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人们对于心脏很注意保护,防冷,防刺激,……但到了夏季,大家大多没有象在冬季那么看重心脏保护,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夏季的高温闷热天气里更应加强对心脏的呵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温防范措施的加强,近年来中暑的发病率越来越低,但是心脏病患者的逐渐增加,却使盛夏时节心脏“中暑”的病人越来越多。据临床研究证实,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老人在夏季出现心悸、血压升高,甚至心脏病发作而发生猝死的情况并不少见。中医理论认为五行心通夏气,“心为君主之官。”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因此人们在夏季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做到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那么怎么在高温闷热的天气里防止让心脏“中暑”呢?>> 首要任务:防暑降温: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当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应避免空调环境与室外的温差过大但度数不要太低,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25℃左右为宜,这样既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又可以减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饮食清淡,注重补水:夏季炎热汗多,营养消耗大,食欲又受影响,所以多进粥食多喝汤不失为夏季养生的好方法,多吃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注意补充水和无机盐,要多喝凉开水,及时补充水分,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都喝一些开水。如有条件可以常喝如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多食豆类或豆制品,适量地补充营养物质的摄入。 >> 适量活动,起居有序: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保持性情开朗,闲适自乐,切忌暴喜伤心,多做安静的活动。当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减少户外活动。由于暑热,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因此,根据节气变化,相对于冬春季节,更应该增加午休,从而防止睡眠不足的“夏打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