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襄阳”——文化节说襄阳文化

  [复制链接]
52#
发表于 2011-11-30 09:2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图文并茂,全方位立体介绍了襄阳城、樊城的风貌,值得收藏。建议把此贴再发到“冬泳快讯上”,扩大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9:19 | 只看该作者
米公祠的第一宝:书法隆中对. Y3 A* a1 ^' i- M
bbs.hj.cn! Z! V( R3 A" J0 _2 S, ^
    米芾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擅诗文,工书画,精鉴赏,酷爱收藏,多才多艺,广通博贯,而其书画的成就尤为突出。bbs.hj.cn; `* z4 @9 w+ j, ?( U0 {
    其书法得王曦之父子笔意,博取众长,不守陈规,自成“沉着痛快”的“刷字”艺术的新风貌,被誉为一代宗师,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其绘画,创制了“米氏云山”,应是绘画艺术史上的先河,但并无绘画作品传世。隆中对论坛是由汉江传媒网主办的襄阳地方社区门户,为襄阳日报和襄阳晚报读者提供了一个与编辑、记者交流沟通的平台,也为襄阳市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网络渠道。2 A5 K, e5 Q) x  Y$ ?
bbs.hj.cn4 s% w) s' w1 m$ p& O
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
坛是由汉江传媒网主办的襄阳地方社区门户,为襄阳日报和襄阳晚报读者提供了一个与编辑、记者交流沟通的平台,也为襄阳市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网络渠道。9 f2 n4 e+ x$ c$ s, o! ~1 N
    其作书谓“刷字”,意指其作书行笔方法与前人不同,我以为也指书写速度较快,起码比蔡、黄快些。隆中对,襄阳论坛,襄阳社区,汉江论坛,襄城论坛,樊城论坛' A+ o4 ], _5 i- S% B2 R0 @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研山铭》、《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其书法艺术韵味生动,炉火纯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9-3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9:14 | 只看该作者
米公祠是祭祀米芾、米友仁、米立祖孙的祠宇,元大德年间始建米家庵,至明万历朝兴工扩建,栽植银杏林木,命名为米家祠。清朝又扩建,2001年再扩建维修至现在规模。
江传媒网主办的襄阳地方社区门户,为襄阳日报和襄阳晚报读者提供了一个与编辑、记者交流沟通的平台,也为襄阳市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网络渠道。- T- N8 s# i9 r4 e0 I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人称米襄阳。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隆中对,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年。

米公祠最后面的建筑,开门在解放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9-3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9:10 | 只看该作者
樊城古迹米公祠,位于汉江边,与襄阳城大北门隔江相望,往上游走千米左右就是横渡汉江下水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9-3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11-30 06:19 | 只看该作者
相约冬季,拥抱在襄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27 | 只看该作者
对岸下游三四百米就是襄阳小北门,横渡汉江的上岸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9-3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25 | 只看该作者
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晚上六点天黑后,有一个十来个人的小分队会在此裸泳,当然只有男士。片片我就不上传了。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9-3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冬泳 于 2011-12-1 21:18 编辑

火星观码头,樊城最主要的冬泳基地,位于汉江二桥桥下,是襄阳冬泳人数最多的地方,从早晨5时半到晚上都有人下水,现有协会五谷春、长虹、汉江冬泳队聚集于此,还有众多崇尚完全自由,来去随意,不加入协会的冬泳爱好者。这里也是横渡汉江的经典出发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9-3 1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14 | 只看该作者
换换口味,看看樊城吧!先从襄阳看樊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9-3 1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11 | 只看该作者
    昭明台是为了纪念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的太子萧统(梁朝文学家、病死后谥为昭明太子)而兴建的建筑,历史上几建几毁,现在的建筑是1992年在原址的基础上兴建的,已成为襄阳城的标志性建筑,有规定城内建筑不得高于 昭明台,位于襄阳城的正中心,是东南西北四条街的交汇处。昭明太子出生在襄阳,因编成《昭明文选》而流芳后世,昭明台也算是对读书人的激励吧。现是襄阳博物馆所在地,凭身份证可免费参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9-3 1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06 | 只看该作者
西面的一段城墙乃是一段古城墙,冬天的墙面上仍然顽强地生长着一簇簇的小草,显示出不屈的性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9-3 1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05 | 只看该作者
新修的栈道和古城墙相伴,衬托了古城墙的高大、伟岸,同时也给游人增添了环城休闲的乐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9-3 1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03 | 只看该作者
高大的树木和古城相映成趣,他是古城墙的守护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00:01 | 只看该作者
长长的城墙承载了古襄阳厚重的历史,圆圆的城门洞书写了战争的画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3:59 | 只看该作者
西北角的城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3:58 | 只看该作者
斑驳的古城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3:56 | 只看该作者
古老的城墙是秦砖汉砖及后世的青砖一块块砌成的,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历经千余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及战火的摧残,而仍然巍然屹立,他是襄阳的脊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3:54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泳友来襄阳,建议在城墙上走一走,站在城墙上看汉江和护城河,风景更是好,更可体味一下那历史的厚重感。此外,基本是免费的,仅有从小北门上夫人城需十元钱,人多还可讲价的,多低碳啊!
西门公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3:47 | 只看该作者
      据二野战事全记录记载《第五章 造势作战,刘邓大军问鼎中原》:7月6日,战役第二阶段开始,王近山找来王宏坤和他的几个旅长,说:我要破破例,撇开大山,从山下走廊直捣西门,攻破襄阳!”  。襄阳为历史名城,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北面与樊城隔水相望,南面群山耸立,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历来兵家认为,欲夺襄阳,必夺南山,山在则城存,山失则城亡。白崇喜曾在城南羊枯山,虎头山,十字架山上修筑大量工事,居高临下,凭险据守。康泽到任后,继续增修改建,密布地雷,自吹“铁打襄阳,固若金汤”。王宏坤倒吸口凉气,未语。中野指挥部收到方案,却很是赞赏,刘伯承满脸是笑,说:“襄阳已在我手中,这个王近山,真机灵!”陈毅用扇子敲打桌子,说“这个王疯子,还是下险棋的高手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3:25 | 只看该作者
    西门已无城门,西街经西门桥直通襄阳城外。此再往西,大山绵延,仅山脚至江边窄窄的一条走廊通行,西去十五公里即为古隆中。
    西门在现代史上意义重大,当初元军攻襄阳七年未破,而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只用了一天就攻破襄阳。就是因为出奇制胜,利用这窄窄并不适合大军行动的走廊攻破了西门,不得不佩服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1 23:16 , Processed in 0.05585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