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妇孺皆知,乃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罗格也对此大加赞赏,夸我们“抓住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 【壹】1895年的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年轻的修士们举行了一次户外运动会。其时的法国僧侣已不像拉伯雷描写的那样刻板颟顸暮气沉沉,他们个个充满活力,该修道院院长迪东的致辞更是激情四射,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Plusvite、Plushaut、Plusfort’。” 这三个法语词组,相当于英语的Faster,Higher,Stronger,翻译成中文就是我们熟知的“更快、更高、更强”。 言者无心闻者有意,当时在场与闻的,就包括顾拜旦,这简短而有力的三字真言让他印象深刻。一年以后,顾拜旦完成了复兴奥林匹克的宏愿,并继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致力于奥运的推广普及工作。 任何新产品的宣传都离不开口号,作为新生事物,奥运会的宣传口号既要内涵深刻又不能大而无当。最初复兴奥运的先辈们一直把“和平友谊进步”作为宗旨,但这个过于宏大的愿景不适合作为口号来喊。奥委会第四任主席埃德斯特隆就说过: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 因此,顾拜旦觉得奥运的精神与价值,还是应该体现在纯体育领域,不知想了多久,他记起了老朋友迪东神甫的那句三字经,于是向国际奥委会提议,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来诠释奥运精神。这种简单明了的豪壮历来最能打动西方人,比如恺撒的那句“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就被奉为千古牛言,上承古风的“三更精神”征服了奥委会,大会于1913年决定采纳顾拜旦的建议,将这句话定为正式的奥林匹克格言。 一战结束后的1920年,奥运会在安特卫普再次开幕,“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首次亮相,好评如潮。此后,不知有多少健儿,在这昂扬奋进的精神感召下投身体育事业,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有时大半夜都会跑出来做几个俯卧撑。 【贰】如果只有激励人们冲击冠军奖台的“更快更高更强”,奥运也就和那些唯以胜败论英雄的赛事没什么区别了。奥林匹克不仅是运动精英们的盛会,也把体育的乐趣推介给最广泛的受众,就如另一句名言所说:重在参与。 这句名言诞生于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最早出自彼得主教之口,他是针对意大利马拉松选手多兰多·皮特里的事迹有感而发。 那年的7月,本该多雨的雾都伦敦却异常炎热,最为艰苦的马拉松赛就要在这样的天气里进行。在英王室的要求下,赛道的起点设在王家的温莎堡跟前,来自16个国家的56名运动员在此供王室成员御览,这样一来比赛距离就比规定多出了65米。在马拉松赛漫长的跑道上,这点距离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成败往往就由细节决定。比赛中,一直领跑的头号热门南非选手赫弗森中途意外退赛,这让排在第二的意大利糖果商皮特里看见了曙光,他在距终点7公里处开始加速,准备夺取这枚天上掉下来的金牌。结果,过早的冲刺耗尽了皮特里的体力,当他踉跄跑进终点白城体育场时,已是油尽灯枯,摇摇欲坠,此时距离终点线只有70米。 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触手可及的距离,此刻却有如贫富差距一样,万里相隔不可逾越。在观众的惊呼声和裁判的读秒声中,皮特里三次跌倒三次爬起,在距离终点15米处他再次摔倒,再也爬不起来了。此时,身后的美国选手海斯已经追了上来,悲怆地瘫倒在地的皮特里感动了一位裁判和一名记者,他们冲上去对他实施救助,据说这位记者就是“福尔摩斯之父”阿瑟·柯南道尔,可惜他并没有华生医生的医术,无法让皮特里站起来,情急之下他和裁判拉起皮特里,搀着他跑过终点,确保了领先优势。 根据规则,靠别人帮助完成比赛的皮特里被取消了成绩,这让躺在医院里的他痛不欲生,英国各界都送来慰问,王后亚历山德拉授予他一个特殊的金杯,彼得主教则在布道时用皮特里的事迹向人说明:“对奥林匹克来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叁】顾拜旦听到这句话,深以为然。认为这种参与意识既能体现奥林匹克的博大胸怀,又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热心支持,于是将“重在参与”也作为奥运口号,和“三更格言”一并宣传。 顾拜旦推出的两个奥运口号都是拿来主义的产物,所谓“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不过这不只是简单地引用,他对这两种奥运精神都有深入的领悟和精辟的阐释。 比如他论述参与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可见,奥委会对人的期许不仅限于体魄上的“更更更”,还有其他精神层面的更上层楼。 口号开宗明义地点出奥运精神,但奥运博大的内涵不是只言片语可以概括的,因此每届奥运会上,主办方都提出自己的口号,作为对奥运理念的完善。比如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的口号是“参与历史”,这届首次赢利的赛会,与会者不仅是参与,还共同创造了历史。1988年汉城夏季奥运会的口号“和谐进步”,则如先知一般预言了今日的主旋律。此外,1992年巴塞罗那的“永远的朋友”、1996年亚特兰大的“世纪庆典”、2000年悉尼的“分享奥林匹克精神”、2004年雅典的“欢迎回家”,也都表达了自己对奥林匹克的理解。【《新京报》】□哥舒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