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中央召唤共克时艰
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党和国家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严峻挑战
6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会议强调,这次会议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党和国家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召开的。
在中央党校资深党建专家叶笃初教授看来,这一高级干部会议具有“非常规”特点,是诸多重大而急迫事件催生的“大动作”。
中央强调,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前期准备阶段,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进入关键时期,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形势逼人,任务艰巨,全党同志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必胜信心、全力做好工作。
居安思危大动作
震灾、经济与奥运,是此次会议的三大突出背景和主要内容。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经过前一阶段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但当前“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繁重”。
经济方面,今年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不确定因素增加。”
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对国内国际的郑重承诺。困难和挑战不少,且“时间非常紧迫”。
此外,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314”事件、当前的多省暴雨洪灾,以及国际石油、粮食价格高企,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风险加大,等等,“忧患”成为整个上半年的主基调。
中央继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的挑战。”因而,“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召开了此次不同寻常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高规格会议。
此前5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出,“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并要求“切实做好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筹备工作”,已在原则上、方向上为此次会议定下基调。
在此次会议中,包括9常委在内的25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部出席,各省区市、中央各部门、中央管理的部分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军队各大单位和武警部队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以中央委员、正部级干部为主体。列席会议的则有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北京奥组委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
叶笃初教授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若非特别重大而急迫的事情,不会有这样非常规的会议。
他指出,多年来,中央层面的会议已趋于制度化,如基本上一年一度的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等,程序、方法都比较稳定,有的由制度规定,有的为常年惯例,一般都在预计之内。
不过,在特别情况、特殊时期,中央也会召开专门会议,如革命年代和新中国建国前期常有中央扩大会议。
此次会议的紧迫气氛,又让这位老专家联想起其亲历的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些会议。那时的一些会议,中央紧急召开,地方、部门迅速传达,“口号特别明确,动员性很强”。
“当前的严峻形势,需要全党一致行动,共克时艰。”叶笃初说。
中央和地方、部门首长齐集一堂,有利于统一意志,协调行动。叶笃初注意到,此次会议的务实程度很高,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和明确要求,可操作性强。
会议之后的当天或第二天一早,各地各部门即迅速在机关传达,中央精神“一竿子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