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精神家园
——阳新县浮屠镇玉堍村历史文化介绍
(专题片解说词)
岁月悠悠,湮灭了多少历史痕迹;悠悠岁月,淘尽了多少风云人物。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息,却将许多东西定格为永恒,成为人类永远的精神家园。
玉堍村,位于阳新县城北十公里处,这里群山环抱,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据《李氏宗谱》记载:李氏始迁祖添奇公于宋徽宗年间由江西迁到此地落业,至明代已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从明嘉靖年间之清光绪年间,历代皇帝向李氏族人降圣旨二十四道,可见其家族之旺盛。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使玉堍村遗承了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堡下溶洞,幽深莫测;千年古樟,枝繁叶茂;明代古井,清澈甘甜;青石小街,古色古香。村中错落着大量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4960平方米。其中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一处,两个文物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可称之为文物之大村。
走进玉堍村,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栋气势恢宏的古建筑,这便是清代重臣李衡石的故居。李横衡石(1838—1922),原名均善,字守吾,号道森。阳新玉堍村人,曾游太学,任县丞。后投左宗棠部,历保道员,暑吉昌县,赏戴花翎。1879年,左宗棠部击败回民军。回民军首领白彦虎投奔俄国,俄国借机窃取伊梨城。左宗棠奏请委派甘肃题道观察使李衡石去俄国交涉。李衡石不辱使命,精心操使,据理力争,不动干戈,收回了伊梨城。李衡石出使俄国,不费一枪一炮,收回伊梨城,这是晚清外交史上难得的一次成功交涉。为表彰李衡石的特殊贡献,清光绪钦加二品顶戴,赏正二品封典,特授李衡石新疆按察使,暑理承宣甘肃 新疆布政使,统辖全省刑名,驿传事务,加三级,诰受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在唐 宋为从二品,明清为正一品。李横石晚年辞官归里,在家乡建义学、兴公益,深受里人称颂。
李衡石故居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805年)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有正堂 过堂 祖堂等房室,并建有供管家、佣人、厨师用的次间。李衡石故居为砖木结构,屋顶砌有马头墙,气势非凡,正面屋檐下有砖雕的忠孝故事神话传说等图案;沿屋檐四周,均绘有黑白及彩色的屋檐画,屋檐画为阳新古建筑的一大特色。房屋内结构精巧,以间距对称的木柱为支点,横梁用弧形木料承力,住房过堂以雕刻的隔扇门板间隔,门窗屏风精雕细刻,彩绘金描,大门横匾“光禄大夫”四个大字银钩铁竖,苍劲有力。
李横石故居以其实用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具有典型的鄂东南古民居建筑风格,不失为古建筑之珍品。加之李衡石的特殊身份,使其历史价值更为突显。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李衡石故居不过一百米,便是李氏宗祠。李氏宗祠建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由李衡石捐款建成,占地16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戏台、看台、正堂、过堂、祖堂构成,进深五重,并建有正厅、义学、茶酒厅等次间。该建筑以青石、青砖、布瓦、木材为建筑材料,外墙采用马头山墙式,马头山墙下绘有醒目的屋檐画,突出了阳新明清古建筑的特点。屋面布瓦堆饰的曲龙造型,近看似飞鸟,远看似草龙,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祠内布局独特,从正门至祖堂神龛全用青石铺地。前厅戏台全用木板铺就,戏台前檐雕有五龙图,四周雕满云纹,更显富丽堂皇。戏台正上方的藻井描绘彩色的龙飞凤舞图案;檐角高高翘起,给人振翅欲飞之感。正堂中间的藻井,绘有八卦太极图案;两边厢房的木窗均雕有或绘有花草图案,一大两小的天窗呈品字形排列;其功能一为采光,二为将屋面的承接的雨水归集于室内天井,渭之“四水归堂”,意为财气,运气如雨水般归于室内而不外流。祠堂内16根大立柱,呈宝瓶状的基柱石,雕刻有精美的花鸟龙鱼等图案,大梁弯曲起伏,自然和谐,独具匠心。
李氏宗祠集祠堂义学 戏楼为一体,其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实为民族古建筑之瑰宝。该建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玉堍村,还保留着众多的明清古建筑群,这些古民居,建筑样式风格较为统一,均采用青砖、布瓦、木材为建筑材料,屋檐下均绘黑白或彩色的屋檐画,所不同的是:明代建筑没有屋脊,只有屋尖,而清代建筑都采用马头山墙的建筑模式。马头山墙,状似马头,铺以曲龙,飞檐高举,气势大方;房与房之间,建有防火通道。屋内多设天窗天井,采光充足,门窗、影壁、屏风均雕刻有花鸟虫鱼、神话故事及历史人物。这些雕刻十分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玉堍村的古建筑群,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有着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表现出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工艺和玉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玉堍村中,还保留着两条建于明正德年间的青石板小路,每条长百余米,宽2—3米,全部由青石板铺就,石板路两旁连接着古代民居,见证着这个古老村庄的变迁和沧桑。而村中两口建于明代的古井,一口为单眼,一口为双眼,均以青石作护栏。双眼井上井为饮用,下井为洗涤,既卫生亦科学。这两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至今仍供村民饮用。
玉挽村的非物质遗产亦很丰富,这里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风民俗,如:“正月十月摸青菜”“千日关”“撒帐”“洗三朝”“吃新节”“送水”等风俗习惯,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一直伴随着玉堍村人走到今天。
这里传承着众多的民间文艺形式,古老的采茶戏,唱腔优美,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口耳相授,代代相传,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闪烁着先人的智慧,启迪着后人的灵性,已成为玉堍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在玉堍村数百年的青石小路上,浏览一栋栋古老的建筑群,畅饮古井甘甜的泉水,仿佛置身于过去于现在的交错的时空;过去的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融并和谐共存。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玉堍人把保护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守护祖宗业,留给子孙观”已深入到每个村民的心中。
玉堍村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村庄,精心守护着过去的荣耀,更奋力创造着今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