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6|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阳冬泳人骑行甘肃【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7 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公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的木纳村,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额敏和卓死后次年,其次子苏来曼建成于177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收起 理由
爱国龙 + 2 赞一个!
四海 +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2010 于 2012-7-7 11:44 编辑

中心有一立柱,呈螺旋形向上逐渐内收直至塔顶,共有台阶72级。塔的表面分层砌出三角纹、四瓣花纹、水波纹、菱格纹等15种几何图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位于吐鲁番市东南2千米许一处开阔的空地上,塔的南面就是安乐古城遗址。苏公塔全是用一式的灰黄色砖砌成的圆形巨塔,塔高44米,基部直径10米。塔门入口处有两通阴刻石碑立于塔下,一为维吾尔文,一为汉文。旁边建一可容纳千人作礼拜的清真寺。塔体简朴,明快,有14种几何图案和整体向上均匀收缩的圆柱体形,十分悦目。更妙的是塔的内部结构,这里不用一根木料,而是在塔 的中心用砖砌出72级螺旋式阶梯当作中心柱体,既代替木结构支撑加固了塔身,又可作梯攀登通达塔顶,这是木材奇缺的吐鲁番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们创造的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艺术珍品。塔系砖木结构。在不同方向和高度,留有14个窗口,塔身外部有几何图案15种之多,可谓精妙绝伦。苏公塔造型别具一格,庄严、古朴,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是吐鲁番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1961年,苏公塔经历了12级大风的考验,安然无恙。为了以防不测,妥善保护古塔,目前在塔体外加了三道铁箍固定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45 | 只看该作者
苏公塔整个建筑群由古塔和清真寺两大部分组成的,古塔是灰砖结构,为清代维吾尔建筑大师伊不拉欣所建,除了顶部窗棂外,基本不用什么木料。塔身浑圆,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塔基直径达10米。通高有40米。塔身中心是用灰砖砌起的粗粗实实的一个圆形柱。圆柱蜿蜒向上,同样使用砖块砌起的阶梯,呈螺旋形铺展。凭阶拾级而上,可一直登临塔顶。塔身内部是十分幽暗的,隔相当距离才洞开一点小孔,透射进来一点点光线,简直难以看清脚下的虚实,自然而然,使人会产生一种神秘感。直塔顶,有一个大约10平方米的小小阁楼。四周是敞开的大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2010 于 2012-7-7 11:47 编辑

  塔下的清真寺是一个目前仍在使用的大型清真寺,宽敞宏大。这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它有  可容千人以上的礼拜大厅、穹形的拱顶,造型美观的马蹄形券顶,众多的壁龛,幽暗的布道小室,处处都显示着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和浓烈的宗教生活气息。他们都是用阴干的生土坯建筑起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49 | 只看该作者
甘肃鸣沙山月呀泉风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52 | 只看该作者
甘肃鸣沙山月呀泉风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52 | 只看该作者
甘肃鸣沙山月呀泉风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53 | 只看该作者
甘肃鸣沙山月呀泉风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2010 于 2012-7-7 11:54 编辑

 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7-7 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2:02 | 只看该作者
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 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2:25 | 只看该作者
月牙泉南岸罗布麻花开月牙泉有三宝:铁背鱼、五色沙、七星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12 01:24 , Processed in 0.05621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