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日,记者到高玉宝(中)家接受老人的捐款。
木偶电影《半夜鸡叫》成为经典。资料图
《半夜鸡叫》作者高玉宝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2月5日16时12分逝世,享年92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19年12月7日在大连市殡仪馆举行。
人物生平
高玉宝,山东黄县人,1927年出生于辽宁瓦房店孙家屯村,知名作家。高玉宝15岁做劳工,17岁学木匠,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辽沈、平津、衡宝战役中立大功6次。1962年保送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历任战士、通讯员、文艺干事,师职创作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名誉主任等。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23次接见。
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仅上过一个月的学,却先后写出了总计200多万字的几部长篇小说。主要作品: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长篇小说《春艳》、《我是一个兵》、《高玉宝续集》,并发表100多篇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短篇小说《我要读书》和《半夜鸡叫》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半夜鸡叫》被拍成木偶电影。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不会陌生。当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
高玉宝在行军路上学写字,没笔没纸没桌椅,没书没老师更没时间。怎么学?他捡薄石片和碎瓦片,请识字的人用铁钉在上面刻上“红、黄、蓝、天、地、人”等字,在心里默念字的形状、笔画及其字意。后来,高玉宝决定写一本书。日本鬼子的“鬼”字不会写,他就画个伸着舌头的吊死鬼代替鬼子;杀人的“杀”字不会写,他先画个人,然后在人脖子上再画一把刀。还有很多字,很难画出字的意思,他就画个圈圈空起来,等向别人问清楚再填到圈圈里。部队南征北战打了许多大胜仗。高玉宝先后荣立六次大功,两次小功。他跟着部队从北方打到南方,一直打到湖南、广西、广东,他一路行军作战,一路艰难地写书。1951年1月28日,他终于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画出了20多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的草稿。
1954年,高玉宝被破格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深造。1962年,高玉宝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成为沈阳军区专业作家,师级干部。为了创作,他到部队、工厂、矿山、农村体验生活,获得丰富的生活和写作素材。1988年,61岁的高玉宝从师级创作员岗位上退休。
1988年退休后,高老把余热和爱心献给了下一代,他被全国20多个省、市362家单位聘为关工委名誉校长、主任、顾问、政治讲师、德育教授、校外辅导员及荣誉市民等,还被不少部队聘为编外指导员、名誉政委。他作革命传统报告4000多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听众达380多万人次。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多次被全军、全国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并获得革命传统教育突出贡献奖。
据《文汇报》
本报记者深情忆老人
看晚报报道 为贫困学子献爱心
文本报记者栾光煜 图本报记者柳松杨
2017年8月1日,大连晚报社坚持了十余年的爱心助学活动“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募捐进行到第二天,傍晚接近下班的时候,工作人员接到一个爱心电话,电话那头的老人便是“战士作家”高玉宝。高老在电话里说,当天看到晚报报道关于贫困学子的励志故事,很受感动,还看到捐款者中有老领导李光祥将军也到现场慷慨解囊,他也想为这些孩子们出一份力……
电话里,高老还有些为难地说“我年岁大了,腿脚不灵便,不知道你们方不方便来家一趟,拿一下捐款?”尽管当天已接近下班,但面对老人的要求,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随后,两名记者驱车直奔高玉宝老人的家。而与此同时,李光祥将军也在得知高老要捐款的消息后,在希望工程志愿者的陪同下,赶往高玉宝家。
记者敲开高玉宝老人的家门时,老人正与家人一同吃晚饭。见到记者真的“上门服务”,还带来了捐款证书和发票,老人十分感动,“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能赶上这一天做这么一件善事、献这样一份爱心,对我而言也是很有意义呀,谢谢晚报帮我实现这个心愿”。
随后,高老把李光祥将军、希望工程志愿者和晚报记者请进他的卧室,跟大家聊起他的生平,特别是他写《半夜鸡叫》的心路历程等。
高老向前来的记者讲述他幼时的苦难经历,这些经历也让他体会到接受教育有多么不容易。高老看到有这么多考上大学却上不起学的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当天《大连晚报》的关于贫困生的报道上做了详实的勾画,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资助。最后,高老还说:“明年我还会捐,能帮一个是一个!”
坚持十多年 为街坊磨刀不收钱
本报记者杨璐
听到高玉宝老人去世的消息,我心里突的一震。虽然采访高老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可那个平易近人、不笑不说话的老人的音容笑貌仍是那样清晰地映在脑海中。
那是2007年4月的一天,当时的沙河口区马栏街道文苑社区书记告诉我,“我们有个大新闻,高玉宝都80多了,还总帮邻居们免费磨刀!”还记得,门打开后随即出现高老笑呵呵的面容,“磨刀有什么可说的,就是会磨才帮帮大家。”高老中等身高,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据说这是他常年的行头,跟家里的摆设一样,都是朴素简单。
尽管年过八旬,高老精神矍铄,人很健谈,谈起磨刀,有相当一段历史。他之所以宝刀未老,得益于当年参军前学了一年多的木匠手艺,参军后,部队里的刀钝了都归他磨。十多年前,他搬到小区来,就常常坐在楼前,挽起袖子开始对着砂轮熟练地磨起刀来。邻居得知他的手艺后,常常扔下钝刀给他磨,逢年过节,三四十把刀排队等着他给磨。
高老可不只是简单的“练摊”,他磨刀很有专业水准,自备了质量上乘的砂轮和磨石。记得当时他还专门给我显摆了他的好几个工具箱,里面“宝贝”齐全。采访中,我还给高老拍了一张磨刀的照片,可惜技术有限,高老都没怎么露脸。其实,我特别想让大家看看这位可爱的老头是怎么乐于帮助人的。义务磨刀,一件小事,坚持了十多年,已经不是一件小事,它见证了高老可贵的精神。遗憾的是,如今他走了,愿这位助人为乐的老人一路走好!
艰苦一辈子
为灾区捐款不含糊
本报记者卢真珍
突闻“战士作家”高玉宝去世,回想起10余年前在马栏街道兰青社区曾与高老有过几次接触,高老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作风至今记忆深刻。
高玉宝家住在马栏街道,作为辖区名人,社区的活动都喜欢请他来参加。还记得有一年的庆七一活动,高玉宝跟妻子一起来到兰青社区给社区居民和小朋友们讲当年的革命故事。尽管年纪已经很大,但他的思路很清晰,故事娓娓动听,一下就把大家带回了60多年前的战争岁月。而在活动结束,社区工作人员说高老辛苦,要打车送老人回家,但他婉拒了,自己与老伴坐公交车回家。但是当听到南方有灾情时,他马上到社区捐款500元,说为灾区尽一份力。
2004年沙河口区成立了“老战士报告团”,高玉宝与其他30多位军队离退休老红军、老八路、老英模情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甘当红色“园丁”。他们在全国各地巡讲,把生命的余热献给祖国的未来。很多人都知道高玉宝作报告有“三不”规矩:不收酬金、不收礼品、不吃请,只收三样“礼物”:一条红领巾、一束鲜花、一张聘书——鲜花转送给勤奋育人的优秀教师、红领巾签名后转送给品学兼优的学生、只留下了聘书,作为与青少年继续联系的纽带。
这样一位让人崇敬的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会一直传承下来,一直激励感染教育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