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怀念】为国筑“长鹰”,我国首架无人机设计制造者文传源逝世 享年101岁 [打印本页]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04:14
标题: 【怀念】为国筑“长鹰”,我国首架无人机设计制造者文传源逝世 享年101岁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9-10-5 04:14 编辑
@香官愚叟 @乐载黄河故道 @山苗 @DLW @尘埃落定 @蓝色海湾 @崔大嘴 @山水游@牛弟的阿哥 @一片山水 @wan老兵新传 @小鱼儿外婆 @沈阳天路 @岸上人 @威海杆哥 @今来 @铁锚 @精灵企鹅 @大道致简 @天池水怪 @冬晨泳@洪499683166 @QD八大关 @探索冬泳123
他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著名教育家和科学家,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科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界的泰山北斗,他是北航教授、博士生导师文传源。61年前的10月1日,大干300天之后,他带领师生研制的“北京五号”无线电引导着陆正式试飞基本成功,这是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也是为祖国生日献出的珍贵礼物。
今年10月1日0时12分,文传源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101岁。
[attach]4958531[/attach]
昨日(10月2日),北航校方发布讣告,文传源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0月7日上午9时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04:14
大干三百天研制我国首台无人机
文传源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从华北大学工学院调入北京航空学院。
1957年,文传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为祖国研制无人机。面临“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设备”的困难,文传源和师生们开始草拟技术方案和研制计划,这一方案最终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支持。1958年6月29日,北航成立无人机研制指挥部,开启科研攻关,目标是当年“十一”之前要上天。
那时,无人机有自动着陆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十二个大系统有待研制。与之对应,研究团队也分成气动组、数据测试组、自动起飞组等十二个组。作为“总指挥”,文传源讲究科学管理,先定下计划完成时间,再带领大伙儿通过倒排计划、顺排措施,采用重叠、交叉、穿插研制管理方案等多种手段,步步推进。
为确保万无一失,大量的试飞必不可少。试飞时,地面安排有保障人员,机上也有飞行员和文传源等主要设计人员。试飞,风险时常相伴,他记得,“有一次起飞,本来设置为无人驾驶模式,飞机应该按直线滑行升起,但它突然变成螃蟹走路一样,横着出去了,我们赶紧让切换成有人驾驶模式,飞机这才平稳下来。要是处理不及时,现在想想,还是后怕……”
试飞的同时,还要测量数据,所有参数都得从头进行测定。那段时间,熬夜赶工是家常便饭,有时能连着三天不睡觉,繁重的任务使文传源的体重从53公斤迅速下降到44公斤。
数百次测试之后,飞机可靠性终于有了保障。1958年9月,无人机所需的十二个大系统全部研制完成,并装机调试。
1958年“十一”当天,“北京五号”无线电引导着陆正式试飞基本成功,北航师生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国庆献礼。文传源自豪地赋诗——大鹏劲搏凌霄志,红日高去飘彩云。
此后,又历经五个月的试飞、调整、修改,“北京五号”验收试飞圆满收官。
1975年,北航成立歼六飞行模拟机总体设计组,文传源任组长,他协调全国40多个协作单位,历经八年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台歼击机飞行模拟机研制,并顺利交付空军使用,由此填补了我国飞行训练的空白。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04:14
101岁仍在思考如何带研究生
文传源是北航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科的带头人及奠基者。他作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带领学科师生自力更生建设培养高水平博士生的教学和科研基地,1992年12月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在本学科中综合指标名列全国第一。他桃李满天下、学生中栋梁英才辈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包括院士在内卓越的专业学术带头人及社会精英。
慈眉善目的文先生,在督促弟子学业时可是出了名的严。“我的学生是要敢拍桌子打板凳的”是他的口头禅。此话源自一次例会上的争论,两位学生就一个问题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争得个面红耳赤,其中一个“砰”了拍了一下桌子,文传源则对另一位“火上浇油”,“他拍桌子,你也拍啊!你承认自己错了么!”原本沉默的那位学生也一巴掌打在了椅子上,据理力争。在他看来,让学生拍桌子打板凳,不是放任他们动手打架,而是鼓励形成畅所欲言、无拘无束的讨论氛围。
学业之外,他对学生的生活尤其关心,可谓“爱生如子”。
学生蔡开元记得,有一次傍晚外地出差回来,下了飞机直奔老师家里,想第一时间汇报出行收获。得知他还没吃饭,文传源进厨房为他下了碗面条,让他吃完再说。
有学生生病,文传源就让爱人就给他送饭。在博士后期思维有些困难,学得比较吃力,细心的文传源担心他身体坚持不下来,怕他生病,就让他直接去工作,每年都派人去看他,让他把博士论文完成了再回来答辩。
多年前,文传源就曾与其他几位教师一起,捐出了自己获国家级教学一等奖的奖金5万元,2014年,他再次捐出10万元,交由学校教育基金会管理,用作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的奖助学金。
他说,“我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这些钱都是从我的工资里一分一分节省出来的,清清白白。”
来自湖南的他,始终记得年少时囊中羞涩的窘境:考入长沙第一高中后,家里没钱,只能向同学借钱交学费,后来一度难以为继,只好转学到第一师范。他希望今日的寒门学子不再尝到这般遗憾与无奈。
即便退休多年,文先生仍心系育人。今年春天,记者来到文先生家中采访,思维清晰的他,特意找出一个蓝色文件夹,里面保存着两叠材料,各20多页,这是他以前写过的现代飞行控制领域专著的精华,专门挑出来,装订得整整齐齐。
他念叨着,“听说上了岁数不让带研究生了,如果让我带研究生,我就这样考核学生,让他先看看,消化内容后汇报给我,再让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果不让我带,我就留着自己看。 ”
去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文传源颁发了“立德树人”最高荣誉——“立德树人成就奖”。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04:14
百岁老人仍去图书馆自己借书
自从1988年离休后,文传源接受了返聘,继续搞科研,还带研究生,直到2003年培养完最后两位研究生,才算真正“功成身退”。他离休后基本建立了一个关于仿真学科的“相似理论”体系,1989年开始发表相关理论,2005年发表了三篇文章,2009年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更深一步地论述这个问题,基本建成了“相似理论”体系。他也关注综合系统论,1992年开始写第一篇文章,后来连续发表10多篇相关文章,基本建立了“综合系统论”理论体系。
90多岁高龄时,他仍在搜集对自然科学有独特见解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的资料,想阐述他们的思想,写一部专著。
去年,“北京五号”试飞成功60周年时,在北航专门举办的纪念大会上,已经100岁的文传源,放出豪言,“我不服气,我也不服老!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奋斗!在宇宙探索中取得更大成就!”
晚年,不服老的文传源频繁出入北航图书馆,奋力追赶学术热点和科技前沿。有一次,文先生在北航图书馆五层挑书,被自习的学生们偶遇。有人分享了这样的细节:“一位老人和女士的造访,吸引了我的注意。老人满头银发,给人感觉十分和蔼可亲。女士推着轮椅,很轻很缓,停在问询台前。与值班人员沟通后,老人走下轮椅,向书架走去,步履缓慢却很稳健。在前几排书架,老人稍有驻足,便向更深处走去,在最后几排书架前,老人停了下来,手指微屈,指尖划过每本书的书脊,认真细致地挑选着想要的书。”
今年春天,在接受采访时,家里朝南的书桌上,摆放着他从图书馆借了13本书,主题涉及黑洞、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等领域,阅读必用的放大镜停留在《黑洞简史》第133页,这是他当时正在看的书。
如今,斯人已去,北航校园里,百岁老人借阅图书的佳话,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践行空天报国的志向。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04:14
今年春,《北京日报》曾经做了整版图片报道,让我们一起缅怀文老。
为国筑“长鹰”
[attach]4958536[/attach]
看到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的关于“北京五号”无人机的历史照片,101岁的文传源眼中绽放出动人光华。
[attach]4958537[/attach]
学生在网络上为文传源找到了“北京五号”的照片,一下子勾起了文传源的回忆。他结合照片,思路清晰地讲述起60多年前的故事。
[attach]4958539[/attach]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是195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系成立时的教职工合影,文传源用放大镜仔细端详,寻找年轻时的自己。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04:14
[attach]4958541[/attach]
文传源和易正本1954年结婚。如今65年过去,两位老人依旧相濡以沫。
[attach]4958542[/attach]
文传源和老伴儿在展馆的老照片上寻找熟悉的面孔。几十年如一日,两人携手相伴。温馨和睦的家庭是文传源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坚强后盾。
[attach]4958543[/attach]
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展厅里,文传源和老伴儿易正本在学生和家人的陪伴下参观各型飞机,这些无比熟悉的机型让他回忆起几十年的峥嵘岁月。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04:14
[attach]4958544[/attach]
北京五号”试飞时,飞行员在地面调试,操控无人机翱翔天空。 珍贵的黑白照片,略显模糊,一架深黑色双翼飞机,凌空飞过,振翅翱翔。
无需拿起放大镜,只消一眼,101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系统仿真学科创始人文传源先生就辨认出久违的“老朋友”,“没错儿,这就是‘北京五号’!”
61年前,正是他作为总设计师,带领三百北航师生大干百天,研制出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那造型、那系统、那些参数,如同连帧的画面印刻于脑海。
时光回溯至1957年,作为北航教师的文传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为祖国研制无人机。要知道,当时“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设备”,这想法无异于异想天开,连苏联专家听了也直摇头。
但文传源初衷不改,他和师生们开始草拟技术方案和研制计划,这一方案最终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支持。1958年6月29日,北航成立无人机研制指挥部,开启科研攻关,目标是当年“十一”之前要上天。
这项任务时间紧、压力大。那时,无人机有自动着陆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十二个大系统有待研制。与之对应,研究团队也分成气动组、数据测试组、自动起飞组等十二个组。作为“总指挥”,文传源讲究科学管理,先定下计划完成时间,再带领大伙儿通过倒排计划、顺排措施,采用重叠、交叉、穿插研制管理方案等多种手段,步步推进。
无人机攻关,起飞和降落最为关键,文传源解释,“有人驾驶的飞机,出事故也大多在起落的时候,无人机要实现安全起落,更加困难。”
为确保万无一失,大量的试飞必不可少。试飞时,地面安排有保障人员,机上也有飞行员和文传源等主要设计人员。试飞,风险时常相伴,他记得,“有一次起飞,本来设置为无人驾驶模式,飞机应该按直线滑行升起,但它突然变成螃蟹走路一样,横着出去了,我们赶紧让切换成有人驾驶模式,飞机这才平稳下来。要是处理不及时,现在想想,还是后怕……”
试飞的同时,还要测量数据,所有参数都得从头进行测定。那段时间,熬夜赶工是家常便饭,有时能连着三天不睡觉,繁重的任务使文传源的体重从53公斤迅速下降到44公斤。
从有人试飞到无人试飞,从地面、机上分别调试到地空联调,数百次测试之后,飞机可靠性终于有了保障。1958年9月,无人机所需的十二个大系统全部研制完成,并装机调试。“十一”当天,“北京五号”无线电引导着陆正式试飞基本成功,北航师生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国庆献礼。这效率令在场观摩的苏联专家不得不折服,“这要是在苏联,要三个研究所做两年才能完成。”文传源则自豪地赋诗——大鹏劲搏凌霄志,红日高去飘彩云。
此后,又历经五个月的试飞、调整、修改,次年二月,“北京五号”验收试飞圆满收官。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04:14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9-10-4 15:49 编辑
1975年,北航成立歼六飞行模拟机总体设计组,文传源任组长,他协调全国40多个协作单位,历经八年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台歼击机飞行模拟机研制,并顺利交付空军使用,由此填补了我国飞行训练的空白。
改革开放以来,文传源和师生们在综合飞行/火力、设计仿真、智能化控制、系统仿真、综合系统论等领域积极开拓创新。
去年,正值“北京五号”试飞成功60周年,在学校专门举办的纪念大会上,百岁的文老放出豪言,“我不服气,我也不服老!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奋斗!在宇宙探索中取得更大成就!”
愿文老一路走好!
作者: 妫川人 时间: 2019-10-5 07:14
[attach]4958929[/attach]
作者: 尘埃落定 时间: 2019-10-5 07:20
国家栋梁,激励后人
作者: 868584 时间: 2019-10-5 09:54
国家栋梁.后继有人!
作者: 泽雅 时间: 2019-10-5 11:18
为国筑长鹰,时代是楷模,矢志不渝心,为国献终生。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14:45
谢谢老朋友妫川人第一时间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14:46
谢谢老朋友尘埃落定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14:47
谢谢老朋友868584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5 14:47
谢谢老朋友泽雅长老关注,点评
作者: 小鱼儿外婆 时间: 2019-10-5 15:46
让我们一起缅怀文老。为国筑“长鹰”
作者: 冬晨泳 时间: 2019-10-5 19:41
让我们一起缅怀文老。为国筑“长鹰”。
作者: 岸上人 时间: 2019-10-5 21:01
愿文老一路走好!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6 04:07
谢谢老朋友岸上人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6 04:08
谢谢老朋友冬晨泳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6 04:08
谢谢老朋友小鱼儿外婆关注,点评
作者: 威海杆哥 时间: 2019-10-6 13:59
人才难得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9-10-6 15:02
谢谢老朋友杆哥关注,点评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