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97|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 幽 探 古 碛 口 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0 10: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绿水青山13 于 2012-10-20 10:35 编辑

      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河那边是陕西地界。一条支流自东向西与黄河交汇,交汇点的北边有座小山,半山腰有座很突出、很雄伟的古庙依山而建,面向西南,当地人叫它黑王庙。庙下依山、顺河向北有一片古民居,这就是山西吕梁地区临县、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碛口。
      打开百度搜索碛口,立刻就有关于它的资料,在这里,我只是把我看到的记录下来。
      我似乎很愿意访古,历史古迹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近的北京故宫建筑、皇家园林,远的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等等。看到古人留下的那么精美、壮观、奇思妙想的建筑,对古人的能工巧匠那种钦佩、赞美之情,便油然而生。你想啊,从秦始皇时代留下的作品——万里长城起,那么笨重的大石头,在生产力那么低下的年代,人们是怎么弄上去的啊?那些精美的雕刻,精致、细腻,真的令人叹为观止!我不是搞建筑的,也不是研究建筑学的,就是一个普通的旅游者,但是,对它们确实情有独钟。
      傍晚时分到达碛口,天气有些阴沉,用大石头砌成的垂直的河堤,保护着碛口古镇在黄河水流量大的时候也不至于被淹没,河堤就是沿河公路,公路上满是泥泞,我们在那条支流河的南岸路边一个三层、三排窑洞式的农家院住下来的时候,天就慢慢黑下来了。农家院左下方的公路旁,一根碗口粗的铁管子从地里钻出来3米多高,上面燃烧着熊熊的大火,像一支火炬照亮了夜空,农家院老板说,这里正在开采天然气,这是天然气在燃烧,周围像这样的火炬有好几百根,24小时不停的燃烧已经一年多了,资源,就这样白白的消耗掉了。
  
      第二天起床后发现,天空仍然是细雨霏霏,吃过早饭后,小雨停了下来,可天空仍然是阴霾的,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我们决定先去离这里不远的李家山看看。
      李家山是因为吴冠中在这里画了一幅这里的写生油画而出名的。
      在公路旁一个不起眼的小路口,一条很窄的水泥路曲曲弯弯的通向了山上,窄的地方只能一辆车通过;好在是黄土高坡,虽然弯多、弯急,但是,并不险峻,只是甩起来的泥巴溅了一车身。快到山顶的时候,是成片的枣树林,红彤彤的大枣沉甸甸的压弯了树枝,掉到地上的枣也是一片一片的;顺手摘了几个,放到嘴里一嚼,嘎巴嘎巴的又脆又甜!到山顶后,我们把车停在一个停车场就进村了。
  
      这是一个U型的山凹,除了山顶上有一些房屋之外,山凹里都是依山而建的窑洞,一层层、一排排的,下面的窑顶是上面窑洞的庭院,错落有致;院门很讲究,青砖灰瓦,门墩、门槛,古朴精致,有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山路是用石块铺成的,,有的地方很陡,在层层的绿树掩映之下,就是一个世外桃源!难怪有几十个画院的学生在这里住着写生呢。
        
      我们四处走着,寻求最佳的摄影地点,也生怕漏了好的景致,虽然天气阴沉沉的,有时还下几滴小雨,我们还是几乎把小山村走了个遍。有的老乡挣钱意识也强了,你去拍他家的房屋院落或者拍他本人,他就伸手找你要钱了,否则就不让拍!弄得我们这些人看到好点的建筑或者是农家院,就跟做贼似的,蹑手蹑脚的拍两张,赶紧走人;这也难怪,村里有许多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的到处拍照,人家本来平静的生活,被你们打乱了,收点钱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经济社会了吗,谁知道你们在这里拍出来的照片能挣多少钱!其实,我们不过是有些怀古之情、崇尚自然美罢了。
      中午,我们找了一个古老的农家大院,在那里吃了一顿农家饭,4个人5个菜,80块钱,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美国人也在那里吃住。这个院子很大,南北向的长方形,西面五间窑洞,北面和南面各三间窑洞,南面的有两间还都都荒废了;窑洞门前是出檐的走廊用一排木柱支着,木柱下面是石墩,做工很讲究;东面是过去的马厩和一间平房,院门楼在东北角,院门口里面有个石碾,院子东南角有个石磨,一看就是个大户人家;说起这个院子的历史和兴衰,院落的主人也是感慨万千!就是在这个偏僻、不起眼的小山村里,像这样的院落有四、五处,可见当年这个村子还是相当红火。
     
      下午,我们返回碛口镇,在这个闻名遐迩的古镇里搜寻。碛口古镇一面靠山、一面临河,顺着山脚狭长的向北、向东延伸;石头砌的房子、石头铺的小巷、拱形门洞比比皆是,这里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靠山的是窑洞,小巷两侧是平房,门楼的飞檐和砖雕别致考究,彰显悠久的历史文化,古朴的老建筑、老房屋居多,而且,几乎家家的门口都挂着红灯笼,有点时代特色的也就是店铺的门脸刷新了;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就连碛口镇的供电所都在一个老式的宅院里,这也正是吸引众多游客和许多艺术团体在这里建成艺术基地的地方。
         
      我们在一条小巷里走着,只见一位大嫂手里端着一小筐黄澄澄的饼子迎面走来过来,我们觉得好奇,问,这是什么呀?大嫂说是月饼。哦!我们可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月饼啊!“能让我们尝尝吗?”,大嫂爽快的递过来一个,还是热乎的,掰一块放到嘴里,酥、香、甜!好吃!忙问大嫂从哪儿买来的,顺着大嫂指引的路,很快我们找到了做月饼的作坊。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位50来岁的男人光着膀子在三个用汽油桶做的火炉子前忙碌着,炉子旁边一个大笸箩里放着一堆刚做好的月饼,一个年轻的女人忙着往一团团的面团里装馅,光膀子的男人再把它放进模子里,然后在铛上烙、在炉子里烤,完全是传统的手工做法。一问才知道,这种月饼是当地的特产——空心月饼。我们每个人买了10个,美滋滋的走了。
  
      黑王庙居高临下,建筑宏伟,最吸引人的眼球,我们从月饼作坊里出来就直奔那里。参观黑王庙是免费的。门楼两侧是钟亭和鼓亭,与门楼是相通的,从里面能直接上去。我们前前后后参观完了庙宇,就奔了钟亭和鼓亭,在这里能俯瞰整个碛口镇和这一段黄河,是观赏碛口风景的最佳场所,我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也最长。当夕阳西下、太阳穿过厚厚的云层喷射出万道霞光、笼罩着奔腾的黄河的时候,你会觉得此刻山河无限壮美;当太阳快落山、河面上又折射出一缕金黄、整个古镇也披上了皇帝的新装的时候,你会觉得此刻古镇是那么的幽静、安详;看到这幅场景,你不会感觉社会浮躁、精神紧张,这里虽然没有现代化的车水马龙,但是,你会觉得,这就是小康!
              
      让人唯一感到不爽的是沿河边、公路旁那一排排高大的广告牌,太煞风景。
      第三天上午,我们离开了旅馆,到了碛口镇东边不远的西湾村。这个村,也是著名的古民居集中的村落。在这里,你会看到过去大户人家古老的庭院、古色古香的门楼、墙上的拴马石、锈迹斑斑的铁合页和我们想象不到的建筑格局,似乎每块砖瓦灰石都镌刻着深远的历史音符,引人无限遐想。
           
      这里的人们现在还习惯着扎堆吃饭,每个人都捧着盛满面条的大腕从家里出来,或坐、或蹲的在街头“集体会餐”,人们边吃边交谈,透着和谐美满,透着其乐融融。
      眼看到了中午时分,看着老乡碗里香喷喷的面条,我们的肚子也咕咕叫上了,带着不舍和眷恋,我们离开了。哦!碛口古镇、李家山、西湾村!你让多少人羡慕你那尽享天伦之乐的平静生活啊!

李家山.jpg (178.97 KB, 下载次数: 32)

李家山.jpg

IMG_2706.jpg (145.38 KB, 下载次数: 34)

IMG_2706.jpg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6 收起 理由
云飞扬. + 6 精品游记。
灯笼草 + 2 细细拜读了!谢谢张队!美味佳肴!大餐啊!
老鲨 + 2 古朴的美,老宅老院实在难得!
春生 + 2 很给力!
老咖啡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2-10-20 10:41 | 只看该作者
张哥又替大家巡找到一个旅游好去处。谢谢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0-20 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0-20 12:21 | 只看该作者
照片漂亮,描述自然,目随屏贴,神游一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0-20 1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0-20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0-20 15:44 | 只看该作者
古香古色好地方,乡村气息“海碗”吃饭又见到了,佳作、欣赏!今后一定去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0-20 16:3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好照片,好地方,看着过瘾,真想去一趟,实地感受一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0-20 16:48 | 只看该作者
真应该出一本绿水靑山游记,文笔,相片,都是上成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0-20 17:28 | 只看该作者
佳卷晒网间,美味是大餐。
寻幽存享受,探古视野宽。
青山绿水美,景色如画面。
世代老宅好,智慧传千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0-20 19:43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好,风景美,张队你又给我们找个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3:18 | 只看该作者
崔大嘴 发表于 2012-10-20 10:41
张哥又替大家巡找到一个旅游好去处。谢谢您!

      谢谢大嘴的关注与支持!我把我去过的地方和大家一起分享,也愿意给准备去的人提供一些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3:20 | 只看该作者
我心向佛 发表于 2012-10-20 11:19

谢谢您的关注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3:24 | 只看该作者
香辣蟹 发表于 2012-10-20 12:21
照片漂亮,描述自然,目随屏贴,神游一番

谢谢您的关注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绿水青山13 于 2012-10-20 23:26 编辑
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0-20 13:18


  谢谢您的关注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3:28 | 只看该作者
一江春水00 发表于 2012-10-20 15:11

谢谢您的关注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3:33 | 只看该作者
海淀区老亮 发表于 2012-10-20 15:44
古香古色好地方,乡村气息“海碗”吃饭又见到了,佳作、欣赏!今后一定去看看。

       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很难见到这种吃饭的方式啦,特别是现代化的建筑(包括农村),与他们保持的建筑风格形成很大反差,给人的感觉更不一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3:38 | 只看该作者
冰雪绢花 发表于 2012-10-20 16:35
好文章,好照片,好地方,看着过瘾,真想去一趟,实地感受一番。

      感谢娟姐的关注!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看到了那样风格的古民居会引起无限的遐想,仿佛穿越了时间隧道,又看到儿时的摸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3:52 | 只看该作者
老鲨 发表于 2012-10-20 16:48
真应该出一本绿水靑山游记,文笔,相片,都是上成佳作!

      多谢老鲨鼓励!把我去过的地方用游记的方式写出来也一直是我的愿望,虽然这些地方在网上都有介绍,可我还是愿意把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己记录下来,能够得到这么多好朋友的支持和认可,更是我愿望中的满足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3:55 | 只看该作者
灯笼草 发表于 2012-10-20 17:28
佳卷晒网间,美味是大餐。
寻幽存享受,探古视野宽。
青山绿水美,景色如画面。

      多谢灯笼草的鼓励与支持!看到你们报的的方法给我很大启发,为我今后的游记用更多的体裁表现出来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3 15:41 , Processed in 0.06993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