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为何“放弃”金门 fficeffice" /> 金门一度是两岸军事对峙的最前沿。今年7月,岛内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称,台军将在年底前对驻守金门的部队再次进行大幅调整。 上个世纪50年代,国民党军队将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小岛金门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在岛上部署了重兵,驻军规模最高达10余万人,1988年前由1名上将司令官负责指挥。 随着形势的发展,台军开始逐步减少驻扎在金门前线的兵力。90年代金门兵力由5.5万人减至2.5万人。2005年7月“精进案”第一阶段完成时,金门驻军仅剩4个旅级作战部队,兵力1万余人。此后,台军根据“精进案”第二阶段调整计划,于2006年将金门防卫司令部降格为指挥部(简称金防部),司令官改称指挥官,衔级降为少将。 按照台“国防部”规划,金防部将于11月从“军团”级降为“军”级,并取消旅一级建制。调整结束后,金门只剩下3支守备部队,以每个守备区二至三个营的兵力估算,整个金门总兵力将只剩下五六千人,只占顶峰时的1/20。 台军认为,随着现代战争火力投送方式的多元化和快速化,解放军如果要“武力犯台”,根本不需要先占领金门。台军方甚至担心,外岛部队在战时不但无法发挥前沿作战的职能,更会沦为“被敌要挟”的“军事人质”和整体防御的沉重包袱。加上“精进案”后本岛防卫力量捉襟见肘,自然没有必要再拉长防卫线,在外岛分散兵力,因而决定大幅度裁减外岛驻军规模,收缩至本岛。 (据《国际先驱导报》齐海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