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开工仪式在漠河县兴安镇举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3 2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
      开工仪式在漠河县兴安镇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致辞并宣布开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主持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吉炳轩,省委常委、副省长盖如垠等出席,地区领导宋希斌等参加
   
    本报讯(记者 荆学华 徐春华)5月18日上午,象征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纽带、人民友谊桥梁的能源合作项目——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建设项目,在我区漠河县兴安镇境内的首站地隆重举行开工仪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致辞,并宣布开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主持开工仪式。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吉炳轩,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省委常委、副省长盖如垠,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及俄罗斯联邦代表团成员出席。
   
    地区领导宋希斌、赵明、李英瑞参加了开工仪式。
   
    5月的兴安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5月18日上午,位于黑龙江畔的边陲小镇兴安镇,花团锦簇,彩球高悬,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开工仪式在这里举行,使这里充满节日的喜庆氛围。
   
    开工仪式前,全场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庄严、喜庆、热烈的气氛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转达了温家宝总理对工程开工的祝贺和对广大建设者的慰问。王岐山说,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的开工建设,是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并直接推动的重大合作成果,是两国关于修建中俄原油管道、长期原油贸易、
贷款等一揽子合作项目协议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俄能源全面长期合作迈出了实质步伐。这一工程的如期建成,必将成为连接中俄两国人民友好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推动中俄两国关系迈向新的台阶。
   
    王岐山强调,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施工难度大、安全环保要求高,工期紧、任务重,各有关部门和全体参建干部员工,要高度重视,科学组织,密切协作,精心施工,努力实现安全、质量、功能、工期和成本的统一。同时,要统筹中俄双方工程建设进度,加强相互协作,保证工程项目有序、快速推进,确保2010年底建成投产。
   
    省委常委、副省长盖如垠出席开工仪式并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辞。他表示,黑龙江省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认真落实中俄两国政府签署的石油领域合作的有关要求,积极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全力以赴配合做好石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的各项协调工作,为促进中俄两国进一步深化合作、增进友谊、促进石油和石化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俄罗斯联邦能源部副部长库德里亚绍夫,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副总裁别兹韦尔霍夫也分别在开工仪式上致辞。
   
    12时15分,王岐山副总理宣布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开工。现场鼓乐喧天,礼花飞舞,工程建设者打火开焊。
   
    国家有关部委厅(局、办)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地林直、中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管道沿线地市负责同志,中外合作方代表,项目设计和施工单位代表等700余人参加了开工仪式。
   
    据了解,中俄石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全长965公里,入口在我区漠河县兴安镇境内,路经全区的总长度为451公里。该项目建成后,我国每年可从俄罗斯进口至少1500万吨原油。这一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利益,也对我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发挥我区沿边优势,加强口岸建设和口岸利用,促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开工仪式现场。
2#
发表于 2009-6-13 21:09 | 只看该作者
中俄输油管道终于施工开建了,想当年是多么艰苦漫长的谈判,,

,,,
这个没说是多大管径,是720的还是426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4 0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7 21:56 , Processed in 0.09009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