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探“寨堡古建筑群” [打印本页]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19:51
标题: 探“寨堡古建筑群”

   冬泳朋友们,当你们去峰峰黑龙洞游泳时,有时间可到彭城的老鸦峪看看,那里有还未曾开发的一座古寨—王家大院。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19:52
老鸦峪位于邯郸市西南的峰峰矿区界城镇,与古镇彭城相距不足6里。老鸦峪村地处丘陵腹地,相传清代初期有王姓从河南迁此定居,当时村民居住在一个山凹处,故名"老凹峪"。山沟里溪水清澈,四季不绝,村子周围山林茂密,郁郁葱葱,常有乌鸦落栖,于是村名逐渐演变成了老鸦峪,并一直延续至今。后随着人口的发展又逐步分化出东老鸦峪和西老鸦峪两个村落。老鸦峪现在的居民已达700余户,依然以王姓居多。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19:54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是以“九间楼”为中轴线,现在在中轴线上保留有四进院落,据王氏后裔王耀书讲,其祖王兆祥最早对宅院的设计是想把这座大院建设成为“九门相照”的传统格局。但在建设过程中,门前的一户居民坚决不转让地皮,所以没有建成。

   “九间楼”九门相照的建筑格局终究没有实现。于是王家便开始重新构划大院的布局。中轴线上的发展在建设成九间楼的四合院后,又在前方完成了第二进院落。并跳过那户人家的宅院,在其前方又建设了一座四合院,中轴线上的建筑发展便草草收场了。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19:55
但处心积虑的王家并没有就此打住,其后王家大院的建设开始向左右两侧发展,首先在九间楼的北侧又盖起了“五间楼”院。五间楼虽不及九间楼气派,但仍然可以显示出王家的财富。五间楼为两进院落。其门楼的设计甚为讲究,其外形为八个角,当地人把他叫做“八角楼”,据王家后裔讲,五间楼院落和八角楼的设计师出自本门的王心铨。王心铨是“十乡换”的孙子,字东生,是国子监太学生。八角楼的建造大概在民国十九年前后,此时,国子监早于被取消了25年,告老还乡的太学生王心铨和儿子王恩树一起居住,身为磁县保安团团长的王恩树借父亲的才华,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保安团团长的武装防御意识。八角楼实际就是一座专业的军事防御炮楼。九间楼院与五间楼院之间仅隔两米多,两座院子的沟通,极其巧妙借用了中国建筑的拱券形式,在两院之间建造了一个三通式的拱券**,形成了院与院之间既有内部的便利沟通也有外部的便利沟通,也使两个院落连成了一体。同时,位于两个院子东北向的雄伟的八角形大院门楼也弥补九间楼中轴线上只有深宅没有豪门的缺憾,其设计可谓别具匠心。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19:56
  十乡换的儿子王三才是个武举人,后人们根据他的住宅前面有上马石,而确定的他的身份。王三才的院落就安置在九间楼的前面。出王三才的大门便是“十乡换”没有收买回来的那户人家的房子,现在还仍然傲视在王家大院的门前方。王三才对王家大院的发展没有很大的建树,但此时的王家已经意识到仅有财富和武力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成为令人尊敬的乡豪儒绅,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因此在下一代的培养上已经很是注重。“十乡换”的孙子王心铨不辱众望,终于在九间楼走向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19:56
    九间楼的南侧也有两进院落,均为瓦房而没有楼宇建筑,据说是王家的丫鬟佣人居住的地方。
    这样王家大院的布局就形成了以九间楼为中线,南北并行的三座院子,从而在建筑的空间结构上,自北向南构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王”字形。这个“王”字形的院落结构,从明里暗示了大院主人的“王”名号,暗里却预示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山西灵石的王家大院也是将建筑物布置成一个王字,山西的民俗专家在解释这种结构时认为,王字形建筑布局“符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论。董仲舒在解释“王”字时讲:“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贵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王家姓氏与儒家思想在王氏大院中巧妙揉合一起,可谓是抢占天时地利人和之杰作了。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19:57
满腹经论和孔孟之道的王心铨,在国子监接受了完全的皇权教育。回到家乡终于看清楚了九间楼巍峨背影的难堪。于是,决定在九间楼的旁边另起院落,中规中矩的五间楼就此落成,此时的五间楼所表露出来的信息更多地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在五间楼的窗棂上,用木板雕花刻成的“仁义礼智信”的图案至今保留着。除此之外,还有“勤俭”等警示儿孙勤俭持家的“家训”用语。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19:59
    经历过清代灭亡的国子监太学生王心铨如此苦费心机的告诫并没有使儿孙理解,也没有达到他预想的目的。王恩树是王心铨的儿子,当时已经是民国的动荡年月。王恩树官居磁县保安团团长,常年从事着贩卖枪火的生意。“八角楼”的建设是王恩树心理反应的典型写照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00
“八角楼”南北宽十五米,建于1930年,为两层炮楼式建筑,仅地基就达两米多高。八角楼的外围为八角形,朝院的内侧为一直线。大门设有两道封锁门槲,两道串杠。一层的建筑面积约九十四平米。一层朝西(院里)设有两个窗户三个门,朝外则为双层青砖垒墙。八角楼的北边有楼梯可以上到2楼。楼梯朝北拐角处的围墙上暗设枪眼一个。2层朝外(东)有5个窗户,朝南有一个窗户。突出的八角部位,类似一个岗亭。朝东有一个窗户,东北、东南各有一个窗户,大门正上朝东有一个圆形窗户,每个窗户下个有一个枪眼。每个枪眼距离窗户有半米左右,其上的围墙自然成为了射击者的掩体。枪眼的设计也是别有匠心,呈外小内大的漏斗状。从外看抢眼只有直径约5厘米左右,而内部很大,这样可以使射击者根多旋转角度。2层的北边还有木质楼梯,可以使人上到楼顶料敌。


[此帖子已被 双飞雁 在 2008-2-14 20:01:27 编辑过]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03
进八角楼大门正对面为一个砖雕的照壁,这是北方民居常见的做法。但在王家大院很多院落的照壁上却暗藏着机关。照壁正中的砖雕图案里有一个非常隐秘的枪眼,与配房内部相通。不注意观察很难被人发现,而这个枪眼正对着大门通道,侵入者一旦从大门进入,那么很容易将要害部分暴露给射击者,而此间的射程距离不足3米,即便是妇女儿童也很容易把目标击倒。
    在王家大院类似这样的防御机关还有很多,九间楼朝南的围墙上也保存着掩体和射击孔。这些可能都是王恩树的杰作,王家大院坚固的象城堡一样,多次有效地击败了临漳土匪的进攻。其军事防御的力量在当时可说是无人能比。但正应了王心铨了“迪吉安”的后一句话“从逆凶”,王恩树最后因犯事坐科被枪毙。任何有背民心和历史的事情,即便有再坚固的堡垒终究也要被摧毁。
    王家大院自此走向了彻底的衰落。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04
   附:
    王氏宗族迁茔碑记
    “始祖讳堂,葬于村西老茔北西茔,始祖位以上失传,不敢妄载。历三世至四世祖讳万钦,迁葬石庙北东山根老茔;历五世至七世祖讳焜,迁葬西老茔西小茔。历二世至我高祖讳兆祥迁葬村东大坡头茔 ,历世至我祖讳三才,迁葬北岭东茔。至我父讳心铨迁葬于此。
    中华民国十六年阴历十一月十九日老鸦峪王恩树立”
    寅山申向
    显考妣 
    例赠孺人河南林县后拐头山村孙太
    国子监大学生王公讳心铨字东生行二府
    例赠孺人本县都党村赵太
    例赠孺人本县北涧沟高太
    中华民国十九年四月 男王恩树 孙柯樾栋楷 曾孙耀中 奉记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05
   后记:王氏祖辈什么时候从河南迁来的没有确切记载,王氏家族是靠什么起家的也没有确切记载。据村人讲,这座大院的主人叫王兆祥,人送绰号叫“十乡换”。由此看来王家是从王兆祥开始发家的,发家后的王兆祥不仅开始注重对阴宅阳宅的改建,同时也开始注重对儿孙的教育。现在仍然居住在老鸦峪的王耀书是“十乡换”的第5代或第六代嫡人。据王耀书讲,王兆祥的儿子王三才是一名武状元,而王兆祥的孙子王恩树则是国子监的太学生。这种说法不太确切,从迁茔碑记上可以知道,王恩树是王心铨的孩子,是王兆祥的曾孙子。从另一块碑上可以知道,国子监大学生是十王心铨而不是王恩树,王恩树生活的年代国子监早于不存在。
    老鸦峪王家大院尚未被开发和保护,由于文献的缺少,对王家大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王家大院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以及军事、建筑、雕刻、民俗等信息还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研究。此篇小文只是笔者初步调查后的一个手记,不足之处还有待方家斧正。
   
           2004年6月28日 于峰峰竹林精舍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14

      1月6日双飞雁与由假日组织的7人小队前往峰峰去探“寨堡古建筑群”早8点13分出发,晚7点40分到家。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1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月6日早8点30分从南环路出发不到2个小时到达峰峰收费站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1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领队假日栖游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25

        峰峰东北方向有个西大岭隧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26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路春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快速回复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2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双飞雁(伯牙、子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快速回复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2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3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终无咎、一路春风、双飞雁(伯牙、子期)、红缨桃、王梅、假日栖游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32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古寨一角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35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0:36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快速回复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2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墙基,有澎城磁窑的特色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26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据说是当年的王家大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2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3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未开发的古寨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3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快速回复

进入大门的隐蔽墙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3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快速回复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3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仔细看看这些是国家宝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3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3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快速回复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4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1:42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冬泳之家    时间: 2008-2-14 21:47

古老气派!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21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22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27


对付外来敌人用的枪眼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28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30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30

当年保卫大院的作战孔,从里可看到外,类似碉堡作战孔

uickReply(31553)>快速回复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33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35

uickReply(31556)>快速回复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36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37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38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42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43

下午3点第二顿午饭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4 22:45
下午吃完午饭看看表已3点30分,怕天黑前赶不到家,全体抓紧时间开始出发往家赶。走了一段夜路,到家看表已是晚7点40分。心德体会:玩的高兴,开心,还有一个字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5 07:35
   峰峰王家大院至今还没人开发,房子比较破旧,现在去不收门票,值的一看。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15 07:39
   如果骑自行车去看峰峰王家大院,回来到黑龙洞游泳,时间比较紧,可能来不急。
作者: 骑乐派    时间: 2008-2-15 07:45
   王家大院能保留到现在不容易,有关单位应该把它保护起来。
作者: 大度英雄    时间: 2008-2-15 19:21
古色古香!
作者: 梦漪    时间: 2008-2-18 23:26
佩服双飞雁二老!骑游两不误,永葆革命青春。所荐之处值得一游~~~~
作者: 滏阳河    时间: 2008-2-22 17:17
 佩服双飞雁二老!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24 00:48
感谢泳友对我们的关注!!!
作者: 双飞雁    时间: 2008-2-27 13:47

]原文由 [B]双飞雁[/B] 发表: 感谢泳友对我们的关注!!!

 

过不了几天我们还会去!!!


作者: 开朗    时间: 2008-2-29 12:41
原文由 [B]大度英雄[/B] 发表: 古色古香!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