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参加运动健身的越来越多,能摆脱生活惰性,走进健身房、运动场,是一个好的开端。但调查表明,只有大约40%的人能够熬过最初几个月而坚持下来。许多健身者练了一段时间以后,会觉得运动没有意义,对运动的价值产生怀疑,开始寻找借口减少运动量,直到停止锻炼。造成大多数人中途退却的是让人难以忍受的运动枯燥感。
对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博士傅全认为,枯燥感是由于单一的刺激重复作用于人的感官系统,使人情绪上产生的一种变化。
运动枯燥感是如何产生的
据傅博士分析,运动枯燥感的产生有两个规律:从项目上说,封闭型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健走等因为没有竞争性,缺乏与同伴的合作,容易使人感到枯燥。其次,有些人健身的目的是强健肌肉、减肥、锻炼心血管机能等,而不是对运动本身发生兴趣。这会使人的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跑了多少米、举了多少次杠铃等任务上,从而忽略了身体机能的变化。而锻炼要出效果是有周期的,一般要在半个月到20天后,在这一时期内,如果人们的疲劳积累到最高值,再加上期望值过高,心理调节跟不上,就容易产生运动枯燥感。
一般在度过枯燥感的第一个阶段后,坚持下来的人会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增强锻炼的信心和兴趣。但随着体能下降和单调感的积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因此,大家要学习积极锻炼的方式。
确定目标减少枯燥感
傅博士认为,被动是产生枯燥感的主要原因。为此,傅博士提出如下几个建议:
首先,要确立好的锻炼动机。如果不是对运动本身感兴趣,就要设置阶段性的目标和最终目标,使健身的成就感逐渐累积。比如跑步,这个月跑多少圈,3个月后跑多少圈,都要仔细规划、执行。
其次,在健身中要寻找一种快乐。经常锻炼的人在长途慢跑中感受的不是每一个抬腿动作,而是逐渐地对运动过程本身有了一种深刻的体验。网球、篮球等开放性运动爱好者,一站到场上就自动地想抛球、投篮,投入以后就自然地产生快乐的感觉。
第三,一种锻炼内容可以有不同的锻炼方式。如果在操场上骑车、跑步很单调,可以到小公园、社区、有坡路的地方试试。情境变化,有助于转移人的注意力,使人不会过多关注身体的疲劳感。如果只能在操场上跑,还可以带上随身听,边听音乐边跑步。除了自己锻炼,还可以与同伴一起锻炼。以打网球为例,你可以选择单打、双打、比赛等多种方式,同伴的一声喝彩,一个鼓励,都能有效消除枯燥感。
第四,用记训练日记的方式来监控自己的锻炼进程。将目标和当天完成的任务记录下来,并写下健身的体会,这样能够强化自己健身的意志。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