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化老人家中现74年前老杂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6 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杂志的封面和内页

  通化小伙小郑去奶奶家帮忙收拾东西,见奶奶翻出来一些旧书籍要扔。他一眼便看到这本旧杂志,上面写着《国闻周报》,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十二日出版。
  《国闻周报》办了700期
  奶奶说,早年小郑的爷爷年轻时做生意走南闯北,经常带回来各地买的一些书本之类的。爷爷去世后,有一些书籍已经处理掉,这本杂志算是“漏网之鱼”。奶奶让小郑把这本杂志和其他一些旧书当废品卖掉,小郑觉得,这书说不定有啥收藏价值,便留了下来。
  通化市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此类书籍历史价值大于收藏价值。
  记者上网检索到:《国闻周报》创刊于1924年的8月3日,是国闻通讯社在上海创办的一份时事性、政论性、综合性的新闻周刊。创办人胡政之是我国著名的记者和报刊政论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报业经营者。
  《国闻周报》发行700期,每期约3万份,出版了13年4个月。
  1957年8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国闻周报总目》;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把《国闻周报》刻录成光盘出版,为历史学和新闻学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
  内有民国要员的珍贵照片
  这本杂志的首页是国内新闻图片,第二页是国际新闻图片。首页第一张是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在中央电台向美国播音;第二张图是京津平长途电话开通,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与北平市长秦德纯通话,另一小图是秦德纯接听电话;有一张杨虎城夫妇出国在轮埠的留影。第二页是英国王室、旧金山金门桥落成等新闻图片。
  根据目录,该周刊主要分为一周简评、国际漫画、外论介绍、评论选集以及文艺等部分。这一期的内容有《日英关系的新发展》、《本年度国家总预算案透视》《整治吏治与提高行政效率》、《英帝国会议总清算》、《陕北之行》。
  范长江笔下的周恩来
  《陕北之行》是著名记者范长江采写的报道。1937年2月2日,范长江对“西安事变”作实地采访,先后与周恩来、叶剑英等人长谈。1937年2月9日,范长江进入延安,先后采访了中共各方面的领导人,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谈。范长江将延安的见闻写成通讯,以《陕北之行》为题首先在《大公报》上发表。
  文中有一段写道:“四日午后经朋友介绍,我们在杨虎城公馆看到了周恩来先生,他有一双精神而朴质的眼睛,黑而粗的发髻,现在虽然已经剃得很光,他的皮肤中所藏着浓黑的发根,还清晰的表露在外面。穿的布灰棉衣,士兵式的小皮带,脚缠绑腿,口音夹杂着长江流域的各省土音,如果照普通谈话的口音判断,很有点像江西人。”
  五花八门的广告
  本期《国闻周报》的广告也代表了当年的风格。封底广告是“双十牌刷中五杰”——手绘的牙刷、头刷、衣刷、指刷、鞋刷,旁边一一标注了用途;有一页广告是“美丽牌香烟”,画面上是一个身穿旗袍、烫发的贵妇夹着一根点燃的香烟,旗袍下面隐约露出半只高跟鞋,上面3个大字“美丽牌”,广告语是“有美皆备,无丽不臻”。贵妇坐的椅子旁画了两盒香烟的图形,落款是华成烟公司出品。
  


          摘自: 2011年10月06日    新文化报
2#
发表于 2011-10-14 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上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15 02:12 , Processed in 0.03056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