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1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的今天----- 02.2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8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28日 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全部展开[url=]1) 772年2月28日 白居易诞生[/url]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先祖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都(今陕西渭南)。

  公元772年2月28日(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新郑(今河南)。29岁成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直谏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杭州刺史、刑部尚书。

  他的诗作讥切时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晚年后于洛阳的龙门香山,故自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歌现存近3000首。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他最为重视的是讽喻诗。但他影响最大的是新乐府诗。代表作《新乐府》50首,集中体现了诗人“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诗歌理论,对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规谏之辞。如《卖炭翁》序为:“苦宫市也”,揭露朝廷以宫市方式强行劫夺百姓资财。但《新乐府》诗也存在着从理念出发,形象性和感染力不足的缺憾。白居易的感伤诗中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长恨歌》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前半篇对唐玄宗的好色荒淫,不理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有所讽刺,这是引起“长恨”的原因。后半篇却以充满同情笔法描写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使全诗的主题思想从讽刺转为同情和美化李,杨的执着爱情。这是长恨的正文。在艺术的表现上,前半篇写实,后半篇穿插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仙境。全诗语言声调优美,抒情和叙事交融一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白居易的诗歌平易浅进,勇于将白话并入诗中,将老旧的诗词格式进行改造,被誉为第一的“白话诗人”,其诗甚至连乡下的老婆婆都能懂,因此在当时已经流播很广,甚至远及“日本、暹罗(泰国)诸国”。



[url=]2) 1546年2月28日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路德逝世[/url]
老鲁卡斯克拉那赫1529年画的路德像
  马丁·路德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

    1483年11月3日,马丁·路德出生在德意志东部的一个小山村。那时的德国,经济比较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商业比较繁荣。但与西欧各国相比,它的

经济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分散性,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的分散性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政治经济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天主教会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僧侣们无恶不作,整个国家处于一片“混沌”状态。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他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的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庭彻底决裂的道路。

    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路德唇枪舌剑、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地败下阵去,这场大辩论无疑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

    1520年是宣场路德学说最火的一年。那一年共出版德文书籍、文章208册,其中路德的著作有133册之多。被称作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都发表在那一年。在这些著作中,路德的攻击予头并非指向某一教皇或教庭的奢侈腐败,他矛头所指是整个封建神权政治。他的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的教阶组织,否定了奴役人们的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提出建立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廉俭教会,并在宗教理论上以资产阶级自律的宗教取代了封建主义他律的宗

教。

    这一切点燃了下层人民的热情之火,呼出了人们的心声。人民拥戴路德,以教皇为首的教会人员却对路德恨之入骨。1520年10月,教皇下诏书,勒令路德在60天之内悔过自新,否则将开除他的教籍,路德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在拥护者的赞美声中把教皇的诏书付之一炬。路德的反抗行动进一步划清了自己同教会的界限,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德意志和西欧各国的人民,他们更加崇敬路德,也更加向往宗教改革。可以说由路德点燃的宗教改革之火在西欧各国已成燎原之势。

    面对这种可怕的局面,教皇有些慌了手脚,只好一再敦促德皇查理五世为路德定罪。德皇终于决定于1521年4月17—26日,在沃尔姆斯召开帝国会议,为路德定罪,给这样一个叛经离道的叛逆者以惩诫,同时也要给路德的拥护者们表演一次杀鸡儆猴的把戏。路德并没有被教皇的淫威吓倒,他昂首挺胸地到达沃尔姆斯,在帝国会议上据理力争,毫不让步。他声称“我坚持己见,决无反悔!”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当时德意志人民要求摆脱罗马教庭控制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查理五世、教皇等一帮人无计可施,只好蛮横地对路德进行人身迫害,宣布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路德无法立足,只好隐居到瓦特堡,从事圣经翻译。路德并没有沉寂下去。他选择的圣经翻译工作有着不可估价的积极意义。

    1543年,路德翻译的德文圣经面世了,海涅认为路德对圣经的翻译是“创造了德语”。路德所译的圣经是依照着未经后世篡改的希伯莱文和希腊文原本。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译的圣经使用的是德国语言,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但路德不能代表人民。当德国农民要把宗教改革变成一场推翻现存剥削制度的政治革命时,路德退缩了,最后走向背叛,成为世俗统治者的代言人。他先写了《劝基督徒勿从事叛乱书》,又开始回维登堡讲道,平息骚乱,最后写了《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书》。他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由劝抚、调解到力主镇压。后来又叫嚣“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死,扼死,刺杀,就象必须打死疯狗一样!”丑恶狰狞的面目暴露无遗。路德彻底脱离了人民,路德教在德国蜕变成为世俗诸侯的工具。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温和的宗教改革运动,仅在宗教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恩格斯说“路德不仅把下层人民的运动,而且连市民阶级的运动也出卖给诸侯了”。

    1546年2月28日,路德死于出生地艾斯勒本,享年63岁。路德一生功过参半。他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

    他的宗教学说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恩格斯认为路德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他无愧于这一光荣。



[url=]3) 1901年2月28日 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出生[/url]
  1901年2月28日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出生。马连良,字温如,北京人,回族。幼年入喜连成科班,先习武生,后从蔡荣贵习老生。出科不久即享有盛名。艺术上先宗贾洪林,后兼学余叔岩,最后自成一家,为30年代四大须生之一。马连良演剧态度严肃,做派庸洒飘逸,唱腔甜润舒畅,重视角色相互合作,并对京剧生角传统技艺作了较大改革,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也称马派,是继余叔岩之后京剧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马连良早年演出剧目多为由做、念为主的折子戏加首尾而成的本戏,如《清官册》、《一捧雪》、《清风亭》、《四进士》等,中年时代表性剧目有《串龙珠》、《十老安刘》等。《甘露寺》中乔玄、《借东风》中诸葛这的唱段经他加工,风靡一时。解放后他与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等改编秦腔《赵氏孤儿》为京剧演出,获得好评。常演剧目编为《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所演《借东风》、《铡美案》已摄成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摄制的《群英会》、《秦香莲》京剧电影保存纪录了他的京剧表演艺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唱片公司给他录制了许多广播京剧和京剧唱片。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被抄家与关进牛棚里至1966年10月初,12月13日因意外摔倒被送至北京阜外医院,3天后不治。1979年3月27日北京市文化局恢复其名誉。



[url=]4) 1916年2月28日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去世[/url]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年4月15日- 1916年2月28日),美国作家。他出身于纽约的上层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老亨利·詹姆斯是著名学者,兄长威廉·詹姆斯是知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詹姆斯本人长期旅居欧洲,对19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的上层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詹姆斯是同性恋者。他与同时代的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保持着长期的友谊。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小说常写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成人的罪恶如何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的儿童;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艺术家的孤独,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等:这表明作家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浓厚兴趣。这是深有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所怀有的人文主义倾向,而不是人们所熟悉的对贫苦大众的人道主义同情。作者赞美优美而淳厚的品德,把个人品质高高置于物质利益甚至文化教养之上,个人品质和他人利益高于一切。

    詹姆斯著作有长篇小说《一个美国人》、《贵妇的画像》等。中短篇小说有《黛西·米勒》、《螺丝在旋紧》、《丛林猛兽》以及一组描写作家、艺术家生活的中短篇小说。詹姆斯写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评论文章,涉及英、美、法等国作家,如乔治·艾略特、斯蒂文森、安东尼·特罗洛普、霍桑、爱默生、巴尔扎克、乔治·桑以及屠格涅夫等。有自传三种行世:《童年及其他》、《作为儿子与兄弟》和《中年》。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url=]5) 1918年2月28日 中国香港赛马场倒坍大惨案死亡604人[/url]
  1918年2月28日,几万人在香港赛马俱乐部的赛马场观看比赛,看台突然坍塌并失火,人们争相奔逃,挤来踩去,共压死、烧死、踩死604人,制造了近代体育比赛史上最大的死亡事故。


[url=]6) 1922年2月28日 英国宣布结束埃及“保护国地位”[/url]
  埃及于1882年被英国侵占,191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埃及人民坚持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1919年3月,独立运动领袖柴鲁尔为首组成的“华夫脱党”(阿拉伯语意即“代表团”)向英驻埃高级专员要求赴伦敦与英政府谈判埃及独立问题,并参加巴黎和会,结果均遭拒绝。1919年至1922年,“华夫脱党”领导反某独立运动,迫使英国于1922年2月28日,承认埃及独立,并宣布结束埃及“保护国地位”。但英国继续保留在苏伊士运河地区的驻军权和其他特权。


[url=]7) 1935年2月28日 尼龙被发明[/url]
尼龙
    尼龙(英语Nylon)是一种人造的多聚物。1935年2月28日杜邦公司的华莱士·卡罗瑟斯在美国威尔明顿发明了这种塑料。1938年尼龙正式上市,最早的尼龙制品是尼龙制的牙刷的刷子(1938年2月24日开始出售)和妇女穿的尼龙袜(1940年5月15日上市)。今天,尼龙纤维是多种人造纤维的原材料。硬的尼龙被用在建筑业中。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尼龙是一种缩合聚合物,其组成单位由酰胺连接,因此它有时也被称为聚酰胺。尼龙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人造的纤维,其原材料是煤、水和空气。从这些原材料中一般合成两种基本化学物质,在大多数情况下六亚甲基二胺和己二酸。它们被混合在一起聚化形成尼龙。

    尼龙这个词的来源不很清楚。许多人说它是NY(美国纽约,英语New York)和Lon(英国伦敦,英语London)的缩写拼在一起组成的,这两个地方是最先生产尼龙的地方。但这个说法毫无根据。1940年,杜邦公司有人说Nyl是随意找出来的,而on则是因为许多纤维(比如棉花,英语Cotton)的英语词以on结束。1978年杜邦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又称本来他们打算叫它No-Run,但后来为了让它好听些改成了Nylon,尼龙。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传说是尼龙是Now You, Lazy Old Nippon的缩写。背景是1930年代大量便宜的日本纺织品冲击西方社会。因此尼龙被看成是一种对付日本的纺织品来说有竞争力的产品。

    尼龙这个词虽然非常普及,但从未被用做商标或受到商标保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使用尼龙做的降落伞(此前一般用亚洲丝绸制作),此外轮胎、帐篷、绳索等其它军事物资也用尼龙制造。它甚至被用来制造印刷美国货币的纸。战争开始时棉花占纤维原料的80%,其它20%主要是木头纤维。1945年8月时,棉花的占据量降低到75%,而人造纤维的比例上升到了25%。


关键词:尼龙 人造纤维

[url=]8) 1947年2月28日 台湾“二·二八”起义[/url]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对台湾的侵略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在台湾的法西斯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愤怒和憎恨。他们难以忍受在头上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于1947年2月28日举行了大规模武装起义。1947年2月27日,台湾国民党的专卖局武装缉私人员在台北市延平北路殴打了一个卖香烟的妇女,群众气愤难平;缉私人员又开枪打死了一名打抱不平的市民,激起了台北市人民的抗议浪潮。市民们涌向市警察局请愿,要求严惩凶手。2月28日,台北市全市罢工、罢市、罢课,人们上街游行,捣毁了国民党专卖局台北市公司,焚毁货场,并向国民党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请愿,提出惩凶、赔偿、取消专卖局等要求。又遭枪杀三人,伤三人。愤怒的群众立即攻打警察局,夺取枪支,占领电台,呼吁全省人民支援台北人民的正义斗争,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接着,台湾省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包括高山族同胞的各地人民群众纷起响应,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占领国民党警察局,袭击军械库,进攻飞机场和兵营。起义人民召开市民大会,成立人民政府,组成人民军队。几天之内,国民党台湾政权几乎全部瓦解。台湾当局惊慌万状。3月8日,在美国军舰、飞机的护送下,两师美械装备的军队从大陆运到台湾,在基隆登陆,随即对起义人民进行血腥屠杀。据统计,被杀起义人民达三万多人。起义失败。“二·二八”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支援了大陆人民的解放战争。


[url=]9) 1967年2月28日 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之一亨利路思义去世[/url]
  1967年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卢斯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去世。亨利路思义,原名亨利鲁滨逊卢斯。1923年美国人卢斯与哈登在纽约共同创办《时代》周刊;卢斯任发行人,哈登任总编辑,《时代》是美国第一份用叙述体报道时事,打破报纸、广播对新闻垄断的大众性期刊。1898年4月3日,卢斯生于中国山东蓬莱一个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家庭。幼年在中国山东烟台读书。1920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21—1922年先后任芝加哥《每日新闻》和巴尔的摩《新闻报》记者。卢斯善于利用历史资料和收集现实材料,使《时代》刊登的文章比报纸和广播更具有可读性。哈登独特的写作风格与活泼的版面编排也有助于《时代》很快成为销路最广、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1929年哈登去世。卢斯兼任总编辑后,开始出版《时代》周刊国外版。其后,以《时代》为核心,陆续出版了《幸福》、《生活》等著名期刊,组成了美国最大的出版托拉斯企业——时代出版公司。卢斯任公司各期刊总编辑。60年代,公司出版范围扩大到图书和其他出版物。并在几十个国家开设子公司。1964年卢斯引退,改任时代出版公司编委会主席。他善于辞令,政治上保守。在世期间,对共和党和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有重要影响,是美国出版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关键词:《时代》周刊

[url=]10) 1972年2月28日 《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url]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一直采取敌视政策。但是,由于新中国不断壮大,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迫使美国逐步改变它对中国的做法。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尼克松表示:“自己过去的观点同杜勒斯有相似之处,现在认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应该改变,要顺乎潮流,否则将为潮流所掩没;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较好的关系,将对所有国家有利。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两位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姬鹏飞外长同罗杰斯国务卿,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尼克松一行访问北京后,还访问了杭州和上海。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就联合公报达成协议。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时,“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方面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上海公报》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开辟了新的前景,对缓和亚洲及世界局势做出了贡献,给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


[url=]11) 1975年2月28日 中国著名戏剧家焦菊隐逝世[/url]
  1975年2月28日戏剧家焦菊隐受四人帮迫害致死。焦菊隐(1905—1975)中国戏剧家、导演。原名焦承志,曾用名菊影,天津人。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0年创办中华戏曲学校,任校长。1935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先后在四川、北平(今北京)等地从事戏剧教育、编导和译著,并创办北平艺术馆。翻译出版聂米罗维奇·丹钦柯的《文艺·戏剧·生活》和《契诃夫戏剧集》等。建国后,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中国剧协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兼总导演等职。焦菊隐先后导演了《龙须沟》、《明朗的天》、《耶戈尔·布雷乔夫》、《茶馆》、《虎符》、《蔡文姬》、《武则天》、《胆剑篇》等。在导演艺术上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吸取和动用戏曲艺术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独特风格。著有《导演、作家、作品》、《豹头、熊腰、凤尾》、《守格、破格、创格》、《导演的艺术创造》等。

关键词:焦菊隐

[url=]12) 1986年2月28日 瑞典首相帕尔梅遇刺身亡[/url]
    1986年2月28日,瑞典首相帕尔梅偕夫人看电影,散场后在街头遭枪杀,有人称是霍尔格·迈因斯突击队所干。

    帕尔梅是在斯德哥尔摩一条积雪的街道上被人在近距离开枪打死的。事件发生在2月28日晚上约十一时。案发后,警方在全国范围内搜索杀害帕尔梅的疑凶。警方调查过矛盾的目击者报告后说,他们正在追寻疑犯,包括一名三十多岁身高六尺的枪手。一名跟目击者对凶手的描绘相符的人,在3月1日凌晨被捕。在伦敦,一名匿名者于3月1日打电话去一个通讯社,声称一个叫迈因斯突击队的恐怖组织枪杀了帕尔梅。帕尔梅的遇刺,是自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1972年被枪杀以来,第一位瑞典要人被暗杀,国王当时是在数条街外的歌剧院的化装舞会中被杀的。

    现任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中断在瑞典北部的滑雪假期,返抵斯德哥尔摩机场时对记者说:“我在早晨五时获悉行刺的事,那使我大感震惊,我要做向帕尔梅的家人和夫人利斯贝斯表示哀悼的第一人。这是全世界民主国家的一个大损失,我们的首相是争取和平的一位伟大发言人。”警方说,五十九岁的帕尔梅在近距离被开枪击中背部,独行枪手显然放了两枪,在开枪之前数秒钟,有人看见枪手在街角与帕尔梅说话。子弹穿过帕尔梅的胸部,把他杀死。他被急送医院,在午夜过后六分钟,即宣布死去。他的夫人利斯贝斯背部受皮外伤,在行刺事件发生后三小时,由医院回家。

    副首相卡尔松自动成为代首相,他出席通宵会议后出来,对记者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损失,我不能用文字来形容。要总结帕尔梅对瑞典和对全世界的意义,是不可能的。”

    真正的凶手至今未获确认。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首相,斯德哥尔摩市议会已将帕尔梅遇难的那条街改名为“奥洛夫帕尔梅大街”。以他命名的瑞典“帕尔梅争取国际谅解和共同安全纪念基金”是一个通过颁发奖学金等奖项,鼓励国际交流和国际间的相互谅解,促进人类的和平和共同安全的基金组织,奥洛夫帕尔梅奖是该基金会的年度奖。


关键词:帕尔梅

[url=]13) 1993年2月28日 联合国向武陵源、九寨沟、黄龙风景区颁发世界遗产证[/url]
  1993年2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我国武陵源、九寨河、黄龙三个风景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颁发证书。

  武陵源是张家界的核心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辖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风景区,索溪峪风景区。这里峭立的山峰,苍茫的林海、秀丽的山溪、幽深的洞壑……汇成了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五千座岩峰千姿百态,耸立在清壑深幽之中;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石村峪谷之间;藏峰、桥、洞、湖、瀑于一身,集幽、野、奇、秀、险于一体,构成当今世界一大自然博物馆。

  九寨沟以原始,静谧的神秘气氛享誉天下,晶莹的雪峰,浓绿的森林,以及100多个高原湖泊(当地人称海子)和瀑布,溪流,特别是火花海,五彩池等处,水质清盈透彻,水底石质晶莹而折射阳光,呈现出梦幻般的光彩。

  人称“人间瑶池”的黄龙风景区,位于川西北平原的原始森林之间。从雪宝顶流下的清清雪水在岩石上形成层层叠叠清晶莹的水池,映衬着雪白的冰峰,苍翠的森林和满天的云霞,五彩斑澜,如梦如幻,极为瑰丽。与九寨沟风景区同为川西北平原上的两颗璀灿的明珠。



[url=]14) 1994年2月28日 沃尔维斯湾回归纳米比亚[/url]
  1994年2月28日午夜,是纳米比亚人民自1990年独立以来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一天,纳米比亚国旗在沃尔维斯湾冉冉升起,而悬挂长达84年的南非国旗降了下来。这一历史场景告诉人们,昔日被南非殖民主义者霸占的纳米比亚领土沃尔维斯湾及其它12个小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纳米比亚人民完成了维护领土统一和完整的神圣使命。沃尔维斯港湾及其港口在历史上是纳米比亚的领土。它位于纳米比亚海岸中部,面临南大西洋,海湾及其周围岛屿面积共约1100平方公里。沃尔维斯港湾是纳米比亚唯一的深水港,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历来为殖民者所觊觎。1878年,沃尔维斯湾被英国驻南非开普殖民地总督派兵占领。1890年纳米比亚沦为德国殖民地后,沃尔维斯湾仍归开普殖民地总督管辖,成为开普殖民地在纳米比亚境内的一块“飞地”。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后,这块“飞地”转到南非手中,成为南非好望角省的一部分。1915年南非当局派兵占领纳米比亚,此后,沃尔维斯湾与纳米比亚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盛,居民往来密切。1977年8月31日,南非当局突然宣布:沃尔维斯湾不是纳米比亚领土的一部分,从9月1日起直属南非。这一行动遭到纳米比亚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联合国安理会于1978年8月通过432号决议,裁定沃尔维斯湾属于纳米比亚。但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时,沃尔维斯湾问题仍没有解决。1992年,纳米比亚和南非两国对该地区成立了共管局。1993年,随着南非民主进程的发展,南非多党谈判委员会认为,沃尔维斯湾及其周围岛屿,是纳米比亚的领土,南非应放弃对其控制权,把它归还纳米比亚。随后两国进行了多次会谈,终于签署了条约。条约规定从1994年2月28日午夜起,南非正式把沃尔维斯港湾归还给纳米比亚。沃尔维斯湾的回归,引起了纳米比亚国内外的积极反响。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在交接仪式上说,沃尔维斯湾回归纳米比亚标志着非洲大陆非殖民化进程的最后完成。非洲各国政府也认为,这是国与国之间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好办法。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说:“沃尔维斯湾的回归加强了南非与纳米比亚的友好关系,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url=]15) 1999年2月28日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逝世[/url]
  1999年2月28日,备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文坛世纪老人冰心,于晚上21时因病不治在京与世长辞,享年99岁。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冰心在五四时期投入新文化运动,是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大师。她的创作充满对人民的同情,对封建社会的愤懑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她的《寄小读者》、《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她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与世纪同龄的冰心,在晚年创造了自己文学生涯的新高潮,尤其是在她85岁至93岁之间,她连续发表了《空巢》、《万般皆上品》、《关于男人》等大量作品,其水准之高、分量之重令人瞩目。冰心的纯真、犀利、坚定、勇敢和正直,使她在国内外广大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受到普遍的爱戴。她的创作正如她说的:“我希望人民生活得更好。”冰心逝世前担任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作协名誉主席。



[url=]16) 2007年2月28日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逝世[/url]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彭桓武祖籍湖北麻城,1915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35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辗转赴云南大学理化系执教。1938年,彭桓武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资格,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指导下工作。分别于1940年和1945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哲学和科学博士学位。

  1941年,彭桓武在玻恩的推荐下赴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工作,1941年8月至1943年7月期间,彭桓武和海特勒(Walter Heitler)、哈密顿合作研究宇宙线,发展了HHP理论。1945年,彭桓武与玻恩获得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1948年,彭桓武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1947年,彭桓武辗转回到中国,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任教,曾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还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并在1978年到1983年期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彭桓武1982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并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纪念他对中国核物理做出的贡献,第48798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Penghuanwu”。



2#
发表于 2012-2-28 20:53 | 只看该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3-1 03:13 | 只看该作者
知識的海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3-1 08: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1 23:23 , Processed in 0.06841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