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9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拥抱自然——童年回忆之"游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6 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拥抱自然——童年回忆之游泳

我的家乡属于典型的江淮丘陵地区,山不大,没有珍奇的树木和茂盛的山林;地不多,零碎高低不平,犹如北方黄土高原般的贫瘠;水不少,一块一块的小塘水沟,点缀在沟壑山谷中间,还有二条不大的小河,环在村子的西头与北角。fficeffice" />

自打记忆时起,就喜欢上了水,喜欢在水里洗澡,在我上大学之前,一直都认为游泳就是“洗澡”,“洗澡”就是在室外的水塘、水库、河湾里“洗澡”,以及在家里用澡盆洗澡。

每年清明节一过,就迫不及待地做好了下水的准备,约上几个要好的伙伴,在艳阳高照的上午或下午,趁大人家都在忙着自己事情时,偷偷地找个远离村子的小水塘,三下五除二地脱光身上的衣服,一个赛一个地跳下还很寒冷的水里,有几个耐寒能力不够的小伙伴,冻得直哆嗦,而耐寒能力强的小伙伴,总会把自己游得嘴唇发紫才很不情愿地出水穿衣。后来的气温一天比一天高了,来光顾水塘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端午节时,中午的气温会达到30多度,那时家乡有一种传说,说是端午节这天正午有小鬼放箭,小孩子这时一定要在家待着,不能出去活动,要是让小鬼射箭射中了,那就不得了了。这天中午是怎么都不敢出门的,估计到了下午二点钟的样子,大人们又开始忙碌了,小鬼也差不多不放箭了,这时我们小孩子们又不约而同地从家里溜出来,找个避开大人视线的水塘,一个个像泥鳅一样在水里尽情地嬉戏。

很快就进入了夏季,丘陵地区的夏季异常地闷热,夜晚到下半夜也睡不着,那时村子里不通电,别妄谈什么空调与电风扇,就连那蒲草扇,也就那么仅有的几把,所有权当然归大人,小孩没有任何降温设施,只有依靠老天的帮忙,晚上找个风大点的地方,带上草席子,睡在席子上乘凉,有风的夜晚上美好的,无风的夜晚只有任凭汗水尽情地流淌了。下雨的夜晚更难受,外面出不去,家里不通风,真是怎么一个“闷”字了得。我的皮肤不好,每到夏天,身上长满一身痱子,痒得难受。乡下蚊虫又多,土墙的房子透风差,那种老式纱纹帐一罩,原本在外凉得差不多了,一回家穿进蚊纹帐,立刻浑身冒汗,困极之后迷糊睡到天亮,每夜如此。早晨一起便一身臭汗,醒来后第一件事就迅速跑到离家仅300米左右的水塘里扎个猛子,痛痛快快地让清凉的塘水洗去一夜的困乏与无耐。

白天还是很快活的,那时的学生没有多少作业,家里小孩多,丘陵地带的农村此时搞“双抢”,大人们都忙得脚不沾地,那里有什么精力去管小孩,于是小孩就自然按年龄与喜好三五成群地过着十分自在的生活,此时抵御酷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去河塘里洗澡。当然大人也分配一些事情给小孩做,比如割牛草,帮生产队里“抱稻”、“检稻”等,这些事情也必须要完成的。最有意思的就是帮生产队里“抱稻”、“检稻”,记得十分彪悍的民兵营长带领我们小孩在稻田里干活,刚开始小孩子“屁股沟”都有劲,争着抢着干,半小时后,一个个都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民兵营长毕竟有经验,号召大家说“再抱完某一块稻,就放你们去洗澡”,于是这帮快泄气的小孩又开始“屁股沟”来劲了,干完活,营长果然说话算话,放我们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找个水塘洗澡(水塘多,离稻田都很近)。小孩子一个赛一个地离开劳动现场,小鱼一样接连下水,施展着自己的洗澡本事,有打漂漂的(后来知道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狗刨”式游泳),有扎猛子的(即潜泳),有跳水的等等。记得那时有一部电影叫《女跳水队员》,故事情节早已忘记,但女跳水队员从空中跳入水里的娇健姿势令人瞠目,电影在周围几个村子里都放过,我不遗余力地追着看了几场,遇到“洗澡”时便在小河边、水塘里模仿。当时真初生牛犊,不知什么是“怕”字,爬到河边小树上,学着电影中跳水队员的动作,嘴里念着“一、二、三”,“扑通”一声跳下河里……入水不是不够就是过了,后背或前胸被水砸得通红,居然没事一样接着跳;有时在塘埂上站着,背对着水,腾地一下就跳到水里……最为有意思的就是潜水,瞅着远处的小朋友,憋一口气,在水下飞快地穿行,眼睛在水里睁得老大,看到这个人时,猛地抱住他的腿,将这人拖倒入水……还有冲浪,几个人约好,从不同角度,大幅度地做着“狗刨”式动作,集中向中心区域游划,随着包围圈的缩小,浪也越来越大,最后形成所谓的“巨浪”,然后大家一起哄笑散去……

江淮地区丘陵地带的夏季就像小孩的脾气一样,时哭时笑,时阴时晴。连着几天下雨,雨水就会积得很深,进而引发成山洪,雄狮般咆哮着过来,不讲理地狂奔,地动山摇般;雨水驻足,水很快消退,但这里的山前屋后,已是满目疮痍。记得好像是80年夏天,雨接连着下,水一天天见涨,不三四日功夫,门口的两条小河变成了长江般宽,周围的农田已全部浸入水中,河上的桥(据说是明朝时修的),一开始还凸现在水面,不一会功夫就随着洪水无影无踪。通往村外的唯一小桥没了,学就可以不用上了,在家呆着没事,大人们都去防汛,几个小孩子也没闲着,偷偷来到涨水的河湾边,平日里只有头十米宽的小河,此时变得比长江还宽,洪水肆意地狂泄,河滩边的“胖杨柳”(一种类似于柳树、但比柳树长得高大的树)被水淹没得只见上面部分枝头,一排一排整齐地露出,像是行株很宽才长新芽的庄稼地。当时不知怎么有那么大的勇气,几个小孩竟然毫不犹豫地跳入汹涌的激流。一跳下去才感觉完全不是平时“洗澡”那回事,你想游到对岸,但强大的水流把你冲得直往下游趟,此时我们才感觉怕极了,拼命地往对岸游着,但人还是被水冲在一行行的“胖杨柳”树中间,飞快地游动,这一刹那却又让我们顿生惬意,感觉自己像是电影《天仙配》中的神仙,漂荡在云山雾海里。好呆水性不错,加之需要逃生所带来的力量,我们这帮胆大的“冒失鬼”最终得以游到对岸,可问题又来了,马上快到中午时分,对岸不是我们的家,我们又怎么过去呢?且这时我们都只穿了件短裤(那时没有游泳裤),又是潮的,而接连几天的连阴雨此时的气温还是很低的,时间长了肯定不行。有几个大一点的小孩还是决定往回游,我也只好加入其中,但此时我们好像变得聪明了一些,往上游多跑好长一段路,找个地势比较好的地方下水,并大概计算好了将到到达的对岸可以安全登陆的地点,才一个个跳下水,拼着吃奶的劲往回游。也不知是如何上岸的,其中的危险现在想起来真是怕。但就是这样,我们当中还有一位大一些的小孩因为“胆小”而未能返回对岸,在河那边冻得要直哆嗦,勾着腰,任凭我们如何喊叫,他也不敢下水,我们这批小孩也不敢回家(毕竟少一个伙伴未安全回来),又不敢叫大人(因为我们是“非法”外出的),只好在河这边等着对岸的伙伴。近中午时分,天雨开始停了,洪水也稍退了一些(易涨易落山涧水),对岸的小伙伴实在是忍受不了了,鼓起勇气跳下水往回游,这边的小伙伴也一个劲地给他加油,总算是平安着陆,一帮小伙伴都心有余悸地回家。

炎热的夏季,要是遇着接连几天不下雨,浓浓的烈日当空,如火一般,沟塘里的水很快耗尽,此时的山野,俨然是一个大蒸笼,又热又闷,不要一二日,田里已干涸得开裂,原来尽情嬉游的水塘、沟渠等,只剩下底子里的一点水和在水里挣扎的小鱼小虾。这时要满足消暑的愿望,只好“远涉”他乡,另觅水库了。不过也有例外,池塘里不是有点水吗,岸上离水边距离变得很长,水伙伴们从池塘中抛泥,抹在池边,一会功夫就抹出一条滑道来,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从上往下滑,有躺着的,有爬着的,头超下的,各种姿势都有,像是滑雪般地,滑了一身泥怎么办呢?找个水渠,跳到水渠里洗干身体,又去干其他活动了。记不清多大的时候,也是做这样的游戏,滑着滑着,感觉到肚子边上痛得很,往下一看,血直冒,用手把泥一抹,居然有一条三四厘米的口子,当时就惊呆了,以为自己的肚子破了,但在其他小伙伴的安慰下,随便抹点口水,也不知怎么地就好了,不过那次创伤到现在还留下一条印记。

随着岁月的流逝,会水的“本事”跟着年龄一天天长。记得是小学升初中考试时,要到公社的一所学校考试,中午不能回家,妈妈提前给我做了面饼当作中午的干粮。那时考试感觉无所谓,一点也不紧张,上午的考试提前结束,把面饼吃完后,就约了几个伙伴到处跑,跑到公社最大的水库时,又情不自禁地下水“洗澡“,在水库的深水浅湾尽情的游戏,不知不觉到了下午考试进考场时间,班主任一看,怎么少几个人没来?赶紧到处找人,还派了其他老师到处喊着我们的名字,当我们听到有人喊时,才知道要考试了,立即上岸穿衣往考场跑,跑到时已迟到了一段时间,好在监考老师也没有过分要求纪律,我们也就顺利地进入考场考试。随着自己一天天地长大,这类趣事也越来越少了,但上初中时,还有两件小事,现在想来着实有点意思。一件事就是上课“洗澡”时被老师把我们的衣服抱走,瞎得我们不敢上岸;第二件事就是邀人洗澡时那人不会水,到水里差点淹死,当时我也不会救人,救他时也差点被他把我抱住淹死,幸亏当时水性好,把他那双环住我脖子的手死劲掰开后,从他身下穿出来,然后用手把他头发抓住游上岸。从那以后,似乎明白了“洗澡”也是一门学问,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学习任务的加重,这样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洗澡”生涯也就自然结束了。直到考上军校后,学校教学游泳,教员问我们谁会游泳时,当时我想,不就是“洗澡“吗,这么小的池子,比公开水域差多了,也就毫不谦虚地回答“我会”,并当场表演,不料下水游时却惹得众人的大笑,此时我才知道我的动作有个专有名词叫“狗刨”。然而就是这么多年的“狗刨”式“洗澡”,让我体验到水中嬉戏的无尽乐趣,那种乐趣是那些正规游泳运动员所难以体验的。现在有幸能坚持在巢湖这样一个天然巨型澡盆里“洗澡”,似乎也不乏儿时的快乐,却又有着新的人生体验。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2#
发表于 2008-11-27 05:34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游泳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26 23:2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从小练就本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09:09 | 只看该作者

您是什么地方的?应该是北方,有芦苇荡吗!有时间把您记忆当中的游泳也写一下大家交流!

北方是个好地方,诗经中就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描述,在这样的环境下游泳,应该感觉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26 18:53 | 只看该作者
游泳升华为冬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1-27 20:1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寒冰游[/B] 发表:

 还是游泳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26 16:13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楼主是一气呵成,我也是一气看完,看着你的经历,也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虽然咱们南北各一方,但是儿时的游泳经历却大同小异,虽然我们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水塘,但是麻池(沤麻池塘)、小水渠也很多,那时的“洗澡”基本都是非法的,因为离我们不远的漳泽水库每年都有人被淹死,所以大人绝对不让去随便“洗澡”,记得我哥水性特好,每次下水时先叫我们把他的衣服抱到麻池对面,等大人来找时他一口气就潜出20多米,再潜就进了芦苇丛里,所以他不但比我们游的多,而且从没有挨过打,不过现在他非常羡慕我,因为我冬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1-28 11:27 | 只看该作者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fficeffic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8 00:25 , Processed in 0.04295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