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0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爬泳打腿的推进力有多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24 1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多年,直到最近仍然有很多人否认打腿能够产牛推进力。不过,目前这种
观念正在改变.人们似乎越来越确定打腿对推进力是有贡献的。在第六章我们已经分析过打腿产生
推进力的过程。不过针对是否应该增加打腿次数目前仍存在争论。
优秀的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本上都采用强有力的六次打水节奏。多数中长距离运动员一个周期
内打水的次数要少一些,主要是为了节省能量。一些成功的短距离运动员也采用较少的打水次数。
这些运动员为了节省能量,采用较少打腿次数,牺牲了部分推进力。
爱德连(Adrian)等人对激烈的打腿提出了强烈的不同意见(1966)。他们测量了12名竞技游泳运
动员分别在单打腿、单划水和完整配合游时的耗氧量。结果发现,打腿的耗氧量是划水的4倍。当受
试者以1米/秒的速度打腿时,耗氧量是24.5升,而以相同速度划水时,耗氧量仅为7升。其他人的研
究也支持了打腿能够剧烈增大能量消耗的结果(Holmer, 1974; Charbonnier et al. , 1975; Astrand,
1978)
这些数据都说服人们,至少在中长距离比赛中应减少打腿的力量消耗,当运动员以极限下强度游
进时,只要调整好速度,没有必要用掉他们所能产生的所有能量。但对十短距离项目,人们的观点却
不一样。在短距离比赛和中长距离比赛的最后冲刺阶段,似乎应该调动腿部的所有潜能,达到最快的
游速。可是,为什么有些短距离选手采用两次或四次打腿也能取得好成绩?也许一些其他因素,诸如
体格、特殊肌肉的弱点、特定关节的灵活性,以及某些生理机能使他们采用较少的打腿次数也能取得
较好的效果。
针对这个问题,比利时鲁芬学院的帕森(Persyn)对比利时和荷兰的62名国家高水平游泳运动员
进行了研究。发现采用六次打腿的运动员生理机能强、髓关节转动力量大、手较大、胧三头肌和伸肩
肌群的力量较大,而且在水中似乎更容易卜沉。也许只有那些呼吸能力较强、扫腿技术出色的人才能
够既打六次腿,又不会过度疲劳。其他运动员除腿部下沉时外,也许应该减少打腿力量。
还有一些运动员可能基于另外一个原因而不使用六次打腿,就是训练的负荷迫使他们在很早就
开始形成较少的打腿次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采用六次打腿是否能够加快他们的速度,我们只能作
出一定的推测。
也许只有在下打时才能够产生推进力,因为下打时运动员的腿可以形成一个攻角,将水推到后
面。上打是另外一种情况。在这个阶段,腿伸直向上和向前移动,因此腿只能向上推水,而脚的攻角
又太小,不足以产生推进力。上打的目的是为下打做准备,并抵消臂部动作引起的身体向上或向一侧
移动的趋势。因此,上打应该用最少的能量完成。
第三节身体姿势与呼吸
在第六章我们已经谈过,在动作周期中身体保持很好的水平直线性和侧向直线性,就能减少阻
力。吸气时、手臂在身体下方划水时和移臂时最容易破坏身体的直线性。
一、水平直线性
保持水平直线性的关键,是头部位置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保持自然,以及挺直的背部和适宜幅度
的打腿。图38和图39中的运动员身体姿势保持得很好。
游自由泳时脸应该位于水中,吃水线应该在发际线和头顶之间。吸气时头应该转动,而不能抬
起。下领略向上,使眼睛看前下方。不能为片面追求较高的身体位置而过度弓背。打腿幅度要适宜,
上打时脚基本不出水面,下打时脚只略低于躯干下沿。
为什么我们经常观察到优秀短距离运动员在水中的位置很高呢‘,他们似乎在水面上滑行,给人
留下头抬起、后背拱起的印象。短距离选手身体位置高的原因是他们的速度较快,使身体下面的阻力
增大,这些阻力反过来使他们的位置升高。但是,他们并没有,也不应该主动地拱起后背。短距离运
动员在以较慢的速度游较长距离时,身体位置就没有一那么高了,这是因为阻力减小了。相反,长距离
运动员在冲刺时因为阻力增大,身体位置也会升高。这是自然结果,无须辩驳。要保持较高的身体位
置,会有部分推进力损失在向下压水上。
二、侧向直线性
图41中的运动员保持着极好的侧向直线性。不管他的身体在向哪一侧滚动,都可以从颈部到胯
部在躯干中间画一条直线。保持良好的侧向直线性,主要依靠身体从一侧向另一侧的滚动,身体的滚
动与手臂和肩部的动作应协调配合。
虽然也有部分运动员身体滚动幅度过大,但多数运动员滚动的幅度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自由
泳运动员每一侧滚动的角度至少应该达到450(与平卧位置的夹角),多数人向吸气一侧的转动大于
450}
三、呼吸
头部动作应与身体的滚动协调配合,避免抬头吸气。当一臂正在完成上划动作时,脸向同侧转
动,身体的滚动可以使头轻易地露出水面吸气,避免头部转动幅
度过大。运动员事实上是在水平面以下、头部前面弓形波的波谷
中进行吸气。
吸气应该在移臂的前半段完成,后半段脸部应还原至水中。
脸部的还原也应该与身体向另一侧的滚动配合起来,这样可以使
划水的最有力阶段—上划阶段保持最好的身体直线性。
在100米以上的比赛项目中,运动员绝对不要憋气,每一个
动作周期都应该吸气,以保持稳定的氧气供应。憋气容易引起疲
劳(例外情况将在后面“两侧轮流吸气”部分解释):
吸气后应立即呼气,但要控制呼气的节奏,以免在下一次吸
气之前就把气呼完。呼气开始时的速度很慢,只有少量气体呼
出,而且主要从鼻腔呼出,以减轻胸阔的压力。到下一次吸气之
前呼气速度才开始加快,将剩余的气体迅速呼出,准备吸气。嘴
露出水面时应完成呼气动作,以便立即吸气。
常见的吸气方式是每一个动作周期吸气一次,且.总在同侧吸
气。有些运动员采用两侧轮流吸气的方式C
.两侧轮流吸气
许多世界优秀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都采用这种吸气方
式。这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好处:
1使动作更均匀对称。两侧吸气使身体向两侧的转动幅度
比较均匀,增大了转动幅度,提高了划水效果。
2.通过控制呼吸节奏增强肺通气能力。
3.利于观察两侧的对手。
尽管有这此理由,但还是有人反对两侧吸气,争论的依据是两侧吸气将减少比赛中的氧气供应,
使运动员过早疲劳。两侧吸气的运动员通常在三个周期内吸气两次,而一侧吸气的运动员每一个周
期都吸气一次。因此,100米以上的项目最好采用一侧吸气。
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我们的经验,有此运动员在两侧吸气时虽然供氧量减少,但技术能够得
到很大提高,使速度更快。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发现运动员是否属于这类情况。
让运动员游一组总距离在2000一3000米的反复练习,在单数重复时采用一侧吸气方式,在双数
重复时采用两侧吸气,如果双数重复的成绩始终较快,就可以考虑计这种运动员采取两侧吸气的方
式。
还有‘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两侧吸气方式,即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在孩子们发展技术
的阶段采用两侧吸气,可以使他们学会更对称的游进方式。等到他们形成高肘移臂的习惯,两臂的划
水技术也比较完善后,就可以在较长距离的比赛中改用一次吸气的方式,而且能够保持较好的技术。
第四节臂腿配合方式
臂腿配合方式一般是根据一个划水周期中打腿的次数来表示的最常用的配合方式是六次打
腿、两次打腿和四次打腿配合方式。
一、六次打腿配合
即每划水‘次,打腿三次,或每个划水周期打腿六次。其实每次划水有六次打腿,因为一腿下打
时,另一腿正在上打。不过我们通常指的打腿次数只包括下打。
在这种方式的配合中,手臂水下划水的每个阶段都有一次对应的下打。一腿的下打与同侧手臂
的下划相对应〕手臂的内划与另一侧腿的下打相对应,而上划与同侧腿下打相对应。
手臂划水与打腿的配合是如此精确,以至每次下打的开始和结束都与对应的划水阶段相一致。
从这点来看,六次打腿确实是臂腿配合的最佳方式,十分有诱惑力。不过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许多
优秀运动员采用不同的配合方式,在各种不同的距离中都取得过成功。
二、两次打腿配合
这种方式是在每一次划水周期中,完成2次下打动作。每一次腿的下打与同侧手臂的内划和上
划相对应,与此同时,对侧的腿上打。每次打腿结束后,腿在后面拖动,直到下一次手臂下划完成。之
后同侧腿的下打在手臂内划和上划过程中完成
两次打腿配合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少,这是它被多数长距离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采用的主要原
因。女子的浮力天生较好,可能不需要靠打腿就能使身体漂浮。多数男运动员需要加快打腿节奏,防
止腿部下沉。由于这个原因,男运动员似乎更乐于采用四次打腿或两次交叉打腿节奏。
采用两次打腿配合的运动员,其两臂配合通常有别于前面描述过的方式。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
为了补偿手臂下划时没有打腿造成的速度损失。他们人水后没有较长的前伸,而是快速前伸,提早开
始下划,在另一臂结束推进作用时很快抓住水。他们人水相对较晚,缩短了手臂的前伸过程。在一臂
完成内划后,另一臂才入水。这样,手臂在人水后就能够提前完成其推进力阶段,而一臂上划时,前面
的手臂就可以开始下划,且不至于产生较大的阻力。
采用两次打腿配合的运动员的技术还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他们的内划过程可能会缩短。这么
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对侧没有相应的打腿动作来与内划抗衡。
另外,还有一种被多数男运动员采用的配合方式,即两次交叉打腿配合。
三、两次交叉打腿配合
这种配合方式与两次打腿配合的区别是,手臂每次下划时,腿不在后面拖动,而是将下面的腿向
内上打,将上面的腿向内下打,使两腿交叉。手臂内划和上划时,两腿不再交叉,开始下打,与两次垂
直打腿的节奏相同。在上面的腿永远与划水的手臂位于同侧。也就是说,当右臂划水时,右腿在上与
左腿交叉,反之亦然。在划水时上面的腿下打。
对于那些采用两次打腿容易使腿下沉的运动员来说,两次交叉打腿似乎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它
实际上由四次打腿组成,有两次较重的和两次较轻的下打动作。两次交叉打腿似乎有助于保持腿的
位置,并能够避免在移臂时髓关节侧摆,从而维护了身体的侧向直线性。
四、四次打腿配合
这实际上是六次打腿和两次打腿的结合。运动员在一臂划水时采用两次打腿配合,另一臂划水
时采用六次打腿配合。在一臂划水的内划和卜划阶段有一次下打,而在另一臂划水的三个阶段分别
有一次下打。
多数运动员呼吸一侧的臂腿采用两次打腿配合,可能这样有助于吸气,或者是因为该侧手臂在身
体下方划水路线较短。
五、爬泳比赛中的呼吸方式
多数教练员要求运动员在短距离项目,如25米、50米和100米比赛中控制吸气。而运动员往往
面临着一种两难的困扰,即吸气过多会使速度下降,而吸气过少又会减少供氧量,导致疲劳。因此,对
于短距离运动员来说,一定要能够判断吸气导致的速度损失有多大,是加快速度重要,还是减轻疲劳
重要。下面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建议。
(一)25米和50米比赛
这种比赛距离很短,不至于因为氧供应不足影响成绩。因此,25米比赛通常根本不吸气。即使
是年仅8岁的儿童运动员,通过训练也能够做到不吸气。
有些青少年和成人运动员在50米比赛中也可以不吸气,但多数人会吸1一3次气。如果吸气1
次,一般在30米处吸气。青少年运动员最好吸气2一3次。在短池中第一次吸气应该在转身前5米
处,转身后再有1一2次吸气。如果全程吸气2次,第二次吸气应该在后程中点处。如果全程吸气3
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吸气分别在后程的1/3和213处。
长池比赛的吸气位置大致相同,只是没有转身罢了。第一次吸气在20米处.第二次和第三次分
别在30米和40米处。
50米比赛的选手应对不吸气、1次、2次和3次吸气的效果进行刘比,确定哪种方式最快。吸气
对肌肉的能量供应可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但能够排除二氧化碳,减少体内因二氧化碳堆积造成的痛
苦。
青春期前和16岁以下的年龄组运动员可能会感到上述吸气方式都很困难,而巨还使速度减慢。
这些运动员可以每2个周期吸气一次。
(二)100米比赛
100米比赛的吸气方式要复杂得多。必须权衡加快速度和推迟疲劳之间的利弊得失。在前半程
必须谨慎,不能过于控制吸气。氧气从肺到达肌肉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因此,运动员在前面吸气获得
的氧要在后面才会供应到肌肉。如果运动员在感到必须吸气时才吸气,伤害就已经造成了。所以,比
赛前期因吸气而增加的时间可以靠后程加速得到补偿。
100米比赛可以采用以下推荐的几种吸气方式,但运动员一定要通过实践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
一种。
1.前1/4游程每2个周期吸气1次,其余部分每1个周期吸气1次。
2前半程每2个周期吸气1次,其余部分每1个周期吸气1次。
3.全程每2个周期吸气1次。
许多运动员在100米比赛中每1个周期都吸气1次,如果发现上述某种方式的效果不见得更好,
就不要轻易让他们改变。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后5一10米都不应该吸气,以达到最快的冲刺速度。
(三)更长距离的比赛
对于200米和200米以上的比赛,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比赛出发10米后,应该每个周期吸气1次。
虽然因为头部转动较多会导致阻力增加,或推进力下降,但吸气使供氧量增加可以使之得到补偿。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6:21 | 只看该作者
就是摘得长点,不太通俗。
3#
发表于 2006-8-24 15:4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术性很强,可供参加比赛的选手参考
4#
发表于 2008-1-15 17:27 | 只看该作者
我又进步了!
5#
发表于 2009-3-5 02:47 | 只看该作者
太精彩,特详细.受用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5-6 09: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实践、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5-6 14:0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又懂的了一些要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2-2 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9 13:12 , Processed in 0.04500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