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彝族女子吉胡·阿莎:世界女子长漂第一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6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国60年60个彝人之吉胡·阿莎:世界女子长漂第一人


英国公爵夫人,凤凰卫视驻欧洲记者,美籍华人凉山彝族吉胡·阿莎毕业于四川省高等警官学校曾在西昌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任侦察员,多次破获重大凶杀案及毒品走私案,获中国公安部二等功臣奖。她是1986年长江漂流的幸存者;她一不小心就成了法国畅销书作家,英国的房地产富豪;她曾向阿兰德隆说“不”;她在巴黎圣母院结婚;她因为一场英国式离婚,600万英镑就这样没了;她的画像被英国牛津博物馆收藏。2006年,她回到大凉山,买下200亩果园,写下20年传奇,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吉胡·阿莎》。她拥有英美两国国籍,18年间,行走180多个国家。




吉胡·阿莎——是中国长江漂流第一女子。她这位出生在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女子,有着山鹰一样执着的性格。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参加长江漂流的女子,曾经到过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不懂法语,成为法国畅销书的作者,与法国人交朋友,在世界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举行婚礼,与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一起过喝茶,她的住宅与著名科学家霍金为邻……
查尔斯王子说:这个女人不寻常!一个全程漂流过长江的女探险家,一个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婚礼的东方“灰姑娘”,一个不懂法语的法国畅销书作家,一个中国女人的英国式离婚。吉胡·阿莎——一个可以为真实人性而疯狂的彝族女子。


  尽管心碎过千百遍,眼泪足以浇灌我的橄榄山果园,我仍然像大凉山那只孤独、坚韧、顽强的山鹰一样,全身血淋淋的,蹲在寒冷、高不可攀的岩石上,双眼直视着太阳,一动不动,等待着宝贵的重生,等待着脱胎换骨,等待着涅槃……


吉胡·阿莎认为,自己能成功,最可贵的就是单纯地做一件事情,“你要是去单纯地做一件事、爱一个人,我不相信你得不到,但你如果是一个三心二意,左顾右盼的人,就很难。”


1986年,20岁的阿莎自愿加入长江探险漂流队,首次从长江的源头——青藏高原到入海口上海,成为世界上三位全程漂流长江(特别是成功漂过长江滩王老君滩)探险队员中的唯一女性 。漂流成功后,阿莎入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新闻专业。1989年获法国图尔大学奖学金,前往法国留学。1992年她在法国CALMANN—LEVY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以长漂为背景的的纪实小说。1993年前往英国剑桥求学。


1998年阿莎成为英国公爵夫人电视有限公司制片兼主持人,曾参与本公司与大连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系列电视片《彝族——东方的印第安人》。还参与了BANG制片公司(香港)联合制作的一部关于把中国文化传播到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节目。


  学 历:
  1980——1982年四川省高等警官学校刑侦学
  1987——1989年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1990——1992年巴黎索邦大学法语、法国文学专业
  1994年BORNERURAL飞行员训练
  1995——1996年剑桥BELL语言学校英语
  1999——2001年伦敦“KINGSWAY”学院英国文学、英国法律
  作 品:
  1987年长篇报告文学《漂长江的彝家阿妹》,(《中国青年报》,连载)
  1987年诗集《漂流的歌》(《凉山文艺》)
  1992年《扬子江的女儿》(法国CALMANN—LEVY出版社)
  1992——1993年《巴黎龙报》、《欧洲时报》、《欧洲日报》发表诗歌、散文、游记
  1994年《扬子江的女儿》(韩文版)在韩国出版
  媒体报道:
  《人民画报》1987年第一期封面人物。同年,全国各大媒体对长江漂流活动及吉胡·阿莎进行了报道。世界法语地区的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杂志(包括LEMONDE、MADAMEFIGARO、ELLE、MARIECLARE等)也对吉胡·阿莎作了报道。1997年吉胡·阿莎在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客座演讲“关于中国的探险”。
  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精彩的人生。
  有的人得到了,有的人却在生命弥留之际仍在苦苦寻觅。
  大凡得到精彩人生的人,都是敢于将渴望变成行动,用双手创造、用脚步丈量的人。
  吉胡·阿莎,这位有着不平凡气质和不平凡经历的彝族女人,就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人生精彩的人。
  响在英格兰 响在法兰西
  响在东方
  响在西方
  唱给黄种人听
  唱给黑种人听
  唱给白种人听
  响在长江和黄河的上游
  响在密西西比河的下游
  这是彝人来自远古的声音
  这是彝人来自灵魂的声音
  ——选自吉狄马加诗《做口弦的老人》
  1990年,在经过大学三年新闻专业的学习之后,吉胡·阿莎来到了法兰西。这次精彩的西行求学,在她人生里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从此,在巴黎索邦大学校园里,人们经常看见一位年轻的东方女性穿梭忙碌于校园之中。
  因为她拥有彝族特色的高鼻梁和小麦色的皮肤,常常被人当成印第安人。

  “是的,我是东方的印第安人!因为我的根深深扎在东方,深深扎在中国南高原的彝族里,我的祖先给了我生命,英雄支格阿龙给了我轮廓,呷嫫阿牛给了我女性特有的智慧和美丽!”当被别人误以为印第安人的时候,阿莎这样自豪地回答。
  来到异国他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语言问题。如今很多人为过外语几级几级累得够戗的时候,阿莎却有一套自己学习外语的“门道”。
  阿莎回忆说:“当获得法国图耳大学留学奖学金的时候,我就下决心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其实刚刚走进大学校门,我就从心底认识到:要做一个开放国家的现代人,掌握外语是必不可少的。从那时侯开始,我就很注重外语的学习;当然了,也吃过一些学不进去的苦头,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包括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行动,做的多了,吃的苦头多了,自然能找到诀窍。掌握外语也是如此呵!还有,千万不能把学习外语当作一件苦差事,一定要从心底里喜欢它、热爱它!寻找任何一个机会与别人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掌握,这就是掌握外语的捷径。”
  凭借着自己的实干精神,从完全不懂到初步掌握法语,才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那些日子里,利用课余时间挤公共汽车到法国驻华大使馆找人交流法语,每天早出晚归,风雨兼程,在别人看来是一件苦差事;别人忙着睡觉,忙着谈恋爱,那是别人的乐趣和快乐;我自己忙着学习法语,对我来说却是一件有趣和快乐的事”。回忆起那段日子,阿莎动情地说。
  1990年,阿莎如愿来到巴黎索邦大学,专攻法语和法国文学专业。在这个文豪层出不穷的国度里,阿莎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法国文学,而她的法语功底也遭到很多人的怀疑。阿莎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于1992年在法国CALMANN-LEVY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以长江漂流为背景的纪实小说。同年,该书韩文版在韩国出版。
  留洋、出书,对一些人来说,似乎是人生精彩的顶点了。
  而阿莎用她的脚步继续丈量更多人生的精彩。
  她于1993年前往英国剑桥求学,在她的人生里又抹上了一笔亮丽的精彩。
  在英伦三岛,彝族女性特有的毅力和智慧,被她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极点。
  “刚到这里的时候,语言又成为必须通过的一关。”阿莎弹了弹手里的烟灰,笑着说,“可是对我来说,这个必须用自己的智慧,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来通过。刚开始,课堂上无法同别人交流,只能用课余时间——也就是别人在HAPPY的时候来弥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跟着电视一词一句地学习、练习,直到自己倒背如流”。
  “这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呵!”阿莎补充道,“因为第二天上课时候,我能跟别人交流更多了。能不快乐吗?”
  在英国,阿莎很快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她的视野不局限于课堂,不沉迷在安逸的象牙塔生活里。在假期里,她背上行囊,在英伦三岛旅行。“只有这样的生活,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吧!”阿莎在介绍一张她旅行中的照片时,深情地说。
  1994年,阿莎在英国BORNERURAL参加了飞行员训练,凭着顽强的意志,她顺利完成训练,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
  身在异国的阿莎,自觉担当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大使,于1997年成功地在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作了“关于中国的探险”的客座演讲,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介绍了国内的探险业发展情况。很快,听众们便被这个“东方印第安人”镇住了。
  凭借拼搏不息的精神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以及她对电视独到的见解,阿莎于1998年成为英国公爵夫人电视有限公司制片兼主持人,参与策划、制作和主持了多部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尤其是与大连电视台合作制作的大型系列节目《彝族——东方的印第安人》,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彝族以及彝族文化,为人们认识这个古老民族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便捷的途径。期间,她还参与BANG制片公司(香港)联合制作的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欧美市场的系列节目。
  很快,在这个她深爱的领域里,她找到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空间,国外多家著名电视台争相播放她策划、制作或主持的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执着的事业心,是走向成功的基础。我始终坚信这一点”。阿莎总结说。
  她不满足自己取得的成绩,继续深造,继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精彩人生。
  1999年至2001年,她一头扎进伦敦KINGSWAY学院,主攻英国文学和英国法律出版物专业,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再一次得到提升。
  如今,阿莎的头衔有:英国公爵夫人电视有限公司制片兼主持人、凤凰卫视欧洲台记者等等,这些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精彩,是阿莎用脚步一步一步丈量过来的。
  在采访中,阿莎给我们看了一部不久前做完的采访谢廷锋的片子。她独特的切入角度、睿智的提问以及采访中表现出来的宽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专业素质吧。片子通过谢廷锋及其父母的话语,避开曾经的大红大紫,从成长的角度介绍谢廷锋从男孩到男人的涅磐过程。“目前有100多家电视台在播这部片子,很多人通过这个片子了解了谢廷锋的另一面,了解了他从男孩到男人的历变过程,理解了他的处境,从而改变了对他一些不好的看法。”阿莎解释说。
  这一连串精彩的背后,得益于阿莎23年前的一大精彩点——长漂。
  响在长江 响在东方
  我是一千次死去
  永远朝着左睡的男人
  我是一千次死去
  永远朝着右睡的女人
  我是一千次葬礼开始后
  那来自远方的友情
  我是一千次葬礼高潮时
  母亲喉头发颤的辅音
  ——摘自吉狄马加诗《自画像》
  1986年,当了四年刑警的阿莎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参加长漂。
  长漂,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一个心病。多少人失败了,有的人甚至为此失去生命!何况一个刚满20岁的黄毛丫头?!
  尽管阿莎的履历上记录着她作为刑警屡破大案要案的精彩事迹,可对于她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长江漂流的举动,还是被很多人怀疑,包括自己的亲人。
  阿莎用脚步丈量的人生精彩点里,这一次无疑是最为亮丽的,至少到目前为止,因为这件响彻长江、惊动东方的精彩,至今还被人们谈论。
  在克服种种困难之后,她和队友们首次从长江源头——青藏高原成功漂到入海口上海。特别值得自豪的是,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程漂流长江的女队员,尤其是成功漂过素有“死亡陷阱”之称的王老君滩!
  这件振奋国人精神的事,被海内外多家媒体争相报道。阿莎的勇敢和坚毅也为她赢得了荣誉:公安部二等功奖章,并成为《人民画报》1987年第一期的封面人物,成为中国乃至东方女性的骄傲。
  对于自己人生中的这个精彩点,阿莎用笔记录下来了。于1987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长篇连载报告文学《漂长江的彝家阿妹》。就这样,她的写作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如同具有诗性思维的其他彝族人一样,阿莎也用诗歌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于1987年在《凉山文艺》上连续发表多首诗歌。
  “长漂是精彩的,但我今后要做的事更精彩!”对于长漂,阿莎不愿意多谈,“作为活着的人,我们应当往前看,今后的路还很长,人生应该更精彩。”阿莎自信地说。
建国60年60个彝人之吉胡·阿莎:世界女子长漂第一人
  根、事业及其它
  自由在火光中舞蹈
  信仰在火光中跳跃
  死亡埋伏着黑暗
  深渊睡在身旁
  透过洪荒的底片
  火是猎人的衣裳……
  ——摘自吉狄马加诗《火神》
  “我能有这么几个值得记忆的精彩点,在于自己想到就做的实干和不会轻易服输态度,而这一切,又得益于我的根——彝族文化的熏陶。”阿莎说。
  如今,阿莎回来了,将家安在北京高尚社区——韦伯豪小区。
  在她装修得颇有品位的家里,阿莎描述了她的宏伟蓝图。
  “我热爱电视,并将它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
  在当前电视节目被人无情批判的年代里,敢于迎难而上?见到我们惊讶的表情,阿莎继续描述:“多年在国外打拼电视业的经历,让自己掌握了一整套与众不同的电视制作角度,在满足生活娱乐的同时提高生活品位;国内某些胡乱复制的节目确实影响了电视业的迅速发展,这么丰富的资源,只要用心来做,将观众立于上帝的位置,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自己的电视业的专业素质,做出好节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还有,国内的很多东西需要外国人的了解,而电视是最合适最朴素的媒介。比如说彝族文化,当年与大连电视台合作的《彝族——东方的印第安人》就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国外的观众对电视节目更挑剔,但我们成功了,靠的就是用心制作的态度和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而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东西,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挖掘,来展示。用电视节目搭起西方老百姓了解中国的桥梁,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一点事情。”
  “说起文化传播来,我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在英国的家位于伦敦比较有名的社区里,那年我阿妈去住了一段时间,虽然她完全不懂英语,却很快与邻居打的火热,打着手势,嘴里说着彝语,邻居们不但明白了她的意思,而且很快接纳了她,阿妈成了他们的坐上宾。说起来很好笑呵,当太阳姣好的时候,阿妈披着擦尔瓦到花园里晒太阳,有时还烧一堆火,烤几个土豆,邀请邻居们来吃。”
  到这里的时候,阿莎自己也忍俊不禁笑起来。
  “阿妈将老家凉山彝族的那一套带到了英国,而且被外国人接纳了。说明文化的传播和接纳以及融洽相处,不是没有可能的。还说明了民族文化刻在身上的烙印,很难被抹掉的。我也一样呵,毕竟我的根在这里。将来我会制作一些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电视节目,展示我们民族文化的风采”。
  最近正在全国各电视台热播的大型系列节目《走过英格兰》中,阿莎作为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列入其中,该系列节目片头的许多镜头,出现的就是阿莎。
  200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阿莎参与和大连电视台共同策划、制作了系列节目《彝人回家》,自己担任制作人、主持人,以自己回家为主线,采访了山鹰组合、彝人制造等当红彝族明星,而在这部片子里,阿莎也是主角之一。该片在国内多家电视台播出的同时,在英国也受到了广泛欢迎。
  这就是吉胡·阿莎——用脚步丈量人生精彩的彝族女性。
  响在大凉山, 响在梦想里
  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不只因为我们在这土地生
  不只因为我们在这土地死
  不只因为有那么多古老的家谱
  ——摘自吉狄马加诗《土地》
  很难想象,“长漂女”吉胡·阿莎竟然还是伦敦著名的房地产富豪。她说自己从1998 年就开始在伦敦“下海”做房地产生意,最早是给别人策划装修,期间发觉有便宜的房子就买进,等到高价抛出,几年工夫后居然开始在伦敦的房地产圈子有了点小名气。
  “好眼光非常重要。”阿莎显得非常自信。2006年3月,她看中了家乡大凉山里的一座橄榄山,摇身一变,成了这里200亩果园园主。放在大凉山层层叠叠的群山中,橄榄山算不上名山。但一夜之间,这山却靓丽起来。而这一切,都与吉胡·阿莎有关。“我要把整座山变成一座植物园。”阿莎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10年之后,它能为我带来上千万的收入,绝对能超过我离婚后那600万英镑的损失。”
  橄榄山在邛海边,冬天的早上起来,阿莎就在家里烧堆火,听首赞美诗,喝杯咖啡。然后开始在果园里面修修剪剪,跟农夫一起劳动。有时也在太阳树下,等着朋友们的电话,看一群小孩在山坡上玩,自己养的一群鸡在不远的地方跑来跑去。她说自己以前没有当过农民,但现在却成为其中的一员,她喜欢这样的生活,所以她又回到了大凉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远方”
  阿莎说自己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是回荡着这首歌。橄榄园是她的大客厅,也是她的后花园,是她漂泊之余可以停靠心灵的港湾。
  “梦想比一切都重要”是吉胡·阿莎最爱说的一句话。她说:有梦想的人一定是积极的、认真的,有目的和责任的。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就是没有明天的人。梦想就像生命的路标一样,让你每天早上一起来,就能够精神抖擞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邛海边的“橄榄山”,现在成为了阿莎在外漂泊10多年后又一个梦想驻地,愿这个神奇女子的梦想能再次生根、发芽、抽枝、开花!(2009.6.7 摘自《世界文艺》杂志,作者:毛发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10 | 只看该作者
吉胡 ·阿莎,用勇气书写传奇的彝族阿妹



  查尔斯王子说:这个女人不寻常!一个全程漂流过长江的女探险家,一个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婚礼的东方“灰姑娘”,一个不懂法语的法国畅销书作家,一个中国女人的英国式离婚。吉胡・阿莎――一个可以为真实人性而疯狂的彝族女子。

  
  漂流长江,26岁成为中国“最勇敢的女人”
  
  吉胡・阿莎是一位从大凉山走出的彝族女子,1980年,18岁的她从警校毕业后成了西昌市公安局的一名刑警,凭着对工作的喜爱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她和同事一起多次破获重大凶杀及毒品走私案。在地方上当刑警,侦查、拍照、画图、审讯嫌犯,甚至解剖尸体这些工作都要自己动手做。但她从不含糊。

  1986年,美国人决定漂流长江,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有志之士决定组建中国自己的探险漂流队首漂长江。3月25日早晨,吉胡,阿莎从广播里听到这一消息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漂流队。这次长漂,共有4名女队员参加,其它3名主要负责后勤工作,阿莎是惟一的女主漂。

  从沱沱河到长江人海口上海,整个长江漂流,吉胡,阿莎最难忘的是勇闯金沙江上的老君滩。这个“滩王”比虎跳崖还可怕,全长4公里,落差40多米,600多块岩石杂乱地堆在江中,处处横着巨大的漩涡。横闯这里,等于提着性命冒险。“作为彝家女子,个性让我回答:非漂不可!”阿莎说起漂流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时,还带着当年黄毛丫头的野劲。

  这个险滩下还有一个老君洞。洞口比密封船大5倍,三分之二的江水被吸进,一旦密封船进洞,负责接应的人只能看着队员进洞而无法采取任何救援措施,生还的机会几乎为零。“当时我先进去,因为是封闭的,里面的空气很浑浊,在里面一个人待了1分钟时间,我觉得快崩溃了。那种心理的恐惧感在这个密封的环境会无限放大,有一种被活埋的感觉,处于一种绝对被动的位置!”这一分钟给阿莎造成了恐惧密封环境的后遗症,以致于后来在北京、巴黎,她不能坐地铁;在南非,许多人邀请她去地下看金矿,阿莎都摇头拒绝。

  长江漂流结束了,前后有11名队员消失在滚滚江水中没有回来,阿莎是幸存者中全程漂流的惟一女主漂。20岁的她被誉为“中国最勇敢的女人”,成为《人民画报》1987年第一期的封面人物。“有人死了,我活了下来,生命必须翻开崭新的一页。”她在自传里这样写道。

  两年后,女孩通过高考进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系,她的报告文学《漂长江的彝家阿妹》开始在《中国青年报》连载,从此女孩开始出名。

  在一次聚会中,阿莎认识了一个叫皮尔的法国男子,两人很快进入热恋。遗憾的是,这个时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的英俊男人任期将满,他要把她带回法国去结婚,当时那是一场现代版的灰姑娘与王子的童话故事。

  1989年,为了爱情,吉胡・阿莎跟着男友去了法国,那时的她既不会说法语也不会说英语,但她却并没有表现出不安和恐惧。“没关系啊,反正皮尔会说中国话。”虽然自己给自己吃了颗定心丸,但阿莎没有躺下来享受法国生活的浪漫与闲适,她开始到一所大学里学法语,同时静下心来坐在咖啡馆里,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扬子江的女儿》。
  然而,在见识了男友富贵显赫的家世,目睹了他昂贵无比的祖母绿求婚戒指后,阿莎却开始感到一片茫然。更令她不安的是,男友的父母貌合神离,他的父亲没有和妻子离婚,却名正言顺地拥有一个年轻的情人。阿莎突然感到很惶恐。最终,她还是离开了那位外交官。
  
  在拿破仑的“脚印上”举行婚礼
  
  错过了一个当外交官夫人的机会,上天却为阿莎制造了另一场浪漫的相遇作补偿。1990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美国小伙凯文。“他有金子般的头发和蓝宝石般深邃的眼睛,我们一见钟情。”与皮尔相比,凯文是个十足的穷小子。他有五六个存折,加在一起还不到100美元。那时的他甚至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阿莎和他在一起,总能感到一种毫无束缚的轻松和心灵愉悦。没有房、没有钱,从零开始共同奋斗,这样的生活更有冒险精神。

  恋爱中的阿莎整天喜滋滋的,她开始在节假日和男友背上行装,游览巴黎的名胜。早在读小学的时候,阿莎便通过小说深深地喜欢上了巴黎圣母院。那天,当她和凯文站在圣母雕像前祈祷时,一个想法突然从脑海中蹦了出来:要是能在这里举办婚礼该多棒啊!于是,阿莎找到了马丁神父,听完这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姑娘用不太流利的法语说完请求之后,这位神父愣了半天。因为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从不举办私人仪式。或许是被这位东方女孩带着冒失的真诚所打动,马丁神父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很少遇到像你这么有勇气的姑娘。我在这里服侍上帝几十年了,愿意破例给你一个机会。不过有个条件,你要来上课。了解天主教和巴黎圣母院的历史。”从那以后,阿莎每个星期都会到巴黎圣母院去听马丁神父的课。6个月后,她顺利完成了学习。其间,阿莎了解到这样一段历史:1810年3月9日,拿破仑曾在此举行过盛大的婚礼!

  1991年10月19日,这是阿莎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就在那一天,她成为了凯文的妻子。那天,阿莎身穿一套手工绣成的“龙凤吉祥”礼服,凯文一身帅气的西装,如童话故事一般,他们在拿破仑和约瑟芬曾经举行婚礼的地方举行了自己的婚礼。管风琴伴奏的《圣母玛丽亚》在教堂里回荡,游客们聚集在周围,大家都为这对新人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与此同时,吉胡,阿莎写的关于自己漂流长江的新书《扬子江的女儿》在巴黎出版。书是用中文写的,当时阿莎拿着初稿找到著名翻译李志华。李先生是第一个把《红楼梦》翻译成法文介绍给世界的中国人,他和法国太太住在里昂。没想到,他看完书后非常震惊,马上对阿莎说:“太惊险太感人了,我免费为你翻译!”

  这本探险书译成法文推出后,迅速轰动法国,成为当年法语地区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出版社首付给阿莎的版税就有10万法郎。有了这笔钱,阿莎得以和丈夫背上帐篷去各地旅行,流浪是深入她骨髓的浪漫情结。而每个旅游地,都是她曾在小说里读到的地方。比如《呼啸山庄》沼泽地里的孤独庄园,比如郝思佳曾生活的佐治亚州,还比如《丁丁历险记》里丁丁探险过的非洲刚果。

  在异国,她的事业开局如此绚丽,而婚姻又是这么的浪漫和甜蜜。这年,阿莎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但她还有更多的梦想,首先就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大房子,在樱花街她看上了一栋报价45万英镑的大别墅,便马上跟主人联系并谈判:我特别喜欢这栋别墅,虽然目前我的钱还不够一半,但剩下的我会慢慢还。丈夫说她疯了,但是这个从巴黎圣母院开始笃信天主教的女子说,神要祝福
谁,谁就会得到福气。房东最终被阿莎的真诚打动,同意了她的请求。阿莎将房子装修一新,后来在这栋漂亮迷人的小宫殿里,女儿像天使般飘然而至。

  婚后,吉胡・阿莎不希望丈夫还是闲散的状况,她问凯文想做什么?丈夫说他的理想是做银行家。“我很尊重他的意愿,就鼓励他去攻读MBA。”一年后,凯文拿到了MBA的文凭。世界的金融中心在英国伦敦,为了丈夫能更好地发展,1994年,阿莎举家迁往伦敦,那栋别墅转卖了,按当时的市价,她整整赚了40万英镑。

  此后,他们把家安在了剑桥。阿莎帮丈夫整理简历,在信封上贴邮票,往各大银行和金融公司投递。但得到的回复都是:“NO.thank you!”在这段寻找工作的时间,阿莎突然翻到一张名片。那是她的书在法国出版时,在一次名流的聚会上,坐在她旁边的伦敦瑞士银行总裁的名片。


  “当我打电话过去,告诉他自己是吉胡,阿莎时,他立即就回忆起了我。”阿莎说:“他得知我来到了伦敦,问可以帮什么忙,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希望他能帮我丈夫找一份银行的工作。”就这样,在她强大人脉资源的支持下,凯文进入了瑞士银行工作。
  
  查尔斯王子称她是位“了不起的女人”
  
  在伦敦,吉胡・阿莎无意中发现了她的赚钱本领,那就是买卖房产,从中获利。当时,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很低迷,她开始在剑桥买下一些房子,然后按照自己的风格装修,一转手就能赚15万、20万英镑。“我在各地旅游过,喜欢美国的开放式厨房,法国的落地式窗户,剑桥那边有不少美国人,他们不喜欢英国式的住房,而对我的房子特别感兴趣”。就这样,财富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最多的时候,光伦敦就有10套房子,此外在美国和比利时也有她的房产。阿莎说,买卖房子能赚钱,运气是其次,关键是自己的眼光和诚意。她买房子以后,想的不是怎么很快卖出去,而是把房子按照自己要长住的考虑精心装修,她说:“为别人做和为自己做都一样,你这样做,哪有卖不出去的?如果一开始就想,我要赚钱,我要挣一笔,什么都偷工减料少花钱,这样在国外绝对卖不出去的。”短短几年,阿莎就成了当地很有名气的房地产富豪。


  1998年,她买下了伦敦最尊贵的一套公寓,邻居是一位阿拉伯王子,还有那位有着3000多双昂贵鞋子的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才投奔西班牙甲级联赛的阿森纳著名球星罗伯特・皮雷,在伦敦踢球时成了吉胡,阿莎的房客。“我还不知道他是个球星,不过当时看中我这套房子的是他的前妻纳瑟蕾,她是法国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


  纳瑟蕾看中了吉胡。阿莎公寓里的东方风格的装潢,特别是带有中国风格的挂毯。一周5000英镑的租金对于这对明星夫妻来说,并不是个难题。不过,据阿莎说,皮雷和他年轻貌美的妻子离婚后,就不得不搬出了这套位于伦敦摄政公园附近的豪宅。“这当然是个插曲,并不是谁都能住得起这样的房子。”阿莎笑着说,皮雷球踢得不好,又在外面瞎混,当然要被老婆赶出家门了!


  然而,正当她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一场厄运却突然降临。从2000年起,阿莎明显地感觉到凯文和一个模特越走越近。此时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想失去这个完整的家。“我当时想着把事业放一放,追随在凯文身边,让我们出现裂痕的感情恢复。”阿莎说,“但我母亲这时又传来病重的消息,我只得赶回中国。”


  从母亲病重,到照顾她直到2001年5月去世,阿莎在中国待了6个月,就是这6个月。凯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悄悄转移财产,争取离婚后对孩子的抚养权。


  于是,阿莎与凯文开始了长达3年的离婚诉讼。这是当年英国最激烈的离婚案之一。在这场官司中,阿莎损失了600万英镑的财产,也因为她为照料自己的母亲而有6个月没有尽到对自己孩子做母亲的责任,她失去了两个女儿的抚养权。


  在吉胡・阿莎的亲手扶植下,丈夫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一步步变成了某私人银行的总裁,为圆他当银行家的梦想,其间她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可是如今,凯文反而恩将仇报,手段又是那样的下流和卑鄙。这个坚毅果敢、从来都不曾输过的女人,此时只感到万箭穿心,阿莎说最终理智让她放弃复仇,选择了宽恕。


  吉胡・阿莎是个喜欢挑战的人,摆脱离婚阴影后,很快她又在英国参加了飞行员训练,凭着顽强意志,顺利考取了飞行驾照。“在外人看来,开飞机是件冒险的事情,对我而言,却是成就梦想的一个步骤,”因为她想在某一天自己架着私人飞机四处旅行。


  一次,阿莎受邀参加一个大型商务酒会,遇到了英国王子查尔斯。那个亲切平和的男人走过来跟她干杯,阿莎当然知道他是谁,可她竟然一点都不紧张,酒喝完了也不再叨扰。晚上在某个宴会上再次相遇,阿莎礼尚往来走过去跟查尔斯碰杯。王子回头跟他的随从说,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人!


  2006年夏天,阿莎又做出了一个令朋友们十分震惊的举动:回到家乡,在美丽的橄榄山买下200亩果园,开始打造一个新的梦想。这里很美,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邓海犹如一面碧绿的镜子,还有那郁郁葱葱的树林。这个40岁的美丽庄园主,穿上干练的迷彩服,经常领着她的12条狗在布满苹果、柑橘、南瓜的田园里奔跑。闲暇时,她穿起鲜艳的彝族长裙,披散了长长的秀发,常常品着咖啡给英国的两个女儿打电话聊天。


  对果园的未来,阿莎做了详细规划。“在现在1万多棵石榴树的基础上再种2万棵油橄榄,然后在树丛中盖些度假的小木屋,开个露天咖啡馆和书吧,放上我喜欢听的音乐,那样的橄榄山就是我的天堂!”


  2007年秋天,阿莎回了趟伦敦。见到她的那一刻,两个小女儿高兴地扑进了妈妈的怀里嚷嚷道:“It's too long!(太久了!)”一句话说得眼泪在阿莎眼里直打转。这次回英国,她给孩子带了份珍贵的礼物――自传《传奇的漂流人生:吉胡・阿莎》。“一看到这本书,宝贝们特别高兴,不仅要我在书上签名,还‘逼’着我找了很多美好的形容词写在扉页上,她们说要带给同学看!”


  “女儿还一直希望我和凯文不要再婚,永远陪在她们身边就好,小孩子就是这么的单纯可爱。”说着,阿莎笑了起来。


  谈起自己未来的感情,阿莎倒是有些不确定了。“目前还是空白期,看着身边的女友成天拿着手机发短信的幸福样,我也很羡慕。虽然受过伤。但我依然相信爱情是美丽的,也许它就在前方的某个转角处等着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望长漂30年 当年唯一女主漂忆生死往事


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探险队在长江上游通天河巴雾滩。杨欣 摄


大渡河漂流训练中,左起冯春、何平、三郎、吉胡·阿莎、王岩。杨前明 摄



  吉胡·阿莎


  生于凉山,现旅居英国,主营房产投资。1982年,吉胡·阿莎从四川省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分配至西昌市公安局工作。1986年,她加入“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探险队”,成为探险队中唯一的女主漂队员。2006年,吉胡·阿莎出版自传体小说《吉胡·阿莎: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长漂影响了他们什么?

  很多品质从长漂得来

  比如说坚强、勇敢……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探险,未知的险滩,你怎么知道会在哪里出现?”

  队长王岩说,这么多年过来,每个人朝着不同的方向出发,但每个亲历者都受到了长漂或多或少的影响。他后来做了企业,也常常在想,很多品质是从长漂的经历得来的,比如说坚强,勇敢……“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探险,未知的险滩,你怎么知道会在哪里出现?”

  杨斌、冯春、宋元清也都如此感慨。杨斌依然记得那时的阿莎,看起来不像警察,不像个女孩,大家在一起就是哥们,“她性格开朗,有点大大咧咧,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

  30年过去,他们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生活轨道里。一起长漂的队友中,王岩如今在浙江做企业,杨斌在美国经营商务旅游,宋元清一直住在汉源潜心于龙舟设计,冯春至今还从事着漂流事业……

  吉胡·阿莎干着房产投资,她在剑桥、伦敦等地购下多处房产,然后按自己的“喜好”装修,房产也随之升值。她觉得她经营的不是房产,是艺术品。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另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而吉胡·阿莎,她将自己的故事写在了小说《吉胡·阿莎: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里。

  伦敦时间,早上7点过,吉胡·阿莎喝着咖啡。谈起30年前的长江漂流,这个当年的唯一女主漂言语平静,“长漂是我出发的一个点,我就是一条鱼,顺着长江游到了大海……”

  1986年的长漂,历时半年,轰动全国。洛阳队、四川队、中美队3支队伍,在夏天的沱沱河出发,搏击激浪险滩,付出了10人遇难的代价。

  长漂30年之际,冯春、张国宪等长漂亲历者正在张罗一场聚会,他们已联系了60多人,包括当年的队员、指挥部成员、记者、司机、武警公安等。时间初定在11月25日,那是当年长漂结束,在长江入海口胜利上岸的日子。地点则在建川博物馆,2013年6月3日,长漂纪念馆在这里成立。6月3日这个日子,也是30年前长漂出发的日子。

  队长王岩把这次长漂经历视为人生财富,他说当年的队友后来并不常相见,但这份经历生死的情永远忘不了。他说,“长漂的记忆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人。”

  回顾过去的30年,吉胡·阿莎说,长漂结束后,她参加高考,到北京上大学,再远去法国、英国……成都商报记者与她畅聊两小时,话题跨越30年,从亲情谈到事业,再言及当年长漂的惊心动魄和如今带着长漂印记的人生……

  成都商报记者 杨灵 江龙 图由当事人提供


  人在伦敦

  远去的长漂和宁静的咖啡

  “今天起晚了。”吉胡·阿莎说,前一天参加完一个活动后,她穿着拖鞋步行了12公里,“回家后有点累”。她热爱运动,每天早上6点起床,游泳40分钟或在健身房待上一小时,“英国的奶酪太好吃,我得多运动。”

  她说在伦敦很忙,每天一晃就过了。除了打理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女儿和侄儿。她还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帮助社区的孤寡老人,参加文化沙龙,看演出……她把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喝完咖啡,就要出门。

  她喜欢这种生活。两个女儿是她最大的财富,老大读大二,老二读高二,两个孩子都很独立,学习优异。多年前,哥哥病逝,吉胡·阿莎把嫂子和侄儿侄女一起接到英国。现在,她又在照顾妹妹的儿子。

  她说,她必须坚强,她就是这个家庭的一把大伞。

  吉胡·阿莎学会了“忘掉过去,拥抱现在和明天。”今年春天,她待在凉山,守在80多岁的老父亲身边,侍弄自己在西昌邛海边的“橄榄山”。这片山坡是她10年前承包下来的,有一个山庄、一片芭蕉林、一片橄榄树,平时交给亲戚照看。但每次回来,她都会参加劳动,栽树、种菜……

  她觉得长漂已经离她远去,她已经很少与人提及。直到前不久,旅居美国的好友、当年的长漂队友杨斌邀请她和当年的老队友们聚聚。最近,杨斌正好回到成都。

  队长王岩说,这个聚会计划在11月份,于成都举行。吉胡·阿莎没有考虑清楚到时能不能去,“有点忙,也不知道聊什么了。”

  长漂往事

  毛遂自荐参加长漂队

  热血女警勇漂金沙江死里逃生

  30年前,吉胡·阿莎还在西昌市公安局当警察。一天,她在操场晨跑时从广播中听到,“中国‘长漂’第一人尧茂书在金沙江牺牲了,中科院成都分院准备组织一支漂流队,组委会已在成都建立。”

  早在1979年,尧茂书就萌发了漂流长江的愿望,随后他在金沙江试漂,到长江源头和虎跳峡勘察水情。 1985年,美国职业探险家肯·沃伦拿到漂流长江的许可,并与中方达成协议,训练三名中方队员,组成中美联合长江漂流队(简称“中美队”)。这被美国报纸称为“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尧茂书当时对记者说:“中国人的长江,应当由中国人完成首漂!”

  得知中美队将在当年8月下水后,6月20日,尧茂书从长江源头沱沱河下水,7月24日他在金沙江遇难。尧茂书的牺牲,激发了更多人去漂流长江的英雄情怀,很多人自发组织起来要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进。那天,听了广播,吉胡·阿莎心里一动,她觉得这是她要去做的事情。“那时候,做英雄、去冒险的想法总在心中激荡。”她找到中科院成都分院毛遂自荐,“我在金沙江边长大,我可以代表妇女群体……”结果,她被选上了。

  王岩也是看到有关尧茂书的报道从天津赶到四川的。那时,他是一名海员,算是漂流队里“经验”最丰富的一位。宋元清加入漂流队前,是汉源县电影公司一名干部,那年他38岁,是漂流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

  因资金问题,1985年8月,肯·沃伦率领的中美队并没成行。一年后的7月21日,当中美队从沱沱河下水时,四川队、洛阳队早在一个月前就出发了。下水前,四川队在尧茂书遗留草帽之地立下“长江之源”纪念牌,并举行了正式的漂流仪式。

  吉胡·阿莎所在的四川队,全称其实是“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探险队”。当年的指挥部成员解晋康说,那时,民间自发组织的漂流情绪非常高,对长江上游的科学考察也是空白。因此,由中科院成都分院组织的科考队和民间发起的漂流探险队自然结合在了一起。因得到政府支持,相较民间自发组织的洛阳队,四川队阵容甚为庞大。但两队都刚刚组建,并无漂流经验。

  四川队用了18天漂完沱沱河。一路有惊无险,基本还算一趟有些新奇的旅程。

  真正的考验,是过曲麻莱县进入通天河后。翻船,落水,人是上岸了,但冲走了14部相机和大部分行李。漂完800公里通天河,进入金沙江,死亡接连发生。刚过通迦峡不远的叶巴滩,四川队的孔志毅和洛阳队的杨红林、张军三名队员同时遇难。他们乘坐的密封船被撕开一条大口子,三名队员沉入江中。在虎跳峡,洛阳队的孙志岭落入巨浪遇难。他的队友郎保洛漂到一处石缝中,三天后才营救上来。记者万明在漂流虎跳峡时被落石砸中遇难……成功漂流虎跳峡的当晚,全队痛饮,烂醉如泥。

  因漂流叶巴滩时有队员牺牲,出于安全考虑,队里决定,金沙江女队员就不要上了。“作为一个漂流队员,不能漂流险滩还有什么意义?”虎跳峡以下,最险的当数被称为“滩王”的老君滩,吉胡·阿莎连夜找到指挥部领导,最后一次请求漂“老君滩”。

  解晋康介绍,指挥部最后决定由吉胡·阿莎、宋元清、杨斌组成小分队漂老君滩。为应对金沙江,洛阳队、四川队设计了一款密封船。吉胡·阿莎对密封船的印象并不好,“空间较小,只能装两袋氧气,全身蜷在橡胶味道中,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恐怖。”她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做着在黑暗中被活埋的噩梦。

  经过老君滩的头道滩时,船和人都失去平衡,像掉在空中一般,三个人都吐了。漂流老君滩时,王岩带领的接应船被打翻,密封船靠不了岸。好在王岩和几个接应队员爬上密封船,割开绳子打开了舱门。漂了30公里后,遇上了一位老乡的小船,但小船只能载3人。最后,三名接应队员上了老乡的船,王岩、宋元清、杨斌、吉胡·阿莎留在了漂流船上。前面马上就要到另一个险滩白鹤滩了,他们只有跳水。吉胡·阿莎的救身衣没拴紧被冲跑了,潜流把她往下扯……马上就要被冲进白鹤滩的巨浪里了,30米、20米……那一刻,吉胡·阿莎很绝望,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不想死,我太想活了。”她拼尽全力地游,最后终于游进了滩前的最后一个回水,抱住了江边的一块石头。

  宋元清没来得及跳船,他趴在漂流船上,迅速朝下游冲去……后来,在下游100公里的巧家县,宋元清被打捞上来时已意识模糊。几天后,洛阳队漂老君滩,接应失败,队员雷志遇难。而就在中方队员想尽办法漂虎跳峡时,9月中旬,中美队在叶巴受挫解散,结束长漂之旅。

  1986年的长江漂流,三支队伍共有10人遇难。包括美国摄影师西皮、四川队的孔志毅,洛阳队的杨红林、张军、洛阳队的孙志岭,记者万明、洛阳队的雷志,以及后来四川队补漂虎跳峡以上江段牺牲的王建军、王振、杨前明。“我活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幸运的。”吉胡·阿莎说,“那么多人死在了金沙江里,我还活着。”


  人生“漂流”

  参加高考 异国打拼 遭遇婚变

  “长漂启示”让她走出人生低谷

  长漂胜利在望时,吉胡·阿莎开始准备第二年的高考。1987年,她考上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吉胡·阿莎说,漂完长江后,她在《中国青年报》上连载了自己写的《漂长江的彝家阿妹》,并上了《人民画报》的封面。

  在北京读书时,吉胡·阿莎遇上一个法国男士,两人一见钟情,然后她跟男友去了法国。后来,她和男友分手,一个人在巴黎生活,开始写小说《扬子江的女儿》,并在法国出版。后来,吉胡·阿莎和一个美国青年结婚,去了英国,偶然的机会又做上了房产投资,结果短短几年,她赚了不少。

  而困难的来临也如激浪。这段婚姻出现波折,2004年,一场耗时三年的离婚官司让她失去了很多,包括两个女儿的抚养权。10多年的努力,一下两手空空。她一度觉得天昏地暗,最终让她走出阴影的还是长漂的“启示”,“我还活着,这些事情算什么呢?”

  吉胡·阿莎说,她学会了感恩。“长漂给我的生命垫了底,这个底塑造了现在的我。”从四川大凉山出来,她的人生是另一段漂流。(成都商报 2016年09月12日 08:5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34 | 只看该作者
吉胡·阿莎:做我想做的一切(组图) 2007.9 26

不惑之年的吉胡·阿莎依然美丽

漂流老君滩前的宣誓。右一为吉胡·阿莎

长漂:前无古人的故事

  20多年前,22岁的彝族女警官阿莎的生活因一个消息最终改变了——“中国"长漂"第一人尧茂书在通天河牺牲了”。美国著名探险家肯·沃伦正欲以35万美元购买长江首漂权。“首漂长江应该由中国人自己完成!”河北青年工人柴锦志率先站了出来,全国各地数百青年起而响应……吉胡·阿莎成为30名主漂队员中的一员。


  遇到的种种险况,远远超出了这个年轻女孩的想象。她曾在与世隔绝的无人区,度过了一段饥肠辘辘、靠江水和野果充饥的日子;也曾经过疫区,队员们身上纷纷大片红肿、溃烂;在通天河、虎跳峡和许多不知名的地方,一次次得知队友失踪的消息,乃至眼睁睁看着队友在大浪中沉浮、翻滚直至消失而无能为力……


  1986年6月16日,“长漂”开始,阿莎相信,这将是一次英雄的旅程。然而,后来整个漂流过程中,吉胡·阿莎最难忘的是漂“滩王”老君滩。她第一个进入一团漆黑的“中华勇士号”密封舱,里面是浓烈而刺鼻的橡胶和胶水气味。“好像要被活埋了一样。巨大的恐惧感从四面八方袭来。旁边有一个老君洞,洞口比密封舱大5倍,2/3的江水被它吸进,万一进去了,生还的机会几乎为零。”幸运的是,在跌水和岩石的猛烈碰撞中,在胃里的翻江倒海和耳边天崩地裂、雷鸣般的吼声中,一行三人的小分队漂过了巨大的旋涡,也躲开了老君洞和锋利的岩石——整个“长漂”中最可怕的“滩王”被征服了!


  不过,对于阿莎来说,那种黑暗中的恐怖延伸了许多年,她不敢乘坐电梯、地铁,就连在高楼里也总觉得它将要坍塌下来。被活埋在黑暗中的噩梦时常让她半夜在大汗淋漓中惊醒。这种状况直到她后来在法国出版了纪实体小说《扬子江的女儿》后才得到改善。


  170多个昼夜的漂流中,11名漂流队员遇难,多名队员先后退出,死亡也数次和她擦身而过,但吉胡·阿莎坚持了下来,成为参与全程漂流的惟一一名女队员。“有人死了,我活了下来,这并不意味着我比他们更强,而是我得到了命运更多的眷顾。”


  她坦言:“如果是今天,我恐怕无论如何不会去漂了,有什么能比生命更加宝贵呢?”


  不懂法语的畅销书作家


  就在“长漂”英雄们在掌声中全国巡讲时,吉胡·阿莎悄然回到家乡,加入了高考学子的队伍。“我要上大学”,这是“长漂”时在她心里滋生的一个新的梦想。


  1987年夏,吉胡·阿莎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年轻的法国驻华参赞让·皮尔。这个浪漫的法国男人与阿莎一见钟情,在皮尔的中国任期即将结束前夕,阿莎最终慎重决定,和他一起回法国。


  然而,皮尔很快又被派到葡萄牙里斯本工作,阿莎则独自留在了巴黎。陌生的城市,语言不通的孤独,感情的热度终究没有拗得过遥远的距离,他们平静地分手了。阿莎尝试着在巴黎继续自己的人生梦想。她再次完成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漂流长江的经历写成书。在翻译家李志华先生的帮助下,法语版《扬子江的女儿》出版了。这本书给阿莎带来了10万法郎的收入,也让许多法国人知道了这位中国女探险家。


  巴黎圣母院的婚礼


  1991年,在一个罗马尼亚画家朋友的聚会上,“一抹黄金”闯进了吉胡·阿莎的生活——法国人的头发大部分是棕色的,因此美国人凯文的金发碧眼显得格外抢眼。这个经常穿着牛仔裤、球鞋的英俊青年让吉胡·阿莎感到轻松、随意和快乐。


  喜欢旅游而又囊中羞涩的他们总是四处打听打折机票,攒下点积蓄就背上行囊,奔向一个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并不追逐旅游胜地,而是依据名著做“文化之旅”。在“简·爱”的故乡,阿莎找到了那条通往桑菲尔德庄园的小路;在“呼啸山庄”的沼泽地中,她遇到了那“一群孤独的乌鸦”;在拿破仑的故乡科西嘉岛,他们闯入了一个她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美的无名小岛。


  就在打算结婚时,他们来到巴黎圣母院。看着这个在《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拿破仑传》里已非常“熟悉”的地方,一个念头在吉胡·阿莎的脑海里窜了出来:“我要在这里举行婚礼。”然而,这里就像中国的故宫一样,几乎不举办私人婚礼。但是,吉胡·阿莎是一定要把想法变成行动的人:“不试怎么知道?”她大胆向神甫提出了自己的愿望。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勇气的姑娘”,70多岁、“服侍了上帝几十年”的马丁神甫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在这个拿破仑和约瑟芬举行婚礼的地方,吉胡·阿莎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婚礼的东方人。


  苦难,是上帝化了妆的礼物


  随着凯文到瑞士UBS银行在伦敦的总部任职,吉胡·阿莎也前往剑桥学习英语和英国文学。在这里,原来只是要给自己安一个舒适的家的阿莎,却无意中发现了自己一个新本领:装修及买卖房地产,即先买下一些地段、环境不错的房子,按照自己的风格装修,再转手卖出。由于她所操作的通常都是价值几十万、上百万英镑的“豪宅”,因此,每次转手都能赚取相当高的利润。渐渐地,她不但在剑桥、伦敦拥有10多套房子的产权,还在美国、比利时等地也购买了地产。但她更愿意把自己称为“艺术家”而非“房地产商人”。


  吉胡·阿莎有两个女儿,两个被她称为自己“最骄傲的作品”的可爱精灵。凯文通过几次跳槽后也当上了美国一家银行的英国分行总裁。就在阿莎住着英国最高档的社区,跟霍金、查尔斯王子等人毗邻而居,享受着“最完美”的生活时,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凯文背叛了她,这让性格刚烈且一直忠于婚姻和爱情的她在痛苦和迷失中以“反背叛”来报复。这导致了一场漫长的离婚诉讼,双方均付出了高额的代价,甚至成为当时英国最轰动的案件之一。这场离婚诉讼,使她失去了视若生命的两个女儿的抚养权,也失去了600万英镑的财产。


  吉胡·阿莎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人生巨大的灾难”。2004年整整一年,她常常以泪洗面,“我都不知道我哪里来那么多眼泪。不过,当眼泪流完了,心里的毒素也排尽了。”


  今天她已经变得豁达。“所有的灾难都是有原因的。苦难,是上帝化了妆的礼物。人一旦遇到问题,总认为是别人的错,其实,当看到自己的问题时,我容易原谅别人,也原谅了自己。”


  淡定并归于宁静后,她回到故乡,在自己成长的四川大凉山买下了一座“橄榄山”果园,在湖光山色中栽花、种树、写作、歌唱,回归儿时的“伊甸园”。在她看来,所有的“失败”都已成为“成功的外祖母”。她又像从前一样精力充沛,见到她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被她的热情所感染。


  她笑着说,“我依然是一个很有梦想的人,每天早上起来都很兴奋。我不相信一个人真铁了心要做一件事会做不到。只是很遗憾,很多人都很羡慕人家的结果,而不愿意付出。我会积极地度过每一天,我要重新爬上一个更高的山峰,而那个山峰上的风景应该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勇敢、积极、智慧的人生,是我一生不变的追求。”


  (摘自《人民画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9-28 06:06 | 只看该作者
美好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2-2 04:42 , Processed in 0.06208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