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悠泳网上看到有人多次讥笑那些到长江里游泳健身或渡江的朋友为“水货”冬泳队员,就想打这个抱不平,因为-只当我也是一“水货”,即使是来自正宗的冬泳队。8 b: Y& `" {: i- n1 ~& r% l
“水货”相对于正宗。就冬泳队员而言,可能是指游泳的历史、泳技的水平、冬天下水的次数或在水中呆的时间吧。7 E3 R( W9 s5 F( \ }* o% |2 ~: d
工作后的三十多年里,还真是再没有去长江里游过泳了(小时候叫玩水),虽然还是一直住在江边,江边已是杂草丛生,精力旺盛地投入到工作中,也没把游泳健身当回事,2009年初偶遇以前的同事,才知道长江二桥下有一支冬泳队伍,于当年4月14日第一次下水,感觉很爽,一发不可收,于是在其引荐下申请领证,成为了一名冬泳队员。因为上班,只能是下午将近六点才能到江边,秋天后常常是最后一个人,到基地天就黑了,再也不能去游泳了,改为星期天休息才游得一回。今年元月六日下午,第一次在大雪后江水里游了三五分钟,满身通红,坐在雪地上,快活得好一会还不想穿上衣服。
2 U& z2 O# q) Q, ~4 ^8 m泳技方面速度更“水”,说出来让人见笑,7·16四百米12分钟及格测试,9分23秒。 扯点客观,从来没有在泳池里游过四百米,2008年4月因工伤,腰椎骨折被鉴定为九级伤残,逢变天腰部就有隐约的酸痛感。练一练,恐怕也只能达到8分多。读书时就不擅长短跑,开运动会只报三千米,大概耐力还马虎相,8月8的三千米漳河渡在上千人的氛围中也游出了76分钟成功登陆。
8 i" q% L! s" \6 g2 n是这个夏天里十年一遇的大洪水,圆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渡江梦想,基地被淹没,要找个游泳的目标;7·16渡改漂,意尤未尽,又知道很多人在渡江,第二天就带上漂游袋还加上游泳圈,游一会漂一会,7·24月亮湾有队员出事,第二天就想去挑战一下洪水的凶险,很顺利,于是每个周日去渡江,也总是能偶遇高手们同渡,从三阳路上岸,再到三峡石、武汉关、王家巷,节节上升,遇到过洪峰来临波涛汹涌的时候,遇到过埋头抢游猛然发现大船近在咫尺贴身而过,遇到过在汉江口漩涡翻腾、浪高半米、水下涌起冰冷的水流时的险情,一点点积累经验,一点点增强自信。
, P! n7 i% n6 }7 | p只当我是一“水货”队员,而这所谓的“水货”数量应该不在少数。随着人们追求各种健身的户外运动,身处江城,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长江里游泳,很多冬泳队的建立也只是近几年的事,面对众多初来乍到的游泳爱好者,一概以“水货”斥之也不近情理,应该心存善意,热心帮扶才对吧?+ k }- B# E I+ f
正宗与“水货”,谁也没有划分一个界定的标准,什么事情都有个开始到成熟的过程,久经沙场的高手们也是练出来的,更何况,参加冬泳队,到长江里游泳的人们皆是以健身快乐为目的,并不想与谁人争出个高低输赢。 j4 _ v! y' [9 I2 P- z" Q4 a6 f
我们队里有许多游泳的好手,同游时看到他们舒展优雅的泳姿,快速的超越,让我很是羡慕并经常暗自模仿学习,他们参加各种活动或比赛,为队里争得一个个荣誉,他们是江岸队的骄傲!# ?# [4 X5 t+ h1 r' d" ~5 N
我也敬佩如廖工一样的众多长者和同辈,他们和蔼可敬,朴实低调,长年坚持游泳锻练,尽享着健身快乐!
# b7 j8 E' J, @" h$ f' e3 l& ?虽然有点“水”,却不自卑,还可以更低调更自由,但我不会掉队,慢慢成长吧,我以身为江岸冬泳队员为荣!
, `$ c- J. i7 h" \+ V7 i我游泳我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