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间志愿者周忠明 “咱——快马加鞭,莫回首,天山直上……咱——翻江倒海,卷巨浪,奔腾疾……”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乡丰产村的一条泥泞山路上,响起了高亢豪迈的歌声,踏歌而行者是一位年过半百、精神矍铄的老者。他,就是一年四季奔走在小凉山上,一心为改善山区教育落后面貌而无私奉献的民间志愿者,58岁的周忠明。 周忠明的家在北京,退休之前是山东聊城某企业的技术工程师,2003年他成了一名民间志愿者,来到小凉山。他的主要工作是寻找贫困学生,并给予资助;寻找破烂的校舍,再寻求资金去改建。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白天搜集资料,晚上制作成文,再通过一个叫“信天谨游”的网站发送给各地愿意提供改建校舍资金的人。 目前,马边县有中小学232所,在校学生3万多人。全县有校舍面积22万余平方米,其中许多乡村校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历经几十年风雨,有的已经成了危房,亟待改造。 周忠明的到来,为马边一些乡村学校的改造带来了希望:5年间,他找到资金40多万元,已到位20多万元,用于多所小学的重建工作。 “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周忠明的人生信条。 周忠明找钱修学校的事在小凉山上被传为佳话。循着周忠明的歌声,紧随周忠明的脚步,笔者近日一路走上小凉山,去搜寻他感人的故事。 “不是凡人而是铁人” “周老师不是凡人,而是铁人!”4月中旬,周忠明走访马边苏坝、下溪、老河坝等地受“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资助的学生家庭时,陪同的一位老师曾这样评价。据这位老师介绍,周忠明老师来的那天,他去复印了两张《马边彝族自治县行政区划图》并弄了两张受助学生居住地的分类表交给周忠明,没想到周老师还不放心,又把所有受助学生叫到会议室,和他们一起标出准确的学生居住地路线图。这样一直忙到晚上9点过才收工,之后大家到街上找了家小馆子,草草地吃了晚饭。回宿舍后,周老师又熬夜把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上网传输出去,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才休息。 第二天早晨7点,周老师就领着8个水碾坝的学生下乡,晚上8点才回宿舍,左手握着一瓶矿泉水,右手拿着一个冷馒头,吃得津津有味。第三天,周老早晨6点出发,晚7点过才回来。听说劳动乡福来村还有一个学生没来,心急的他马上又出了门…… 就这样,在走访的三天时间里,周忠明只睡了几个囫囵觉,一门心思全用在了受助学生的身上。 七个半跟斗换来七万元 “周老师来了!周老师来了!”只要小凉山的哪个村寨响起那苍劲而熟悉的歌声,村里的男女老少和老师学生就会拥向路口,欢笑着像过年一样热闹。 说起周忠明,小凉山上的群众都要竖起大拇指。正是这个长年头戴鸭舌帽、身着旧衣服、脚穿黄胶鞋、被当地群众称为“周老师”的汉子,一年四季在马边忙碌奔波,把汗水和心血默默地融入对边远山区教育工作的无私奉献中。为了改善山区的办学条件,他白天吃馍馍,晚上睡办公室,他的善举感动着所到之处的每一个人。 6月8日,笔者在民主乡丰产村遇到了周忠明老师。当地群众向笔者介绍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周老师第一次到丰产小学时,是和上海一位姓陈的先生一起来的。山高坡陡,雨后的山路又稀又滑,陈先生从没走过这样的山路,到学校时已是一身泥水,途中摔了不少跟斗。可看到破烂的校舍、可爱的孩子们和热情的村民,陈先生二话没说,当场捐资7万元改建校舍。“你摔了七个半跟斗才捐7万,以一个跟斗1万元计算,还欠我们5千元呢。”周老师打趣道。 笔者跟随周老师来到水洪小学,这所学校也是他找来3.5万元资金动工重建的。透过朦胧的雾气,周忠明隐约看到刚开工建设的校舍,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朝学校奔跑过去。他一边忙着拍照,一边忙着检查工程质量,“这样做是不允许的……这个就是断头隔得不好……这个通风没有了……”内行的周老师不断对工程提出要求。正在修校舍的村民吕超、王正明等人告诉笔者:“周老师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山区,为我们修学校,不知摔了多少跟斗,吃了多少苦。等学校修好了,孩子们就有好的读书地点了。我们山里人都真心感谢他!” 所有工作经费自己“买单” 周忠明办公的地方是宿舍,也是厨房,一张破烂的办公桌就是他晚上睡觉的床,屋里只有一个电饭煲做饭菜……这场景看得笔者心里不是滋味,可周老却不以为意:“全国跑嘛,我到哪里都睡办公桌,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可以上网就足够了。” 在大家眼里,周忠明是个工作狂,在生活上也是十分节俭,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否下乡,一日三餐几乎都吃馒头过日子,身上那件衣服缝缝补补,竟然整整穿了15年。周忠明从事的是民间义务性的志愿服务,一切开销全靠自己承担,他每月退休工资只有1500元左右,除了平常的电话费和车费等开销,几乎所剩无几。要把自己想做的事继续下去,他平常只能节约又节约,个中的艰苦是普通人难以想像的。 在周老的感召下,马边民主中心校有12名教师也主动加入到了民间志愿者的行列,该校教师彭云录说:“以前大家根本就不相信周老师,因为还没遇到这样的好人。现在事实摆在面前,学校重建了,老师们非常感动,都自愿跟他一起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