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4596828[/attach]
6月12日15时许,一名50多岁男子在包头市青山区花圪台水库游泳,由于体力不支溺水身亡。(6月14日《北方新报》)
一年又一年,野泳溺亡的悲剧,似乎成了“保留节目”。于公众来说,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亲水”安全何时才不会成为生命之殇?
尽管“野泳有风险,下水需谨慎”的警钟敲了无数遍,但还是接连遭遇“年年讲危害,年年没有用”的尴尬。毕竟,喜爱玩水是人的天性,一些人之所以不顾安危地去野泳,为的就是寻求纳凉避暑的一时痛快。在这中间,不乏有些人练就了娴熟的泳技,借此“任性”地“秀”上一把、展示一番来追求所谓的“乐趣”。于此而言,对野泳的管理,就不能再停留在竖几块“不准下水”的警示牌、讲几句“水火无情”的提示语,除了要加强对危险水域的社会监管、巡视联防外,还应通过构建立体网络来系牢“安全带”。
要让野泳不再有“野性”,归根结底在于构建完善的“亲水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也是深化全民健身运动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可结合小区配套设施,完善体育场馆建设,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主体的模式,加快建设一批收费低廉的游泳场所,尤其是要鼓励和引导开发商多建小区游泳馆。即使没条件兴建游泳场所,也可以找一块合适的安全水域开辟天然泳池。只要把安全风险教育、应急管理措施贯穿始终,防微杜渐,警示在前,即便野泳也不会成为危害生命的“高危项目”。
一个又一个血的教训,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能否换来“亲水体系”的全面推进?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关键在于社会各方是否履行和落实了公共安全责任,我们需要的是把未雨绸缪的功课做足做好。
[attach]4596829[/attach]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16 04:48
要让野泳不再有“野性”,归根结底在于构建完善的“亲水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也是深化全民健身运动 ...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16 04:48
要让野泳不再有“野性”,归根结底在于构建完善的“亲水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也是深化全民健身运动 ...


山苗 发表于 2018-6-16 08:06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山水游 发表于 2018-6-16 08:31
安全预防、输导宣传!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8-6-16 09:35
预防溺水,警钟长鸣。


浪花LN 发表于 2018-6-16 10:54
警钟应该常鸣,赞!


冬晨泳 发表于 2018-6-16 15:15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16 17:48
谢谢老朋友杆哥关注,点评


冰雪爱心 发表于 2018-6-16 20:44
每年特别是夏季【溺水】时常发生,为安全起见,各省市地方以及学校应该引起重视,以预防为主,宣传到位。防 ...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8-6-16 21:13
警钟长鸣,安全第一,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17 04:14
谢谢老朋友牛弟的阿哥关注,点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16 17:48
谢谢老朋友杆哥关注,点评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8-6-16 09:35
预防溺水,警钟长鸣。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8-6-17 23:07
多谢邹哥加分给力



安全第一!精灵企鹅 发表于 2018-6-20 15:11
安全第一!

|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