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虽然提起“母亲”的笔这样沉重,但是母亲的一切却让我不得不打开记忆的闸门。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有些东西因岁月的流失而渐行渐远,但唯独母亲的一点一滴却象河里的鹅卵石越冲越清晰。
我的母亲虽然不是名门闺秀,但她却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虽然没进过学堂,却能读懂一般的书刊;在她的心里装满讲不完的故事,我的童年就是听着她的故事长大的。值此母亲节到来之际,让我开启记忆之泉,让我把对母亲的故事从源头说起吧!
(一)童年的记忆
从我记事那天起,我就觉得母亲是一个从早忙到晚的人,她每天早上在我熟睡的时候就把饭做好了,然后还去忙菜园子里的活。晚上当我睡醒一觉的时候,她还在油灯下做针线活。白天她纺线织布,我们家人穿的每件衣服、所有的被褥、枕头、用的布都是母亲亲手织的,母亲的线纺的又匀又细,织出的布又平又密,没有一个疵点。所以每到春天拉布的时候,村里的人都早早预约,晚了就排不上号了。她们都知道我母亲布织的好,但对线的要求也很严格,凡是敢送来的线一定是有细又匀的,即使这样也满足不了村里人的需求,所以没排上的只得等到来年了。每年满满的一机布,大约要织上大半年吧。除此以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对爷爷奶奶的孝顺。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奶奶就有病了,每天都是母亲给按时熬药,按时擦身,爱吃什么就做什么,把奶奶伺候的干干净净。我爷爷对吃是一个很挑剔的人,从我记事那天起,爷爷从没跟我们一样吃过大锅菜,每顿饭都是母亲用小锅给他另做,爷爷吃菜很轻、有点就够,但必须有滋有味。爷爷很爱吃肉,到了冬天他经常用坛闷肉,把五花肉切成片然后放上佐料,把坛口用牛皮纸封好,放在火盆上,一放就是大半天,屋子里到处是扑鼻的肉香。逢年过节还要吃火锅,就是实在没什么好菜的时候,买一块豆腐也必须用开水焯了,然后炸点辣椒酱、才能吃,所以我母亲曾跟我说过:“我最愁的是每顿饭给你爷做什么菜。”是的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有钱没钱,不管多忙多累,一直坚持到我爷爷去世。(只有60年低标准那年例外。记得那一年只有到生产队干活的人中午才发给两个窝窝头,我母亲总是把自己那份送回家来给爷爷吃,不管地离家多远,有时怕晚了,她顾不上喝一口氺就走了。尽管我爷爷是个很爱挑剔的人,但对我母亲却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
母亲对我们姐弟几个要求是很严的,但她从来没打骂过我们,可是我们都很怕她,谁做错了事,只要母亲一个眼神,就足够了。因为母亲是在用她的一言一行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充满对母亲的崇敬,在母亲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朴实、勤劳、宽厚仁慈、善良和刚强的品格,看到了一个集中国母亲所有的优秀品质于一身的母亲,感谢母亲给我们做出的榜样,感谢母亲教给我们做人的本分,母亲是我第一任也是最优秀的老师,她是影响我一生的人。母亲是一本厚厚的书,值得我一生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