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在于和谐,健康在于恒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2 1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依方,上海市名中医,1924年11月生,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动作灵活,步履轻健,体重适中,血压血脂血糖正常,是南汇杨氏针灸世医的第二代传人。

  以“圣度”为养生的指导思想

  调和阴阳,使阴阳恢复平衡,这是杨主任养生的指导思想。四季时序不可颠倒,人的养生必须顺应自然而不可违逆,“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这“圣度”是把自然法则提高到了至高至圣、不可超越的地步和境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天时地理、气候环境、饮食营养、起居劳作、休养生息,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阴阳的平衡协调。只有像天平一样,不偏不倚,保持平衡,才能健康无病。如果阴阳稍有偏差,就会像天平失去平衡一样,摇摆不定,那就是“亚健康”的状态。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在亚健康状态发生前,就要未雨绸缪,方能确保健康。

  “生命在于和谐,健康在于恒动”。杨主任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意识地实践祖国医学阴阳平衡的理念,通过30多年摸索,才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应四时变化又符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养生锻炼方法,即心理平衡、环境平衡、动态平衡和饮食平衡的经验。

  ●心理平衡

  世界卫生组织忠告人们,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础。杨主任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实践了祖国医学关于恬淡虚无与现代养生学所说的心理平衡的理念。“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恬淡虚无”,要求在精神状态上保持安定,波澜不惊,清静无为,淡泊名利。这对于保持健康、抵御疾病的侵袭是有积极意义的。杨主任历来非常重视思想修养,自觉地做到了“四不”:不妄想、不贪欲、不羡慕、不攀比。杨主任于1988年退休前,原任南汇县中心医院副院长,后负责筹建南汇中医医院,并任医院首任院长;曾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作为一院之长退休后他生活的环境变了(从镇中心搬迁到比较边缘的地带),面对的人和事都变了,他用三个正确“面对”和三个“忘记”来消解现实与心理之间的矛盾:正确面对退休后的现实生活,忘记过去;正确面对老龄阶段的现实,忘记年龄;正确面对生理机能日渐衰退的现实,忘记病痛。对于病痛,既不被疾病压倒,又寻求正确治疗的途径,同时积极参加活动。他已83岁的高龄,乐观向上,笑口常开,还自觉地以传统道德“不求金玉贵,但愿子孙贤”,“事须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自勉自励和教育子女。

  杨主任永远是精神饱满的乐天派,知足常乐的达观人。

  获取精神享受也是杨主任心理平衡的重要方面。早上锻炼回家后,先洗澡,然后阅读书报,最近看的一本书是《杨氏宗亲家谱》,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由来,获取精神享受。早上、中午、晚上三次电视新闻,是他必看的节目。9点钟就寝以前,他不拒绝看一点战争类、侦探类、警匪类连续剧,他比较欣赏有推理悬念情节、如智力游戏般的故事剧。

  ●环境平衡

  人类要安然平和地生活在阴阳天地之间,必须顺应自然,顺应季节、气候(风、霜、雨、雪、雾、寒冷、炎热)的变化规律。“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生活起居有常,锻炼劳作有时,这与饥应加餐寒添衣一样。将人的生命活动与季节、气候、环境相互协调,这就是环境平衡。

  早在“文革”期间,他每天起早摸黑地,超时(16个小时)超体力的劳动,诱发了心悸、早搏、高血压,致使体力下降。这特殊的年代使他养成了心理承受能力,对挫折和打击能无所萦心,拿得起放得下;早起晚睡,倒头就能酣然入睡的好心态。等他恢复了公职和党籍后,更坚定地开展针灸业务和针刺麻醉的探索研究,全面继承并发展了杨氏针灸流派的经验和特色。为了锻炼身体,他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后,到户外去慢跑步1个半小时。锻炼由最初的“强迫感”转化为“自觉性”,锻炼的强度、耐力和适应性也逐步提高,坚持到他花甲之年尚能往返跑完全程6公里(单程3公里)。

  锻炼身体,带来阴阳和谐,与大自然和谐相应,好处是“气血以流,腠理以密”。每遇恶劣的天气,他因时制宜地改在室内廊檐下练太极拳,或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做原地跑步,举哑铃、拉拉力器等。他外出活动的早晚时间也讲究适应自然。他的第一次外出活动,讲究“必待日光”,一是不出太阳不出门,二是空腹不出门(早饭和服药后出门)。第二次活动,他讲究“无厌于日”。将上街采购物品的时间安排于9点以后,此时在外面活动可适当沐浴阳光,利用紫外线可以杀死病毒,增进健康。第三次活动,于晚餐以后,外出散步l小时。若遇风雨,改在室内,一边看电视,一边适当活动,站着看电视,手扶椅背,一边深吸气一边锻炼下肢提跟运动,用足趾点地,将足跟缓慢提起,然后慢慢呼气,将足跟缓缓落地,连续20次。

  家庭的和睦相处也属于环境平衡,有利于营造养生的氛围。杨老与夫人张令华都是医生,志同道合,相濡以沫,膝下6个子女,3个已经退休,没有一人下岗待业的,而且在单位里担负一定的领导职务,作风正派,受人爱戴。第三代大都是大学生,有很好的前途,有的早已成家立业且有了第四代。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人了无牵挂。

  ●动态平衡

  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一个永葆生命活力的规律。《内经》:“形劳而不倦”,是一条重要的养生经验。这一观点讲究运动与休息、运动的质量、辩证统一和动态平衡。既要参加运动,包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劳动,方式方法可以不同,但不能太过疲劳。运动讲究适量,过犹不及,过量则适得其反,容易造成疲劳和伤害,讲究适量对于老人尤其必要,这适量必须因人而异,适可而止。既要劳动又要休息,休息甚至比运动更重要,休息是为了养精蓄锐,是为了保证恢复体力,激活细胞的活力。

  杨主任从年轻时代开始就重视运动。知天命之年,坚持慢跑步,每次1个半小时。开始时气喘吁吁,这是心肺功能和体能不相适应所致,他持之以恒,用跑步与行走交替来达到动态平衡,然后延长时间和增加里程。他自觉地量力而行。跑与走相交替,动静结合,逐渐适应是他之所以能够坚持锻炼30多年的重要经验。当进入老龄阶段后,生理功能日渐衰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杨主任进人古稀(75岁)后,继续跑与走相结合跑完全程。当进入耄耋后,他量力而行,运动方式改为快走,以快走(每分钟约120步)结合慢走(每分钟约80步)完成每天2次、每次1小时的活动项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功能的衰退,随时调整活动强度。

  他早上起床较早,一般5点起床,晚上9点就寝。中午一定要午休半到一小时,午休是为了下午有充沛的体力,也为晚餐后第三次散步作准备,这是“劳逸结合”,体现了动态中的动静平衡。

  ●饮食平衡

  杨主任有一套自己的营养平衡进食方法。要领是:食物丰富多样;合理饮水。

  杨主任原患有高血压、心悸早搏、老慢支和高脂血症,以及体胖超重。自退休后,他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设计并调整了饮食习惯,实施去脂减肥,方法和措施是,除每天坚持早锻炼以增加能量消耗外,对粮食食物加强控制和限量,不进零食,戒烟断酒。在每餐饭前必先喝汤,用以增加饱涨感来减少食量。又限制油脂性食物,少吃肥肉,多吃禽肉、鱼虾、蔬菜、豆类、豆浆。菜肴尽量吃得淡,限制每天食盐不得超过6克。他又把饮豆浆改为吃牛奶,由食植物性蛋白改为动物性蛋白。这些措施实行后,10多年来,杨主任的体重一直控制在60公斤内,血脂恢复到正常水平,高血压病自2000年以来一直控制在平稳正常的范围。

  饮食平衡,应该保证每天饮足量的水,满足人体对于水的需求量。早上空腹饮水一次,上下午各进水一次,上午稍多一些,下午以后逐渐减少,晚上基本不饮水。他对于饮水的水质也有所选择。按保健要求,宜于在血液的酸碱平衡中以保持弱碱性为好,他选择了含碱的钙离子水。

  “生命在于和谐,健康在于恒动”。生活上的“四平衡”为杨主任营造了静谧和谐的内环境,而精神上的和谐平衡更带给杨主任以健康和长寿。

    《科学养生》

2#
发表于 2007-6-22 12:10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好!要是真正做到不易.
3#
发表于 2007-6-22 14:4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水上漂流[/B] 发表: 讲的好!要是真正做到不易.
4#
发表于 2007-6-23 10:48 | 只看该作者
生命在于和谐,健康在于恒动。说得好。
5#
发表于 2007-6-23 13:3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水上漂流[/B] 发表: 讲的好!要是真正做到不易.

为了健康和一个好的习惯,

不应易做也要去学着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3 16:29 , Processed in 0.04396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