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大海冬泳日记——2012年2月2日——正月十一 —— 新春拜海 (4集连续剧——第一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 2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2 20:42 编辑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59帖
    罗大海冬泳日记——
        2012年2月2日——正月十一  “五九”第7天
     
                           
新春拜海 (4集连续剧——第一集)      
         
     
一、蛙泳“拜海”。

    冬泳中心潮澎湃来“拜海”
    今天仍是入冬以来寒冷的一天。气温-11度,水温-1度。冲水房的自来水管只有一个还好用,其余的全冻了。地上有水的地方也结冰了,上单杠时都得非常小心,杠底下都是冰。

   下海前,发现我的两个膝盖右外侧有筋鼓起,右腿下面左侧也有筋曲张的现象。给泳友看,可能是出现“静脉曲张”的现象。大家议论
冬泳对血管好,但对筋骨的损伤还是挺难掌握的。不少泳友都有静脉曲张的现象。我也是感觉昨天下海砸得两膝盖有针点似的疼。这要警觉了——冬泳是一条艰难之路。  
   今天是正月十一了。 “五九”第7天,下午6:24分高潮。我下午4:00下海。下海时气温-8度,雪花横飞。海水结冰,4排浪,属于“上中农”的浪了。今天走40步,水齐腰深,趴下向前游3个蛙泳,算是向大海磕头“拜海”吧。又向回游15下,上岸。冲水后,手指、脚趾倒冻麻了。可能是由于穿的冬泳袜子,戴的冬泳手套,海里不嘛,上岸麻。赶紧穿好衣服,活动。仍重点做“冒凉气操,脚跟操,脚尖操,狗熊操”,全身扭动,关节全打开冒凉气,挺好好。一会儿,15分钟就出汗了。恢复正常。
     二、正月十一 ——正月十五是“拜海”的日子。
    在中国的版图的上,自南到北有着很长的海岸线。在这漫长的海岸线上,渔民们有着一个古老的“习俗”——新春“拜海”。
    我有机会从海南岛、澳门、厦门、长岛、旅顺、秦皇岛、山海关等沿海看了、一知半解地了解了、混着葱一块跟着拜了几次海,也算亲身参入了和感受了一下“拜海”。
   但真正理解“拜海”,还是通过今年的冬泳,对“拜海”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认识。有些冬泳人也“拜海”,但大都没有规范的“仪式”,一般“磕个头”了事,就算“拜海”了。如果看一看渔民拜海,我们冬泳人,我们冬泳人虽不算渔民,但也算是“弄潮儿”,对大海的那个顶礼膜拜可就不仅仅是在海边了——
    渔民的“新春拜海”,全国各地的“礼仪”虽不尽相同,但都大同小异。新春“拜海”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但大都在正月十一到十五之间。只不过有的到妈祖庙里拜,有的在渔船码头的船上拜。抬来“贡品”——大猪头、大馍馍、大馍馍元宝等,放鞭炮、磕头烧香等,挺气势,挺热闹,嫩如果有机会,不妨去看一看,因现在嫩是“冬泳人”呐!
   我这里说一下咱身边的“渤海海峡庙岛”的新春拜海,也算一个代表吧。不过,说这个“拜海”可真得来点“连续剧”了。因帖子太长,免得嫩还得带“干粮”。共4集,自正月十一到十四,每天1集。嫩可得有点耐心吆!
           
                          新春拜海 (4集连续剧——第一集)
  庙岛,是渤海海峡庙岛群岛中一座仅有1.43平方公里的小岛。岛虽小,却因岛上有一座供奉着海神娘娘的妈祖庙而名扬四海。庙岛“三拜”,是每年正月十五,渔民到庙岛“一拜祖先、二拜龙王、三拜妈祖”的一种海上习俗。
    每年正月十五,庙岛热闹非凡。一大早,渔民们就自发地从四面八方驾船赶来。岛上的大客船也忙得不亦乐乎,免费接送着岛外前来拜庙的人流。
    拜庙的人之多,多得大都连庙门都挤不进去,能够挤进庙门,亲自跪拜妈祖的就算很幸运了。挤不进庙门也算来了,就在庙外烧着香、纸,燃放着鞭炮,摆放着供品,默许着心愿。心那个诚,情那个真,说来你可能不信,有人竟一次燃放8000多元的鞭炮;有一位在仙境源烧了3000多元的香、纸,把香炉都烧爆了。
    然而,这才是拜庙的前奏。正式的拜庙仪式是“三拜九叩”:
     一拜祖先——“枯木为舟(“枯”本应写作“”,音同,剖开,挖空的意思。)
     岛谚云:船是渔家的聚宝盆,桅是渔家的摇钱树,舵是渔家的命根子。
      正是祖先发明了船,才使渔民有了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所以首当拜祖先。
      这座妈祖庙名叫显应宫。宫东西两侧陪殿内,分别陈列着渔家祖先发明的从原始的腰葫芦舟——独木舟——筏子——木帆船——钢壳船等一系列舟楫模型。
      万年以前祖先发明的“腰葫芦舟”,是用葫芦缠在腰里以作浮具。它还不是真正意义的舟,而真正意义的舟则始于独木舟的发明。
       独木舟的发明,是“石斧”与“火”的技术结合的“结晶”。即:祖先们按着“船”的构想,将原木欲舍弃的部分用火烧成灰碳,再用石斧将灰碳刮去。如此这般烧烤一次,削刮一次,反复进行,直到“刳”出了独木舟。创造了造船史上“刳木为舟”的文明,创立了独木舟为船舰之祖。
      承继着这一思路,祖先们不断发明出了一代又一代新的船体,并使辅佐工具产生了相应的变革,一步一步走出了由篙挽——橹桨——篷帆——螺旋桨的船舰发展之路。世上仅有的两只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模型,一只在加拿大国家航海博物馆,而另一只就在庙岛的显应宫里,岛上渔民把它视为渔家镇海之宝。

      

                                                         鱼童   摄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百灵鸟 +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2-2-2 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2-2 20:36 | 只看该作者
大海哥你太厉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2-3 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7 06:50 , Processed in 0.04937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