩札萨克制盟旗,由王公札萨克世袭统治,同时分别由各地的将军、都统统摄。内属蒙古各旗(部),归各地都统、副都统管辖。分布在内蒙古各地的汉族民户,则归各邻省设在内蒙古境内的府、厅、州、县管辖。 2 b" o t) n+ d
公元1928年(民国17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热河、察哈尔、绥远特别区改为行省,阿拉善、额济纳2旗划属新设宁夏省。原内蒙古较统一的民族区域被行省正式分割。东至西分属黑龙江、吉林、辽宁(奉天省改称)、热河、察哈尔、山西、绥远等省。公元1933年(民国22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札萨克亲王德穆楚克栋鲁普等人领导发起了内蒙古的“高度自治”运动。公元1934年(民国23年)国民政府颁布《蒙古自治办法原则》,批准在乌兰察布盟百灵庙(今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所在地)成立直属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内蒙古未沦陷地区各盟部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1936年(民国25年)被国民政府正式撤消。 * E0 y4 N" e! v3 {5 U3 ~) G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之后,内蒙古东部被划入伪满洲国,改建兴安北、南、东、西四省。内蒙古西部大部分属于伪蒙疆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各地区也建立过民主政权。 $ F4 W O8 ]7 j { x
五 # M1 X) p. n$ l! o
国民党统治时期,内蒙古解放区建立过几个地方政府。内蒙古西部有绥蒙政府,1949年6月13日,绥蒙政府改为绥远省人民政府;内蒙古中、东部有: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了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在呼伦贝尔海拉尔成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在兴安盟王爷庙(今乌兰浩特)成立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内蒙古地区实行区域自治的方针,委派乌兰夫(云泽)等干部在张家口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1946年(民国35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代表团代表与东蒙古人民政府代表团代表在承德召开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先后取消、合并统一了其它几个地方民族自治政权,于1947年5月于1日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是年12月1日起将王爷庙改称乌兰浩特(蒙古语,汉语意为红色的城市)。 ' T! q0 a! M7 S f2 b. j; u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任命乌兰夫(云泽)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1949年12月23日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张家口办公。1952年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张家口迁驻归绥(今呼和浩特)。
# j5 R; k. e! h, q S$ g5 M5 x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内蒙古地区绥远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并存。在中共中央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直接领导下,内蒙古实现了完全的统一。1954年3月,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原绥远省辖区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又称蒙绥合并)。1955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改称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196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9 d7 \ u, x4 B: s2 S j& u
在不同的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的辖区有所变动。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初,辖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锡林郭勒、察哈尔5个盟、32个旗、1个县、3个县级市,面积54万平方公里。蒙绥合并之后,内蒙古自治区辖有7个盟、2个直辖市及平地泉、河套2个行政区。1969年7月5日,将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分别划归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将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分别划归宁夏和甘肃。1979年5月30日,将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和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区域划回。 3 g% g3 x! X; E3 G; Y.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各族儿女热情豪迈地建设着绿色家园。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再次指明了方向。 6 g% u; Q" |5 f+ \' \' O w: C+ {
内蒙古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0 Z! w) Y; V |3 U9 |) u
t% q% n) ]* z7 o% I h&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