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鸡蛋也有讲究,这样吃有损健康 2 k, n3 O8 @+ k/ O
/ @" l% f& D9 e# z, h. E2 G5 X 中国的老百姓将鸡蛋视为补品,经常食用鸡蛋可增强记忆力,还可保护心脏和动脉血管、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可如果不能加工和食用,补品就会变为“废品”,甚至是“毒品”,所以应当认真掌握鸡蛋里的学问,防患于未然……
; |8 d- ?# g1 U+ T& R* V
( ?" D5 S* u. t: M0 h W8 J8 ]4 v 忌吃未熟鸡蛋- `1 a$ i" c! N+ |
; h* k! j' g5 J0 ?2 x% r6 ^; A 鸡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
4 v& O! Y* u9 \: w2 @% k$ z ) ?( _$ \* ?# Q. t
鸡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它们影响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没有被分解,因此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Z+ I4 X7 d0 D5 x) G1 f# [/ r
: n9 Y1 p5 U) J) L. @% D 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因此鸡蛋要经高温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人体胃肠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鸡蛋有特殊的腥味,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7 T) T {6 x2 A
7 h% o# j- o* r+ ?6 i5 p7 o9 Q
忌吃煮老的鸡蛋
0 o# j% ]1 ]4 u7 H0 G8 P/ J . F3 U% V2 t$ T" k W: R
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
E; E2 N8 X) Z/ p; ?0 L/ \" ^: x% ~7 u ! e! n C# F. l1 r
鸡蛋不宜与糖同煮- c) D4 G; E: ]! P
5 C; n" A" H% W7 P# O 鸡蛋与糖同煮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鸡蛋中加糖,应该等稍凉后放入搅拌,味道不减。) W7 y3 l8 J+ G+ [
" z) v0 X* b5 q7 @2 g/ s7 i# S
炒鸡蛋不需放味精3 b6 m. f0 b* Z: z6 y& \& U7 t
1 M8 k# M1 L; O' z4 f* |
鸡蛋中含有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加热后生成谷氨酸钠,有纯正的鲜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炒鸡蛋时如果放入味精,会影响鸡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钠,破坏鸡蛋的鲜味。
6 q5 u- n* ]: v
; ~) v, B- l; d P8 p2 ~3 f 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后忌存放
' P5 A* g4 H" M8 ?5 Z3 c4 x
6 G/ W" P! @; x6 S 一些人常将煮熟的鸡蛋浸在冷水里,利用蛋壳和蛋白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蛋壳容易剥落,但这种做法不卫生。因为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使蛋内水分不易挥发,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鸡蛋煮熟后壳上膜被破坏,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置于冷水内会使气腔内温度骤降并呈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入蛋内,贮藏时容易腐败变质。6 U( D5 w( L( E
+ q3 I( \( \7 G2 @9 o 鸡蛋:最适合怎么吃?
/ O$ G* t4 B# J( j, c- c4 I
* ]* p8 a+ z% D: X: `7 G& R 最营养的烹饪方法: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 u! C" z. K* q7 B8 x
8 H; `' c# z) G) T( |8 M" g5 x5 l# b 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会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8 | u9 f( `) k. c6 g O
! s# q+ F# \1 d7 O 鸡蛋一天吃多少: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孩子和老人每天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两个比较适宜。蛋白好还是蛋黄好: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Z9 c' a$ J+ b1 f8 d
# l- v6 d0 _4 `- j: C2 h1 ~. E 六种鸡蛋千万不能吃
+ A0 x7 X, X" X0 [; v / y5 R) X/ C% d5 i6 q: }( e
裂纹蛋:鸡蛋在运输、储存及包装等过程中,由于震动、挤压等原因,会使有的鸡蛋造成裂缝、裂纹,很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e8 L6 D+ d0 k3 T3 Z
5 a/ g) a/ j& p9 O3 A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于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的,贴皮外呈深黑色,且有异味者,就不宜再食。臭鸡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而蛋内的混合物呈灰绿色或暗黄色,并带有恶臭味,则此蛋不能食用,否则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3 P; n4 Q- h* }4 S. s
- y- x7 t% W# k. R- V
散黄蛋:因运输等激烈振荡,蛋黄膜破裂,造成机械性散黄;或者存放时间过长,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内,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混浊。若散黄不严重,无异味,经煎煮等高温处理后仍可食用,但如细菌在蛋体内繁殖,蛋白质已变性,有臭味就不能吃了。8 j& d7 v% M. T+ m1 P& z7 q
1 Z" o" Y$ N+ P m3 V( M
死胎蛋: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因受到细菌或寄生虫污染,加上温度、湿度条件不好等原因,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蛋称死胎蛋。这种蛋所含营养已发生变化,如死亡较久,蛋白质被分解会产生多种有毒物质,故不宜食用。/ S4 n" g" @0 u. L! \0 @- Y5 w& B/ a4 t
5 p" [) a2 N; H/ u! }, z, ^0 [8 W+ p
发霉蛋:有的鸡蛋遭到雨淋或受潮,会把蛋壳表面的保护膜洗掉,使细菌侵入蛋内面发霉变质,致使蛋壳上有黑斑点并发霉,这种蛋也不宜选购食用。此外,还有泻黄蛋、血筋蛋等一般也不应采购食用。
* [2 e* c. y; c# a' z3 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