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寻访“新登古城“fficeffice" /> 以前几次到浙江旅游路过富阳时,从地图上看到富阳境内有一座很小的古城一一新登古城。去年第一次到富阳疗养时,就打算抽时间去看看,可去年集体活动的时间太多,未能如愿。这次疗养中,ffice:smarttags" />6月6日下午自由活动时间中,即与老伴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和苏中褚">和苏中褚ersonName>老师三人,乘公交车前往新登镇,实现了寻访这座古城的宿愿。 新登原是浙江省的一个县,1958年辙销,并入桐庐县,1961年改并入富阳县,现为富阳市的一个镇。为了解新登古城的历史情况,我在寻访古城的当天上午,还去富阳市图书馆,从八十年代新编的《富阳县志》上查到了这样一段资料: “新登古城,旧称‘杜棱城‘,唐大顺二年(9891)吴王钱镠部将杜棱领兵镇东安(注:新登又称东安)时所筑。因山筑城,城墙用长条石砌成,周长约三华里,高五米,宽3一5米。城内总面积12.点4万平方米。宋代一修;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为防御倭寇,县令范永龄重修。城门五,门各有楼。距门有桥,沿城有濠。城濠系凿隍引新堰水注之而成。堰去城远,水不易达。明天顺六年(1462)郡守铅山胡浚行邑,筑塔山堰(俗称横坝),开溪引流入濠,有灌溉之利。” 看到这份资料,更引起我对这一古域的兴趣。 新登距富阳市区约30余公里,下午乘坐公交车抵达新登镇后,我们先寻到了古城的南门。南门已没有门,只有一个豁口,一条斜坡路从城外向上通进古城内南北向的共和路。豁口的两边,仍可以看到城墙的遗迹。从斜坡走上城墙遗址,遗址上筑了一条简易的道路,称城墙南路,沿城墙南路覀行,向北折入城墙西路。城墙西路尽头又是一个豁口,这就是原来的覀门。西门内有东西向的广兴路,沿广兴路东行一百多米,即走上南北向的共和路。从共和路北行,出北门,北门也是一个豁口。北门外仍是田园风光。出北门,跨狭窄的城濠,在城濠外侧循小径东行,再南折至城濠东岸的一条土路,在这里向西仰望,数百米古朴的城墙矗立在我们的眼前,原来古城在这里仍保留了一段城墙。城墙内是浙江省立薪登中学。为了进一步了解保留下来的古城墙情况,我们绕到开在古城城墙东部中段的学校大门,登上城墙作了实地考察,并参观了设在校内新登文庙遗址上的“圣园碑林”。碑林内有宋明清三代的古碑十多块,是富阳县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我去年买的一张富阳市地图上,附有新登古城图,图上标出古城四周有完整的城墙。原以为新登古城仍保存得较好,因此曾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这样完整的古城为什么不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实地观察,原来这座古城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但城门被毁,城墙只保留了东部的一段,城内街道和房屋,也均已彻底改造过。看到的新登古城虽然不如原来的想像,但我仍感到这天下午有很大的收获! (四) 漫步郁达夫公园 富阳市区的富春江畔,有一座敞开式的郁达夫公园。今年和去年在富阳疗养期间,我多次在这里漫步,并进入公园内的郁达夫故居参观。 郁达夫(1896一1945),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富阳人。与鲁迅合编过《奔流》。抗日战争時期,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队杀害,1983年被追认为烈士。富阳市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在市中心的富春江畔开辟了一座郁达夫公园。漫步公园,不但可饱览富春江的自然景色,享受绿色环境,还可免费参观郁达夫故居。郁达夫的家原来就在富春江畔,城市改造中原有房屋被拆除,后在公园北侧新建了一幢两层三间的仿古楼房,作为郁达夫故居对外免费开放。故居大门外的公园内,塑着一尊郁达夫坐姿雕像供人瞻仰。我们在公园游览后,又走进郁达夫故居大门,参观了陈列展览。故居楼下正中一间置郁达夫半身像,墙上有郁达夫手书的楹联:“春风池沼鱼儿戏;暮雨楼台燕子飞”。西间为厨房和其祖母活动室、东间为其祖母佛堂的“复原陈列”。楼上三间,中间陈列着介绍郁达夫生平的图片和资料,东西两间为郁达夫及其祖母卧室的复原陈列。在故居内,我们还看到了茅盾1980年为郁华、郁达夫“双烈亭”题写的“双松挺秀”和丰子愷为郁达夫烈士题写的”风流儒雅”手迹.”.郁达夫,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 (五)攀登市区三座山 富阳市区,南濒富春江,北倚群山,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座山城.在富阳疗养期间,我在晨练中登过三座山:鹤山、镬子山和疗养院东侧的无名山. 鹳山是伸入富春江的一座名山,山上有”春江第一楼”、”严子陵垂钓处”和”松筠别墅”等景点,松筠别墅系著名爱国人士郁曼陀为供其母安度晚年所建,室内陈列有郁氏史料.镬子山是富阳市民进行晨练活动的一处地方,山上有几块平地供市民跳舞、做拳操功和拍羽毛球等使用.无名山是市区北面群山中的一个高峯,高峯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数十米,在市区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碑的下部一面刻着富阳数百名在土地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先烈英名,一面刻着十余幅富阳各个时期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画面,高耸的主塔上为张爱萍将军所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今年和去年两年中,我多次从山下攀登830余个石级到达山顶烈士碑下,再从山顶返回山下.登山是我的爱好之一,所以晨练時经常在富阳市区登山.
[此帖子已被 耄耋老人 在 2008-9-6 16:54:4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耄耋老人 在 2008-9-6 16:55:2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