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游过了鸭绿江3 E' C/ i) E: F* @! j% ]) p
' _. u3 d7 N3 O9 B' d2009年10月5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朝鲜的那天,我游过了鸭绿江。& t- ^3 e1 ?) f9 d) z' y* ]
. y2 l. Z4 i+ H6 V" R4 Q
y5 Z {9 U2 {
7 |3 @3 K0 p% U9 }4 j+ m% F* K* |: A' K: G/ F# a/ ~! ]9 v
一到沈阳就听说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冬暖夏凉,山青水秀,一览中朝两国风光而独具特色。. ]: F) P& G) Z# c! k
! n4 N" }( w' P/ m8 Z
$ q9 j& X! v1 q5 C. C! \- y
, q0 C4 Q+ r$ v: r) W
1 m* Z4 V8 n3 y8 j, ]% e$ H5日早晨,在老公战友的陪同下,在中朝两国边境线观光,由于乘坐的是部队首长的车(老公的战友是副旅长),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边境战士也只是询问一下,没有阻止和过多的干涉。两岸风光天壤之别,我们行走的这边就是我国境内,高楼大厦、工厂林立;一条锈迹斑斑的铁栅栏隔着的朝鲜边境是一望无际的蜿蜒小山脉,陆地上都种着高粱,由于朝鲜耕地面积少,山坡、山顶上也被开垦出来种着庄稼,看起来很荒凉,副旅长夫人介绍:事实上朝鲜人民很贫穷,仅去年就有一百多万人死于饥饿。他们的人民很爱国,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人服兵役(其实是避免饿死),虽然我国的丹东很富裕,也很少有偷渡过境来的;朝鲜的法律也很严厉,听说如果偷渡被发现,抓回去将被处以穿锁骨的刑罚,还株连九族。我们的向导副旅长夫人介绍:鸭绿江因为水的颜色而得名,那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鸭绿江古称坝水,汉称为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因其水色青绿、恰如鸭头而得名。鸭绿江造桥历史很早,可上溯到辽代,20世纪初,鸭绿江上始建铁桥,先后在丹东和朝鲜新义州之间建了二座。第一座建于1909年,是座开闭式桥梁。1950年朝鲜战争中被美国飞机炸毁,桥墩至今犹存,现辟有“断桥游览区”。 断桥都是我国这边修的很豪华,那边很普通;到了晚上,咱这边灯火阑珊,朝鲜那边黑漆摸黑,连断桥上的灯听说也全部是我们国家安装的。第二座桥建于1940初年,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940米,属中朝两国共管。它是中朝两国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观光览胜的景点。我根本无心观景,一心只想达成我此行的心愿:快快游过鸭绿江。% {. _3 b' O! |( ?6 @
. J! f2 \% P5 g9 Y( S+ P7 H7 y3 d, X' ~5 _
$ M5 c) t( |9 f* h( k+ C
; X0 }8 H. b9 v6 [
, D5 S6 e1 K r8 r5 u在距离断桥上游500米的地方停下来,看到有人在江边洗衣服、有人游泳,我立马在车上换好泳衣,快速的跑到水边,陪同的人都惊叹,啊,好快的速度。老公说,你先问问那些游泳的人,问清江水的情况再下去。我看到还有女人穿着连体的泳衣在洗衣服,觉得水温肯定很好,也没好意思问人家就下水了。在水里划了十几下,看到前面没有游泳的人了,以为是都被我超过了(其实人家都只在江边游,有规定的,副旅长和他夫人不会游泳,也不知道,没告诉我)就减速回头看,江边停着很多船,江里除了旅游观光的游船,我下水的时候,没见到其它游动的船。岸边车来车往,人群熙熙攘攘,岸上那么多人看着我一个人往中间游,他们对着我指手舞脚的说着什么,我也听不清楚,我带着耳塞,距离岸边越来越远,心里很是得意————那么多人都没有我游得快、游得远;游船上的人都向我招手问好。水温比我们的惠亭水库近几天稍低2、3度吧,但是,心里很激动,一点也没有冷的感觉,也没有感觉到江水有很明显的流速。很快游过了江中心,岸边嘈杂的声音也早已听不到了,过了江中线也没有游船了,边惬意的游着,边在心里笑着当地人:各行各业都比我们京山发达,但是这儿的人怎么那么胆小呀,比我们惠亭湖距离近多了,水温也差不多,就是没看到有游到中间的人。
; A& l2 G% M, f; `- p+ h: t& l9 J. ~8 m9 f9 c2 n u
% [- ^; v4 s, E1 g `7 e W
5 s; H& x2 ^7 V
1 v: t7 `- n, ]9 C很快就到了对岸,水清澈见底,水草上的小鱼和螃蟹清晰可见,它们安详的嬉戏着。岸上有一个像碉堡一样的很矮的建筑,下水之前,老公的战友慎重地提醒过我:只要不上岸,都没事,不然要遭枪击或者抓到朝鲜坐牢。我就在建筑物前不到10米的地方找了一块草地坐下来,想慢慢的领略一下异国风光,刚坐稳,就感觉很冷,还是下到水里看吧。
* J8 O. U6 X# n* X# e& g* P
$ D9 @. a) S; d( a# G" z
* Q2 }, I: Q. N, P% n3 Y0 u) }: S0 M7 r( }1 `- b; J
; b) s. c6 c- x) O$ O
正慢慢行动着,只见碉堡内走出2个穿着灰不溜秋迷彩服的朝鲜边防军来,后出来的那个还在腰里掏着,完了,掏抢了,我什么也不顾了,快速的跳进水里,潜泳也顾不上害怕了(之前我都不敢跳水和潜泳的,小时候跳水出过问题,有心理障碍,还怕水里有怪物)。一口气潜水下来,自己以为很远了,我冒出头来,回头看,也就游出几米远的地方(呵呵,潜水真的不咋样,生死关头,都发挥不好),原来那个士兵掏出来的不是枪,他举着望远镜在看我哦,虚惊一场。没危险了,咱就慢慢地游回国吧。& N/ Q8 X5 r% w T
: Y) F3 B; X4 O
/ ]. B0 }' ^1 p4 N2 s; u0 N
8 e; K1 l$ f8 o# K A, G4 O+ G$ t- @" H- b! i; F
往国内游着,又感觉不对劲了。水温一会儿暖和,一会儿很凉,明显的感觉到很大的流速向着断桥的方向,水里很多碎草、树叶,比刚才脏了许多,还是没有船来往,我奋力的朝着下水的那个人很多的地方游……也没感觉到害怕,我很自信我是不会沉下去的,等会儿我自己游到岸上,一定会有很多佩服的目光……老公的战友是这里军区的3号首长,万一游不动了,他会派船把我捞上去的。尽力的游着,越来越不对劲了,我不仅没有往上前进,还距离下水的地方越来越远,水温越来越低,体温开始下降,手脚都开始发麻了,心里开始害怕了(游过鸭绿江时候的那些乐观的想法都忘记了):万一死了,都还在异国他乡啊,保险也没想到要买、儿子还需要妈呀、家乡的游友们还不知道我游过了鸭绿江啊……乱七八糟的想着,自由泳累了,改蛙泳。大概拼搏了30----40分钟吧,看得到对岸了,距离断桥也就100多米吧,岸上有人挥舞着红旗(是战友夫人情急之下在洗衣服的人群中拉来一件红衣服)朝断桥的方向跑着,战友站在船上向我举着救生胎,我挥挥手没要,朝着下游用了几分钟就到岸上了。
6 M, `8 J1 r$ |8 a5 W% P! i& h, V( u
8 r7 o) a+ |+ a
3 l, u7 B7 A7 q* c2 T
* b, ]! ]- X+ P" {
刚爬上岸,很多人就涌来站在我身边,一桶热乎乎的水从我头上淋下来,原来是副旅长英俊的勤务兵出发前在军区招待所灌了一壶热水带着我备用的,感谢细心的小司机!马上副旅长夫人递上我的毛巾、岸上的人把他们换衣服的大裙子递给我用,回到祖国真温暖!我在裙子里面换衣服,就听到有人说,真吓人,居然在涨潮的时候游过去,在落潮的时候还游回来了(哦,原来在江里涨潮和落潮那么大的区别啊,后来吃完午饭再到下水的地方看到水距离岸边的水泥地有好几米呢);一游泳的大爷一直着急地跟着说,姑娘(他们都以为我小姑娘啊),你真鲁莽啊,我们在这江边游了好多年了,江里每天上午都涨潮落潮的,我们从来没有游过江心,你就不怕落潮的时候把你冲走啊,你就不怕人家朝鲜人也稀里糊涂朝你开枪啊;还有人说真担心我上岸了;还有人在批评陪同的,几个大老爷们,都没有人陪着一个女人家游(后来陪同的人说都很不好意识说自己不会游,他们只会干着急了)。丹东风光好,丹东人更好,丹东的大街上有一条显目的广告牌:丹东真好。
4 I& h* n; g" `7 _' v7 L3 [* R, w8 \2 E3 F0 k
: b: n; I: w& P; a; [+ u2 Z( _- C% p$ D
湖北泳友 京山海鸥冬泳队-- 静止的流水 (文)" k5 i8 C( c$ J! M9 m+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