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怕的PM2.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7 1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M2.5原来这么可怕
: K, M5 f$ N; M& {' J' s/ G9 F" k; a. C# I
    在浓雾缠绕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到底PM2.5是什么意思。
! _/ p" w( T. O6 g  p( ?
# W: M& d4 R5 H- z    PM2.5的“PM”,particulate matter是一个英语单词的缩写,翻译为“细颗粒物”。/ N+ H6 ^- z* E1 I& U* ^0 u
4 f1 V6 q3 K5 T, F" a) H) x
    PM2.5的“2.5”,是2.5微米,1000微米=1毫米,2.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所以,直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是肉眼看不见的。* N6 N, @( k& _0 g' s

1 M/ u" E+ s! B% o4 i' I2 S
4 O* i+ n/ C+ \    比PM2.5大点的细颗粒物是PM10,直径大到4倍,但体积可不止4倍,按球体体积公式计算,PM10的体积是PM2.5的体积的64倍,大了这么多,可是肉眼还是看不见。' _7 _) W  |9 E  I* ?9 j* X, v
    比PM10大的颗粒物是PM50。PM50的体积是PM2.5的体积的8000倍,肉眼可见。在家里,一缕阳光射进来,光柱里有无数微尘在翻飞,那就是PM50和大于PM50的颗粒物。桌面上,落了一层灰,那都是远远大于PM50的颗粒物。- I& G8 e6 @9 f, [1 ~3 u0 u
! ~. @1 M4 _8 b
    PM50、PM10、PM2.5,是3个临界值,空气里并非只有这3种直径的颗粒物,50微米以下的、以上的任何直径长度的颗粒物都有。
" L$ U( k. I) M0 `5 k  N- T, e: G3 r! l" K
1 p; p# s8 @3 v0 P" _# V2 z1 y5 P
    (看得见光柱,就表明我们城市的空气已经被污染了!!!)% n8 G/ D7 s" E4 F* |1 K8 k0 ]
    50微米是肉眼可见的临界值,可以进入鼻腔,但不能继续前进。我们鼻腔里的鼻毛,看起来致密,但是对于PM50来说就显得稀疏了。鼻毛能挡住PM100、PM75,但挡不住PM50。能挡住PM50的,是鼻腔黏膜细胞的纤毛,这些纤毛肉眼看不见,很细密,所以能挡住PM50,而且,鼻腔里的黏膜细胞分泌的黏液还可以把PM50粘住,使它们不能继续前进。) K$ h0 o. E0 s9 M# O0 t
  q) U, l+ @' p( _
    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想擤鼻涕、挖鼻屎,但是别当众,当众则不雅。8 g7 K; b# M' W- `

* A; S1 v/ m5 t7 n; ^    10微米是可以到达咽喉的临界值,所以,PM10以下的细颗粒物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咽喉是PM10的终点站,咽喉表面的黏膜细胞分泌的黏液会粘住它们,每个黏膜细胞还有200根纤毛(也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停地向上摆动,就像逆水划龙舟一样。我们天生的这种生理功能就是为了阻止PM10继续下行。
) j8 j0 d6 i  i$ W8 V! s0 ~9 U3 Y: |; o+ Y/ y5 i
    PM10积累于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积累越多,分泌的黏液也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咽下有害。6 w. d/ A, y6 L, p, ^5 h
: N9 e  e% I7 M
    2.5微米是可以到达肺泡的临界值。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上呼吸道挡不住,它们可以顺利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我们的呼吸系统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气管分出支气管,支气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数量有三四亿个。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3 r  t% _! \/ l0 h" J0 `. `' v3 p4 G
    我们吸进去的PM2.5,因为太小,也能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进而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Z) S. D  f- `% N4 G. i
" H0 F8 \( ]0 t
    PM2.5携带了许多有害的有机的无机的分子,是致病之源。细菌是人所共知的致病之源,PM2.5和细菌有一比。$ Q! B2 e% C3 c: p, G; }
) W: O  q% B; l7 r+ o2 R+ w: D
    PM2.5是直径为2.5微米的细颗粒物,细菌则是微米级生物,大小多为1微米、几微米,也有十几微米的。也就是说,PM2.5和细菌一般大小。$ J, {" Y. G. V7 y. h: t, g/ x- @" m

) Z5 `3 A$ K! {/ k+ a0 d    细菌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的一种)立刻过来把它吞下,它就不能致人生病,这如同老虎吃鸡。( b. m" O/ u! w! t& t( y
+ V$ Q3 R) B. Z) e4 T
    PM2.5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以为它是细菌,也立刻过来把它吞下。巨噬细胞吞惯了细菌,细菌是有生命的,是巨噬细胞的食物。可是,PM2.5是无生命的,巨噬细胞吞了它,如同老虎吞下了石头,最终被噎死,那么我们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o0 I$ D# \& P* |+ H8 E

4 H. x  z0 R4 M2 K' H    不仅如此,被噎死的巨噬细胞,却释放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导致细胞及组织的炎症。可见,PM2.5比细菌更致病。进入血液的PM2.5越多,我们就越容易生病。, i' t5 v! }. t+ z! S
3 g! T- V- a% ?

3 g( o1 t" d0 p7 L  t4 F( o: a. j+ E6 [% \2 a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3 收起 理由
双鱼 + 6 赞一个!
白云515 + 3 很给力!
hexp2003 + 2 赞一个!
林中老屋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3-12-17 16:49 | 只看该作者
多准备些口罩,来应对雾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2-17 17:41 | 只看该作者
警钟长鸣,口罩常备!
( p$ d1 u( x, ^+ O4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8:26 | 只看该作者
曙安根 发表于 2013-12-17 16:49 * G! l( l, i$ w
多准备些口罩,来应对雾霾!
  M  }( |) S: Z- G  ~/ @# |: C
讓孩子養成勤勉的習慣,
0 g9 |6 A5 F2 T. ]+ ]比留一份豐厚的家業還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8:27 | 只看该作者
林中老屋 发表于 2013-12-17 17:41 ; y  J  |7 q' g
警钟长鸣,口罩常备!

3 |) Q6 i8 \* j, c$ q讓孩子養成勤勉的習慣,
" \2 O: f+ u6 T! Y) a& L比留一份豐厚的家業還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19 12:39 | 只看该作者
保护健康,防止PM2.5对我们的侵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07:02 | 只看该作者
双鱼 发表于 2013-12-19 12:39 ; X! }* E( |0 V/ ]$ g
保护健康,防止PM2.5对我们的侵害!

4 V7 o  _: m$ a4 B- L/ d1 w, u早上好。
4 Y! j7 O% v) R6 w0 L+ f( N/ x6 n4 F, T1 e( `+ g) F
膏可吃,但膏約不可吃;
9 _7 u" G% U  Y& f( G: U' C脾可治,但脾氣不可治。
- N# Z$ n1 o% V9 N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20 13:0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看来,只有躲得远远的,pm2.5到不了的地方去,才可免受其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20:56 | 只看该作者
白云515 发表于 2013-12-20 13:03
0 Q1 A$ n5 ]* |0 k拜读了,看来,只有躲得远远的,pm2.5到不了的地方去,才可免受其害!
  X2 I& P, |% d
慷慨百姓凡人志,可以顯露人鋒芒。; L! O0 g# g, `1 f* B9 d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2 18:55 , Processed in 0.03672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