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品来源于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捕风捉影的博客http://caidan58.blog.163.com/blog/static/51030785201191573448253/ 原汁原味的“世博版”中国馆在再次开放3个月后,于2011年10月9日向观众告别了。自7月12日再开放以来,尽管受到了酷暑、台风恶劣天气的影响,但前来参观的人们是热情不减,总人数已经突破了200万。黄金周期间,中国馆的第二次续展进入尾声,7天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10月3日,中国馆创造了近6万人的续展期间最高客流纪录。对不少世博人来说,这才是世博会真正落幕的一天,而今后无论是沙特馆“月亮船”或是其他世博展馆再次开放,都只是作为艺术展馆而非国家馆形式的对外展览。中国馆闭馆后,一些由国内各地博物馆借出的展品将逐一归还,其他展品也将进行妥善处理。不过,游客依然可以找到代表世博会的回忆。 作为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唯一继续以国家馆身份进行续展的展馆,中国馆前后向公众开放了近450天,共接待了海内外游客1700余万人次,成为人们脑海中最为深刻的世博会回忆。今晚5时,它就要向公众“道别”了,未来红色斗拱形状的中国馆仍将是世博园区的永久性建筑之一,但其内部将被赋予新的功能,将进行改造,未来将以全新的面貌延续其文化内涵。
在整个世博会期间,中国馆都是世博园区最热门的展馆之一。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的中国馆,包括“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展现了五千年文明,六十年创业历程,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其中,由水晶石数码团队耗时一年半制作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被称为中国馆的“镇馆之宝”。 它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制作,长128米,将原图放大了30倍,需要12台电影级的投影仪同时工作。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宋代中国城市的昼夜风景,画面上出现的人物达1000多人。据闻,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将于今年12月7日至明年2月6日首度出国,前往新加坡博览中心进行展示;游客也可以在被称为“小世博”的上海世博会纪念展上一窥它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