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nmxxf 于 2012-3-13 16:14 编辑 . K! G2 @1 s/ O1 M ?
( b# r8 ~$ s( Q9 Z' ~8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鲁蒙海 海昕) “青城公园东西湖冬泳是呼和浩特的一景。”这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呼市副市长云秀梅1995年11月14日在“冬泳者之家”落成典礼上所赞誉的。青城冬泳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一直得到自治区、呼市两级政府的支持。; f% o' Y: t3 J) ?4 o& O* ]- w
' J- S! E; H; t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让当地冬泳运动红红火火开展的地方,在去年4月份突然关闭,不久又在青城公园人工湖重现,那些一年四季都坚持游泳的数百名冬泳健儿又在碧波荡漾的 , Q8 F% X6 D3 r4 V
2 J7 C5 }% ^: Y6 T; \3 Z2 Z
湖水里自由地游泳了。青城冬泳从哪年开始,又为什么关闭,后又是怎样恢复的?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 G2 b4 }! m* l! O6 Q- Q; d' k) h. r- I" `- }# M4 z9 \" |/ A
★初期发展
0 o0 G2 [- U4 j! k$ q7 b% }" f
; e: j( P, j& i* _ 全国各地开展冬泳大都是利用江河湖海的自然水域进行。呼市缺少自然水域,在如此一个北国边城开展冬泳非常不容易。
, s; n, I. q, z* O* a; Z+ I7 T' e1 K( r3 V$ s7 R* j
每年9月份游泳池关闭后,天气依然炎热,游泳爱好者只好到八拜湖、二道河、五一水库、哈素海等离市区较远的地方游泳。
, i/ b9 l; x4 `' e% {5 R$ y+ `( v3 d
1987年8月,在呼市市区寻找冬泳场所,游泳爱好者发现青城公园东西湖很适合游泳。但是园林处、公园为游人安全考虑规定:不能在园内人工湖游泳。
% f8 `& x2 M: i. D
7 {! ^) ^' P1 U8 O! Q5 T, g! k 同年9月,游泳爱好者经与呼市园林处和人民公园(现名青城公园)商议,终于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同意在东西湖开展冬泳活动。经过准备,同年10月6日先在西湖冬泳。' i! h6 E7 F" N$ B$ L
9 K! L* k- X9 _% `! K
最初参加这一活动的游泳爱好者只有额尔德穆图、郑大海、宿景先、康湘源、师绍文、常继英、黄永照、刘忠等十余人。他们同时又经过呼市体委向呼市城建局打报告,呼市城建局正式批准可以开展冬泳活动。
$ ~, [; w) H$ u1 ?3 A o; s
( J! A; y X3 a* v0 U( ~ I 到11月份青城公园西湖开始结冰,不能游了,他们转移到东湖东岸潜水井房下一片没有结冰的水域游泳。当时天寒地冻,没有更衣室,条件很艰苦,冬泳爱好者就在东湖东岸大桦树底下冒着严寒露天更衣。天寒地冻,冬泳爱好者游完泳还用凉水冲洗,有的游人不理解:“你们神经有毛病。”
; U6 w" \2 I D8 x% X: J: i" c
' t0 \* p, H6 R& o 为了让群众了解冬泳(此时,北京、哈尔滨、郑州等地已开展冬泳),1988年元旦,十多名冬泳爱好者举行了呼市第一届冬泳表演活动。时任自治区副主席赵志宏、自治区体协副主席阿尔、呼市副市长巴图苏和及一百余群众参观了这一活动。. \4 _" u' _1 N2 d( l6 W7 J
d) ^+ @4 `- T& i {; D
到1989年元旦举行第二届冬泳表演活动时,参加表演的冬泳爱好者已达80多人。同时成立了呼和浩特冬泳协会,会长为额尔德穆图,副会长为郑大海,正式入会会员100多人。. N, I3 {. ?9 S" y
) _; X* e1 b2 O! Y3 U" W5 t
1989年11月20日,呼和浩特冬泳协会给主管文教的副市长却金扎布打报告,要求解决冬泳场地和更衣室。呼市体委把两间闲置不用的活动铁皮房调给冬泳协会,解决了男女冬泳更衣问题。& h: T! ~7 L& J
6 d0 T8 j, [6 O I% ?
★影响扩大# A1 J+ V: O& G
% K6 [/ q! ~" h 1992年元旦,北京市举办首届“九龙杯”冬泳邀请赛,呼和浩特冬泳协会应邀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陈新廉获男子中年100米蛙泳第五名,黄永照获男子老年50米仰泳第四名,张茹获女子50米自由泳第六名。呼和浩特冬泳协会也在全国范围扩大了影响。4 p$ L) p; o1 O0 Z5 K) |
8 ?! {8 n$ J0 v 1994年元旦,呼和浩特冬泳协会又组队参加了哈尔滨第十届冰雪节“老巴杯”冬泳邀请赛,荣获团体接力第五名的好成绩。+ h4 ?( q0 Z2 [5 N6 {
# t2 p' e: N& K& q2 Y! ^ 呼和浩特冬泳协会不仅坚持搞好冬泳活动,还积极参加其它全民健身活动。1995年,呼和浩特冬泳协会被呼市人民政府评选为“在开展群众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先进单位,并发给奖状。
3 u8 `# H+ \/ q$ ~0 S6 F. N$ @1 }
& e, X- F2 ?2 a) m8 x6 ] 呼和浩特冬泳协会注意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科研工作。1996年元月正式出刊《青城冬泳》版报,每月出版一期。同年10月,在内蒙古医院保健分院组织冬泳协会会员进行体检,由副会长周光甫及曹琪智等会员将这次检查科研结果写成论文《冬泳对人体血液动力学和睾酮影响的研究》,在国家和自治区专业刊物上发表。* v, H, H/ {: f, s7 k+ j
6 x* X X: y5 b 从1992年到2005年,呼和浩特冬泳协会共参加了一至十届全国冬泳锦标赛。郑大海、额尔德穆图、师绍文、史钦夫等先后当选为全国冬泳委员会委员。呼和浩特冬泳协会也由最初的不足10人扩大到1700多会员。
" @- U- R, `( @* a* h) Y' A9 O* h) l) o8 T- X
★政府支持
8 [: L$ W6 Q7 d2 d1 W" i/ J" W* J! l+ j
1992年10月,呼和浩特冬泳协会副会长郑大海代协会向当时的呼市市长白音、副市长却金扎布打报告,要求“市政府将现有冬泳场地划归我协会永远使用,不在此处搞与冬泳无关的其它建筑活动。”却金扎布副市长批示市城建局“保留冬泳场地及设施”。, T( F$ ~) m. H! ]6 b- P
3 [& ]8 I3 w7 w! M 1995年7月,为整顿市容,呼市园林监察大队以影响公园景观为由,通知呼和浩特冬泳协会要拆除冬泳铁皮更衣室。呼和浩特冬泳协会副会长郑大海给当时的呼市副市长打报告,要求“保留原有冬泳更衣室。协会对更衣室美化装修,继续在东西湖游泳。”云秀梅副市长批示:“要继续支持冬泳活动。”连辑副市长批示:“请冬泳协会集资1万元,建一座艺术性强的建筑小品,冬泳活动还是要大力支持。”
4 N% H; f) S) o6 D& a6 I, e- N
8 }- X& g% a; \& z- | _ 现任呼和浩特冬泳协会顾问郑大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开展不了冬泳。没有冬泳协会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冬泳不会有现在的规模。历届自治区和呼市党政领导及两级体育局等有关政府部门领导都很支持冬泳事业,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经济上都给协会很大具体帮助。”, N, ?7 k1 k) [4 u% s) q B
" Q$ L. }" p+ _; x' }0 K ★面对困难
* E1 N9 h o2 x% n' y4 o' Y8 n! B* @/ M! A# F
2004年3月,呼和浩特冬泳协会原有领导因年龄原因退下来,协会正式改选。
- e& j5 t& ~* Y1 m, j* t( j/ d
' o% I0 g8 f5 m" R* a 同年4月开始,青城公园进行大规模改造,全部封园。所有人工湖水都被抽干,“冬泳者之家”(即冬泳爱好者男女更衣室)也被拆除。20年来一直接纳冬泳爱好者的这块“宝地”与冬泳协会会员们暂时告别。1 A# E' ^' L3 S6 W
* `: K; J$ G3 U8 I
作家郑大海早期因长期做编辑工作,他的颈椎有毛病,经过多年冬泳锻炼,这个老毛病早好了。可由于中断游泳,老毛病又犯了。
2 T/ k2 o5 R5 P0 ?' Q
D. ~5 K2 Z3 P/ [( B7 T- H 同样,其他冬泳协会会员也因中断冬泳,身体虚弱、旧病复发。一位副会长几个月未游泳,去年12月份到呼市某游泳馆游泳,因自然水域适应惯了,不适应人工水池的水不幸溺水身亡。! X" S( p2 A9 B, I; q% ^, _. C
/ A0 R4 P* v0 v 看到广大冬泳会员因中断游泳,身体虚弱引发病变甚至死亡,新任会长史钦夫及副会长张英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找市政府有关领导反映困境。
9 u' L% ]3 o U, c& q+ @0 p! L; h8 J( o
自治区、呼市有关领导了解情况后,要求有关部门立即供水供电恢复冬泳。2005年春节以后,冬泳协会史钦夫、张英明等选择在公园东湖西北角新的“冬泳者之家”前面,方圆不足100平方米的土地上修建一临时泳池,以解决会员们要求恢复冬泳的迫切要求。临时泳池在2005年4月中旬终于建成并注水,干涸的东湖岸边又出现了一汪绿水。冬泳健儿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又恢复冬泳了。 , O C: V0 m, c3 I& D/ y
3 ]! B( ~; A: }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