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规则、潜规则、显规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0 1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帖由 chshg 于 2009-2-9 22:13 发表


有人做过统计,历史上有名有姓的清官,算来算去也只有二十来位。但除了仅仅是清官以外,实在也找不出来像样的成绩。只是在百姓寄托自己梦想的民间故事里,不断演绎着扭转乾坤的传奇。

     海瑞是一个清官,他官至二品,但死时仅留下白银20两,还不够殓葬费用。黄仁宇</ST1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称他为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是一个勤勉尽职以至不惜身体力行的官员,他敢于顶撞上司、处置有恩于自己的退休高官,甚至冒死批评皇帝行为不检。但他做的事大都没有好的结果,每每是中途不了了之,因为实在也是做不下去了。他是公认的清官,因为不愿落下迫害清官的坏名声,但又确实不能由着他的性子做事,上级们只好一再把他升迁至更高的虚位。清官的光环真是累坏了一大批无奈的人们。
     因为清官恪守的是皇帝的王法。其实人治是这样的,最高统治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愿望、思维方式制订自以为至善至美的规矩,交由下属执行。但这个规矩或者王法只代表了皇帝个人的利益和愿望,与层层执行官员的利益和愿望是有差异的,于是在执行过程中自然受到各级官员依照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做的制度修正,换句话说就是执行环节的层层打折。通过不断加入自己的利益和愿望使最初的王法获得各方的认可,得以最终的执行。这也包括最后一层即在被执行的百姓身上的打折,当这层打折失效的时候,就出现了我们在教科书中遇到的社会冲突,甚至引发王朝的生存危机。当然也免不了官员在这过程中乘机的中饱私囊,增添了他们对执法的兴趣和动机。
    其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制定制度过程中没有利益各方的参与,即使皇帝也无法阻止下属在执行环节通过这样的打折或修正追求并获得利益的制衡。结果使威严的显规则成了一大堆完全变样的潜规则,理想的法治收获了现实的人治。
但清官不是这样的,他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他不明白皇帝的规则并不是为百姓造福的,那些冠冕堂皇的道德包装下面其实夹带了很多个人的私货,甚至是为了他的统治秩序和效率去限制或者损害老百姓谋利的。不计后果执行这样的规则,既连累了同僚也对百姓无益甚至有害。可见,清官是一个远远看上去很美的风景,真的走近了,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而西方现代法律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来自地中海的城邦国家,即一个城市加上周边的乡村。因为地域狭小,商人经常要跟外邦做生意,这时行政当局是没办法管理的。为了自身的利益商人中间形成了行业的规范,也就是潜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在长期的商贸行为中逐渐吸取了各方的利益和愿望,并在实践中通过重复博弈得到大家的默认。其实民法的起源很像现在团伙组织的帮规,后来慢慢引进到行政法和刑法领域,于是潜规则变成了显规则,人治成了法治。

历史开了一个玩笑,至高无上的皇帝动用权力和资源刻意推行威严的律法,得到的却是潜规则;而草民随手牵来的却成就了永恒的法治。

潜规则是各方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试错而获得的约定俗成。想当然地以为有权说了算,即使下属表面上臣服,但还是通过实践中的打折改变了原有的规则。实践就是这样默默而又倔强地嘲弄了所有蔑视他的权力,告诉一个简单浅显的道理,最好的制度只能来自实践。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上面的政策顾及不到下面实际的时候,对策弥补了政策的缺陷,在获得实践检验的同时吸取了民众的智慧,使之更好地体现各方的利益,更加完善和效率。路是人在走路的时候走出来,不是哪位圣人企画出来,最好的规则正是从潜规则来的。

我们习惯潜规则是贬义词,像官场、影视圈、强盗潜规则等等。原因是参与博弈的特别是其中处在强势地位的是心怀叵测的不良官员、不法之徒等等,潜规则自然体现他们的利益,成为这些人利益博弈的盛宴。只有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通过代表其利益的组织让潜规则最大幅度地向民众的利益和愿望倾斜,并加入先进的理念使之与时俱进,成为显规则,达到法道自然的境界。让清官们视若神明的圣经贤传和律法教条留给历史吧,把百姓的福祉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支撑起民族的希望。



2#
发表于 2009-6-10 12:18 | 只看该作者
      自强     冰浪

克己奉公,三思后行,
与时俱进,掌握政策,
强大自我,积极纳税,
健康平和,快乐生活!


246-2009610008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11-5 1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10 13:04 | 只看该作者
贪孽无边,知足长乐。。。。。。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11-5 1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10 15: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6-13 10:38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6 06:02 , Processed in 0.80477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