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泳健身机制探讨(一):冬泳后精神振奋的物质基础 |
| www.china-ws.org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已被阅读 1434 次 2007-11-20 |
冬泳人泳后都有一种强烈的愉快感觉,有欣快感,振奋感,自豪感,上瘾感。每次冬泳后一天都情绪高昂,精力旺盛,信心百倍。今天游,明天游,天天游,不游不舒服。有事或出差,回来后第一件想到的就是尽快恢复冬泳。有的泳友说“想起那冰凉的大海,立刻离开温暖的被窝。冬泳,真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可很多人还是美滋滋的一天天去。真是奇了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冬泳能刺激人体产生内啡肽,内啡肽使人有愉快感和振奋感。因而,冬泳的愉悦快感是有物质基础的。在这种“高峰体验”下,什么天寒地冻,北风呼啸,都不在话下。 内啡肽是大脑释放的一种化学物质,其结构同吗啡一样,有麻醉与兴奋作用,人体可以自己合成。人们为实现自我价值,特别是经受艰难赢得胜利时,内啡肽的分泌就多。冬泳是经过克服严寒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而奋然入水的,这一过程,使体内的内啡肽就比一般的运动释放的多,心里产生的快感就更强烈。冬泳是人们“自我实现”需要的最好体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著名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从低到高是:1、生理的需要。2尊重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安全的需要。5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越来越强烈。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往高层次发展,都会存在着自我实现,自我满足感的要求,这种自我满足感,会给人带来身心的愉快和莫大的享受。冬泳人每天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过程,就会每天出现这种实现自我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每天给人带来的这种“高峰体验”,感受的那份愉快和享受,日积月累给人带来的健康那是无法估量的。 |
冬泳健身机制探讨(三)
冬泳对人的脉搏和血压的影响如何呢?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为49名冬泳爱好者,坚持冬泳时间1~l5年,其中男性4O人,女性9人;年龄18~68岁,平均43.98岁;患有高血压者12人占24.49%;每次冬泳时间2~20分钟,平均7.61分钟。
检测在冬泳现场进行。对冬泳者穿好游泳服入水前1分钟内、游泳结束离水1分钟内和15分钟后分别测量其血压、脉搏。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离水1分钟内较入水前明显增加, 收缩压平均升高23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升高9毫米汞柱,脉搏平均加快10次/分钟。
离水l5分钟后则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均基本恢复原状,舒张压和脉搏还较入水前略低。
游泳前后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两组的血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血压于离水1分钟内较入水前显著升高,于离水15分钟后下降至低于原先水平。
血压和脉搏离水1分钟内较入水前明显增加,是由于身体在冷水的强冷刺激下,全身皮肤的血管发生急剧收缩,强迫表皮血管中血液回流内脏及深部组织,因而会引起血压的暂时升高。
离水15分钟后则血压和脉搏均基本恢复原状,舒张压和脉搏还较入水前略低,其原因:(1)脱离寒冷刺激环境,体表毛细血管开始扩张.使回心血量相对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减小,心脏负担减轻.血压下降,脉搏减慢。(2)由于运动中能量的消耗,无氧代谢中副产物的积蓄等原因,活动后的肌肉可呈高度松弛状态,静脉被挤的压力解除,胸腔负压解除,部分血液注于肝脾等内脏内,使循环血量相对减少,心脏负荷减轻.血压下降,脉搏减慢。
冬泳引起血管收缩、舒张交替,起到了“血管体操”的作用。冬泳的良好作用在于:(1)寒冷刺激所引起的外周血管收缩、肌肉收缩压迫静脉使回心血量增加,以及植物神经效应、躯体效应等对改善主要脏器营养状况,提高心、脑功能都有积极意义。(2)血压的大起大落,冷刺激引起分解代谢及分解代谢类激素增加等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改善血管弹性等具有积极意义。 (3)冬泳锻炼过程是从夏天开始,入秋水温渐渐降低,机体对寒冷刺激完全适应,形成“系统脱敏”现象。(4)能坚持冬泳的人,均具有相当的毅力,通过持续锻炼,自信心亦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调动了机体自身调节功能,有利于心身健康。
但是,高血压病人原来血压就高,并且多伴有程度不同的血管硬化,特别是舒张压经常在100毫米水银柱以上者,更表明血管弹性减低,如果参加冬泳则患者血压会暂时性进一步升高,就很可能会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昏迷,甚至死亡;心脏的冠状动脉剧烈收缩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亦可致死亡。因此,高血压病人不宜进行强冷刺激的冬泳锻炼。
典型例子:吴先生今年66岁,从年轻时就喜欢游冬泳,有几十年的冬泳史,能在6摄氏度的水温中游5分3O秒。邻居李先生,今年7O岁,患有高血压。他也是冬泳的爱好者,可跟吴先生比起来,他冬泳的“资历”就浅多了,65岁才开始游冬泳。两个人经常结伴游冬泳,乐此不疲。不过,最近医生告诫李先生别再参加冬泳了,因为他安静时测量血压都高达193/108毫米汞柱,且心电图显示心肌有缺血。李先生不听劝告,心想,已经游了几年了,这点困难都不能克服么?一次,他在4摄氏度的水中游了4分钟,上岸后,心前区剧烈疼痛,被紧急送医院抢救,诊断为心肌梗死。两位冬泳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吴先生从年轻时就开始冬泳;而李先生则是在患了高血压病、心脏病的情况下,从老年才开始冬泳,在血压没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还不听从医生的劝告,最终酿成悲剧。
我们认为,一期高血压患者,即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大部分时间波动在90~100mmHg之间,休息后能够恢复正常,临床上无心脏、脑、肾并发症表现,可试行,且必须科学冬泳。即行“系统脱敏”冷适应后进行,运动量要循序渐进,老年人以小量为主,在水中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意外。二期以上高血压患者应禁止冬泳,可以进行一般的冷水锻炼。
实践证明,冬泳活动对保持正常人的血管弹性,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编辑:admin
[此帖子已被 亲水智者 在 2008-2-17 22:46:23 编辑过]
每天给人带来的这种“高峰体验”,感受的那份愉快和享受,日积月累给人带来的健康那是无法估量的。
亲水智者朋友说得好
原文由 [B]冰冻三尺[/B] 发表: 健康冬泳.科学冬泳.快乐人生!!!!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