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赵小剑 发自北京
一方面,是中国在岗职工工资的“大幅度上涨”——7月初,中国劳动学会主办的薪酬论坛指出:2002年全国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物价上扬的因素,年均递增12%,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另一方面,几乎身边的人都不认为“自己涨了工资”——中国青年报一项民意调查表明,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占被调查者的95%以上。
两个结论,哪个更接近事实?如果工资确实上涨,究竟涨在谁的身上?7月中旬,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中国在岗职工工资年均递增12%的消息是由他负责的课题组发布的。
南方周末:中国职工平均工资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
苏海南:这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年鉴》数据求得的结果。从1981年以来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发布《统计年鉴》,其中有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以及物价指数等统计数据。利用《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们把2006年数据除以2002年的数据,再开四次方得出年均增长比例;同时,按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物价上涨指数,剔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计算出实际工资增长率。
南方周末:这里的“职工”包括哪些人?
苏海南: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的劳动者,公务员也在内。但是统计局现在的数据中,并未纳入私营企业以及灵活就业者等有关数据。
另外,如果农民工在大企业工作,也应该算进去了,但是如果是一二十人以下的单位可能就没有算进去。目前,农民工的人数有两个不同统计口径的版本,一种说法是1.2亿人,另一个说法是1.5亿人。据有关调查数据,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大约在一千元左右。我们估计,如果将农民工群体以及其他灵活就业者纳入统计口径,职工平均工资大约会下降20%多。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统计?
苏海南:我们现在的统计口径,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原来的统计中,只有国有单位,后来才出现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目前,外资企业都已经纳入进来,但私营企业及其就业人员还没有纳入统计范围,而这个群体的就业人数相对增加较快。因此,我们的数据还不能完全地反映经济生活的客观实际。目前,统计部门正在改进完善,扩大统计范围,但可能还有一个过程。
南方周末:这些数据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苏海南:论坛对中国工资分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两方面都有数据支持。虽然中国在收入分配方面仍存在着分配关系不合理、差距大、分配秩序混乱、部分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受侵害等问题,但纵向比,收入水平提高是事实。
南方周末:根据民调结果,有些人对这一数据有不同认识和看法。
苏海南:这是很正常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工资收入、工作情况等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因而结论不一样。一、此数据是从纵向比较和侧重谈成绩的角度来分析的,但我们并不因此掩饰工资分配存在的问题,只是关于问题分析的数据比如分配关系不合理、差距拉大等数据没有报道。二、此数据分析是从平均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的角度分析的,未作结构分析。不排除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单位、部分人员——比如建筑业、一般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和其他一些行业、单位的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低于全体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也有一些行业——如垄断行业职工工资高于平均工资水平。而这一结构可能不合理。实际上,任何统计中总有部分统计对象在平均水平之下。三、统计口径、统计范围不一样。这在前面已经有分析。四是价格及其他因素,各层人员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钱人和钱不多的人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差别很大。此外,平均工资中包含了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和个人所得税,把这些开支剔除,实际拿到手的必然要少一些,特别是工资低的人会更加感觉钱不够花。
我以为,应一分为二、多角度、综合起来看待工资增长。这同时也提醒我们,数据分析要既做水平分析,也做结构分析。这样就可能更全面、客观、正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