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原来睡眠与长个有关系。 |
好贴!拜读学习了 |
拜读学习! |
总之疾病与习惯有关。 |
认真学习! |
爱任性,血压高 两句话不对就撂挑子,没按自己意思来就大发雷霆,遇上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很多人在生活中被情绪左右,这些问题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忽略别人的需要和意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李建明教授指出,长大后的性格问题多半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味迁就会使其很难适应社会,也更易遇到挫折和障碍。同时,任性对身体的影响很难避免,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心理研究发现,遇挫和受压会促进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增加、血压升高。 因此,李建明建议,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让他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孩子间不会一味迁就,可以让他明白以自我为中心是无法和别人相处愉快的,从而慢慢学会妥协、让步和放弃,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观团队合作意识。▲ |
吃零食 慢性胃炎 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是“胃病大国”,其中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病率分别为30%和10%。陶琳指出,很多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让胃经常“闹情绪”的主因,比如吃零食,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但吃不对、吃不好就是导致慢性胃炎的因素之一。 非营利性机构“爱地球”在一项调查中指出,中国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超过3瓶。对此,陶琳指出,零食热量较高,能够让孩子产生饱腹感,该吃饭的时候不想吃,饭后饿了又拿零食充饥。长此以往,三餐的生物钟被打乱,长大后得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李海鹰建议,要吃零食也得选健康的,比如营养麦片、水果、奶酪、酸奶等,而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等最好不吃。另外,吃零食的时间也很重要,最好固定在两餐之间,即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不影响正常的三餐;吃的时候最好坐在桌子前,养成好习惯。 |
玩Pad,颈椎病 据统计,颈椎病近些年发病率明显增多,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目前国内最小的颈椎病患者仅7岁。其实,颈椎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而是长时间的不良习惯导致,甚至从娃娃阶段就埋下了病根。 现在,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成了孩子的新宠,家庭聚餐时,原本玩闹嬉戏的活宝们变成了各自抱着电子产品的小小“低头族”。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董**表示,脊柱各段间均有一定的生理曲度,起缓冲作用。对着电脑,颈部长时间不活动,会使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刺激椎管内神经或血管,容易发展成颈椎病。 相关调查也表明,每天用电脑超过4小时的人,81.6%的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李海鹰表示,虽然让孩子完全与手机、电脑隔绝并不现实,但不让4岁以下的孩子接触这类用品和严格控制接触时间(一天不超过半小时)是必要的。看电脑、手机等时,眼睛要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不能坐姿不正或总保持同一姿势。 |
老吃凉,消化差 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持续炎热的天气里,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瑞士研究人员对2001年至2005年17次热浪来袭时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气温升高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每天增加接近5%,这与热天吃得太凉脱不了关系。李海鹰表示,特别是儿童时期最需要注意,因为孩子的胃肠道比较娇弱,冷热适应能力差,过多进食冷饮或水果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
本帖最后由 台湾路电鱼 于 2014-11-6 08:33 编辑 吃饭快,代谢乱 风卷残云、狼吞虎咽都是对吃饭快的形象描述,人们的用餐时间确实在急剧“缩水”。《生命时报》联合搜狐网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2743人中,有43.31%的人“每天最短一餐”仅用5分钟,这种“加速”进食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身体。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陶琳表示,在就诊患者中,很多都有吃饭快的习惯。常常是食管还来不及蠕动就又被塞满,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等症状。 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指出,吃饭过快,会使大脑还来不及提醒胃肠接收食物,胃就一下子被塞满,不仅易导致肥胖,还会带来消化代谢功能紊乱等疾病。为此,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建议,吃饭时别催孩子,别跟孩子比谁吃得快,要纠正他们吃饭不专心的行为。可根据孩子的饭量规定一个较合适的用餐时间,如半小时,帮他们控制吃饭速度,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10 10:16 , Processed in 0.06219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