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又到清明 [打印本页]

作者: 逢铁    时间: 2008-3-28 18:51
标题: 又到清明

          又到清明去上坟,

          隔着黄土看双亲。

          含辛茹苦养大我,

          未有来及尽孝心。

          每当想此泛愧色,

          我是碌碌无用人。

          子女尽孝是天职,

          做到也是教子孙。

          切莫能孝而不孝,

          后悔只有泪倾盆。

          清明那天登车去,

          三十里外板石村。  


作者: 兔宝宝    时间: 2008-3-28 19:15
切莫能孝而不孝,后悔只有泪倾盆。


作者: 四水    时间: 2008-3-28 19:53
“切莫能孝而不孝,

后悔只有泪倾盆。”

非常有道理。要做完美很难,做到问心无愧!





作者: 沉默一男    时间: 2008-3-28 20:07
逢铁老哥非常有意思,写诗哥似乎成了他特有的文体,语言精炼,耐人寻味,想一想他的大哥冯守民,大家就会想到,这逢铁还是怀才不遇呀!那么就尽情地在冬泳网中展示吧!
作者: 不畏严寒    时间: 2008-3-28 20:29
原文由 [B]四水[/B] 发表: “切莫能孝而不孝,

后悔只有泪倾盆。”

非常有道理。要做完美很难,做到问心无愧!





作者: 笑看人生    时间: 2008-3-28 21:23
子女尽孝是天职
作者: 泉水叮咚    时间: 2008-3-28 22:49
 切莫能孝而不孝,后悔只有泪倾盆。
作者: 39.7℃    时间: 2008-3-28 23:06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清明,不仅是一个极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俗演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作“清明节”。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和娱乐活动,更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
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作者: 三省克己    时间: 2008-3-29 06:49
原文由 [B]兔宝宝[/B] 发表: 切莫能孝而不孝,后悔只有泪倾盆。


作者: 泽雅    时间: 2008-3-29 09:46
       做人一定要厚道,不能活着不孝死了叫的,人生没有后悔药的。
作者: 全都行    时间: 2008-3-29 11:36
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