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是宋初名臣,他在多地任过一把手,政绩卓著,还发明了“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后人因此称他“纸币之父”。据《东轩笔录》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张咏任金陵太守,皇帝近侍范延贵押兵过境,作短暂停留,其间,两人有一番闲谈,蛮有意思。 张咏问范延贵:“天使(钦差)沿路来,曾见好官员否?” 范延贵说:“昨过袁州萍乡县,邑宰(县令)张希颜,虽不识之,知其好官也。” 张咏说:“何以见之?” 范延贵说了他的见解:入县境,路桥皆修,田地垦辟,野无惰农。至县城,集市无赌博,交易不喧争。夜宿驿站,闻更鼓分明。可见治安良好,为政清明,老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张希颜是位好官。 好官如此,何谓劣官呢?有一例。 欧阳修《新五代史》记载,五代时期的节度使赵在礼,曾主政多地,但他当一把手,关心的不是发展和民生,而是如何捞钱。他一方面开设邸店(古代兼具货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处所),经营商业,以权谋私;另一方面横征暴敛,疯狂搜刮,以致民不聊生。 他在宋州任节度使数年,苛政尤猛,老百姓不堪其苦,把他唤作“眼中钉”。后来听说他即将届满离任,老百姓额手相庆道:“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不料,赵在礼得知老百姓把他当作“眼中钉”,竟然心生报复,要求朝廷让他继续留任一年,获准后,他又在以前苛捐杂税的基础上,再人均增征一千钱,名曰“拔钉钱”,弄得许多人家光业尽,老百姓诅咒道:“早去一天天有眼,迟去此地地无皮!”
与好官一比较,劣官之劣立现。 一个地方官的好与劣,关系重大,故旧时对联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联为清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悬挂于河南省内乡县老县衙“三省堂”门两侧。对联道出了官与民、官与地方的关系。一个地方的一把手,不仅关系着这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发展成效,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冷暖,好则民安,劣则民伤。 对联虽是针对帝制时代的官吏而言,但在法治社会尚未完全健全之时,这副对联并非过时之论。现今地方的劣政,一者奢侈浪费,挥霍无度;二者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三者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四者执法不公,贪赃枉法。更有甚者,通过侵犯、侵占老百姓的利益来获得所谓的政绩,所经之地,怨声载道,骂声四起,“李拆城”、“季挖挖”成了这个时代的劣官代名词。 只要那些“李拆城”们还在“大刀阔斧”,对联就仍然在警醒着人们。 转自2015年1月5日天津《中老年时報》第4版 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