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版主会的礼仪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4-18 09: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洪涛滚滚 于 2009-4-18 07:38 发表
这种见面礼时尚、热情、大方,104858
鱼王与寒江博浪紧紧拥抱,陶醉、陶醉于幸福之中。拥抱时是否按这个标准进行?
10486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9-4-18 10:01 | 只看该作者
紧紧拥抱,热烈贴面,陶醉、陶醉于幸福之中。拥抱时是否按这个标准进行?鱼王与寒江博浪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冬泳朋友们跟着学就是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9-4-18 10:31 | 只看该作者
冬泳朋友们:积极响应鱼王号召,把拥抱作为大连会议的最高见面礼仪,并贯彻到全年游泳的全过程,使冬泳文化更具高品位和高素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国际接轨。
拥抱-冬泳文化的天才发展。
拥抱-冬泳事业的艺术再现。
拥抱-冬泳兄弟的热切期盼。
拥抱-冬泳姐妹的感情力量。
让我们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9-4-18 20:41 | 只看该作者
我因工作原因无法请假,不能到会同版主们拥抱,十分遗憾!但,就请我们今身有缘版主代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9-4-18 20:45 | 只看该作者
见面礼,拥抱,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9-4-19 07:05 | 只看该作者
我因工作原因无法请假,不能到会同版主们拥抱,十分遗憾!但,就请我们今身有缘版主代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9-4-19 08:51 | 只看该作者
好就拥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4-19 10:34 | 只看该作者

寒江搏浪的一堂课-好

拥抱的礼仪 (转帖--寒江搏浪)
拥抱的礼仪
       像握手一样,拥抱是人们见面的一种问候礼仪和礼节。尽管无法详细考证拥抱的起源,但结合握手本源,是男人为向对方表示没有携带武器的一种示好表示,估计拥抱也与此有关,是握手的升级版。

  一般情况下,拥抱发生在两人之间,既可以是熟人,也可以为陌生人。拥抱在欢乐中进行,也在悲伤中发生。它包含着各种复杂讯息,即可以表示问候,也可以传递支持。拥抱表达重逢喜悦,也寄托离别惆怅;它既反映浓浓敬意,也烘托深深爱意。

  美国礼仪专家佩吉.波斯特曾说“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是为了表达尊重采取的一种适当行为与举止。”为从容应对、礼貌回应,人们因此更需要在进行和接受拥抱时了解拥抱的目的和动机,避免“会错情”、“表错意”、陷入尴尬或失礼境地。

  困惑1:什么时候与什么人拥抱

  一个拥抱代表着一种情感。无论是何种情感,前提必须是共享和互通,即双方“心领神会”,愿意拥抱或被拥。如果贸然或突然拥抱他人,尤其是陌生人,轻者被认为神经不正常,重者将被看成骚扰或侵犯者,甚至可能因此惹上官非。

  一般而言,西方人较东方人更为热情开放,更能接受拥抱,尤其在俄罗斯,拥抱礼更是一种传统习俗。另外,由于我们很难了解陌生人对身体接触和行为禁忌,熟人间拥抱比陌生人更为保险。即使在拥抱礼起源的欧美国家,初次见面或关系不甚相熟者也会比较慎重考虑是否要进行比握手更晋级的拥抱礼。

  都说,西方人讲究“平等”和“尊重”,即使对未成年儿童,如果没有获得对方或家长许可,草率进行身体接触和拥抱也会让儿童和家长感到不适,甚至导致个人招惹不必要麻烦。

  一次,我和国内的一位朋友到加州旅游。住酒店时看到一个金发碧眼、非常可爱的4、5岁男孩。朋友因为特别喜欢那个像洋娃娃一样的小孩,一边上前搭话,一边伸手轻轻抚拍小孩肩膀。还没待我开口制止,小孩脸色一变,刷的跑向爸爸,一边手指着朋友,一边不悦的说:“Daddy, she touches me(爸爸,她碰我!)!”小孩爸爸顺着手势朝我们望来,也许看我们不像坏人,也许本身比较通情达理。他朝我们笑笑,然后转过头告诉男孩,说:“Yes, but in the nice way.(是的,她碰了你,不过是以一种友好的方式)。”

    事后,当朋友了解了来龙去脉后,我们一起吃了顿大餐,共同庆祝此次遇到好人“有惊无险”。不过,从那儿之后,无论再漂亮可爱的洋娃娃,朋友都不再贸然出手了。
例外:

  在欧美国家和风俗允许的情况下,亲密的家庭成员或私交非常好的“死党”和密友见面拥抱甚至互相亲吻都是非常自然的。 

  如果住在美国南部,年龄在70岁以上和7岁以下,只要愿意,你可以拥抱任何人。在这个盛行拥抱礼的地区,对于这两个年龄段的老人和儿童,主动拥抱别人被看成是一种可爱的行为举止,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拥抱族,就搬到那里吧!

困惑2:上还是下?前还是后?

  除非是左撇子,通常我们会在双方走近后,站立。然后各自抬起右臂,把右手搭在对方左肩进行拥抱。

  如果不想被人暴打,两条拥抱法则一定要记牢:
  一、永远永远不要在拥抱时把手放置对方腰部以下。
  二、永远永远不要在正前方与对方面对面拥抱

例外:
  一、如果皮痒,愿意被暴打
  二、如果属于对方至亲或爱人范畴
  三、如果是一个7岁以下可爱小孩

困惑3:是否“得拥进吻”?

  通常而言,社交亲吻方式因人而异。在多元化社会,多元化宗教与传统的今天,如果不确信个人魅力足以雷倒对方,使其接受更亲密举止,最好仅以握手为止。

  美国社会学家考瑞曾说:“我从不会在初次见面时就亲吻对方,但如果对方发出这样的暗示,我也会礼貌地予以配合。事实上,我并不喜欢和并不亲密的人以亲吻示好。虽然这种方式充满善意,能够拉近两人距离,但我也常常看到有些人在得知对方要亲吻自己时,慌不择路逃开的窘迫样子。”

困惑4:商业场合是否要拥抱?

  随着握手逐渐成为世界通用商业礼节,拥抱和亲吻礼已经变得很为慎行。美国礼仪专家佩吉.波斯特建议:为避免给名誉和职业带来负面影响,商业场合应尽量避免除握手以外的任何身体接触,尤其是异性和上下级之间的接触,更要谨慎。

  美国另外一位礼仪专家建议;亲吻礼要因对象和场合而定。如果一位由太太陪同的男性客户到访,尽管亲吻会让对方感到亲密和放心,会加大其购买力,但是很有可能会招致太太不满,断送未来商业机会。

  另外,是否行拥抱礼还是亲吻礼,也反映着行礼双方之间的情感交融。通常,人们因为拥抱态度不同而分为三种:拥抱者(喜欢拥抱)、非拥抱者(讨厌拥抱)、中立着(无所谓)。对于一个拥抱者,拥抱他人或接受拥抱,相对表现会较为开放;非拥抱者则刚好相反;中立者其实更倾向于不拥抱,只是其通常因为社交或其他需要而会做出相应选择。但是,如果一个非拥抱者主动进行拥抱礼,则表示其本人非常重视或喜欢对方。尤其在得到德高望重非拥抱者的主动行礼更对方的一种荣幸和荣耀。

  最后,再送给大家关于拥抱的四个小贴士:

  一、所有拥抱都是有时间限制的。除非亲密爱人或心存特殊企图,否则每次拥抱最好不要超过2秒。
  二、以适当力度进行拥抱。
  三、想获得更好回应,请在拥抱时,一手轻抚对方背部。
  四、在情感或皮肤饥渴情况下,多进行一个人的拥抱。早上没人拥抱,就进行自我温暖,开始温情愉快的一天。

  猜猜最无理和最伤人的举止是什么吗?就是在对方给你拥抱时,不还礼拥抱。所以,为了表现修养和礼节,即使你是非拥抱者,即使你非常不喜欢对方,在得到拥抱时,也请还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9-4-19 19:29 | 只看该作者
有特色,场面一定热烈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9-4-19 23:53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参会,请刘娃娃、老鹰两位版主代劳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9-4-19 23:56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参会,请刘娃娃、老鹰两位版主代劳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4-20 20:49 | 只看该作者
拥抱礼是流行於欧美的一种见面礼节。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特别是现代的上层社会中,亦行有此礼。
  拥抱礼多行於官方或民间的迎送宾朋或祝贺致谢等场合。行礼时,通常是两人相对而立,各自左臂偏上,右臂偏下,右手环抚於对方的左後肩,左手环抚於对方的右後腰,彼此将胸部各向左倾而紧紧相抱,并头部相贴,然後再向右倾而相抱,接著再做一次左倾相抱。当代,许多国家的涉外迎送仪式中,多行此礼。
  欧洲人非常注重礼仪,他们不习惯与陌生人或初次交往的人行拥抱礼亲吻礼贴面礼等,所以初次与他们见面,还是以握手礼为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9-4-21 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9-4-22 11:11 | 只看该作者
礼节是风俗也是习惯,最后还是要自己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9-4-23 17:36 | 只看该作者
礼仪需要改革  朋友需要壮大 情感需要奔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9-4-24 08:38 | 只看该作者
大连版会的热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9-4-29 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9-8-3 13:4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支持
拥抱-冬泳文化的天才发展。
拥抱-冬泳事业的艺术再现。
拥抱-冬泳兄弟的热切期盼。
拥抱-冬泳姐妹的感情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0-2-11 01: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潘冬子 于 2009-4-14 07:14 发表
礼宾出击意境高,未至大连练拥抱。
有些泳友顾虑多,唯恐脸颊多唇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0-2-12 15: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度英雄 于 2009-4-19 19:29 发表
有特色,场面一定热烈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18 23:38 , Processed in 0.3342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