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入伏话扇子
[打印本页]
作者:
三省克己
时间:
2018-7-19 14:53
标题:
入伏话扇子
请听童谣: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不中不中;实在要借,等待秋冬。一首童谣透露了三个信息:一是扇子的功能,二是扇子的使用时间,三是扇子对于主人的重要性。
扇子的历史悠远,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利用的生活和生产工具;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先河;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开始。从“扇风凉快”的初衷到扇子文化的形成,经历漫长,演化复杂。最初的扇子就是借助某类物体,产生空气流通带走体表部分温度达到凉快的感觉。逐步扩展到生产工具,如封箱,风车,鼓风机。万变不离其宗,今天的航空发动机不论是涡轮、涡扇,还是火箭发动机它们的鼻祖都是扇子。所以说扇子功不可没,在历史上有一个启迪的作用。
在历史的进化过程中,扇子的功能不断发展自己的内涵和扩展自己的外延。从简单的生活工具发展到饰品、贡品、礼品、极品、奢饰品、道具、乃至格斗工具(康熙皇帝一把折扇惩恶扬善,成为历史佳话)。材料由植物的叶子发展到绫罗绸缎,玉石象牙,名人字画,乃至帝王墨宝。价值连城,名扬海内外。扇子家族又以折扇为翘楚,既简单又实用(扇面、扇骨、扇轴)。山水田园、花鸟鱼虫、诗词歌赋、历史名作于其上,虾、鱼、马、牛、驴等也齐聚扇面,形成独具一格的扇面文化,流传百世。一句千古绝句:“难得糊涂”随着海上陆地丝绸之路把朴素的华夏哲学思想传遍世界,让五洲了解中国。
扇子应用的极致便是:诸葛亮的鹅毛羽扇和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代表了智慧和能力。
时代在前进,扇子与我们渐行渐远。电扇、空调挤走了扇子,几乎人手一扇的时代又被人手一机替代,然而扇子将永载史册。
作者:
快乐海洋
时间:
2018-7-19 18:03
分享
作者:
小鱼儿外婆
时间:
2018-7-20 12:01
本帖最后由 小鱼儿外婆 于 2018-7-20 12:05 编辑
欣赏学习.bmp
(127.62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8-7-20 12:01 上传
扇子历史悠远还是不可多得的手中一道具
作者:
三省克己
时间:
2018-7-20 15:48
扇子一摇计上心来。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