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的一天,记者如约在北京印钞厂附近一家西餐厅见到了王倩———一个开朗活泼的28岁女孩。我们说:“采访你们印钞行业的人真不容易,还要报请央行办公厅新闻处批准。”王倩却接过话茬调皮地说:“二位已经很幸运了,前些年我们像神秘的‘克格勃’一样,根本不允许接受媒体采访。”
据王倩介绍,我国的印钞行业在过去是非常封闭的,甚至连工厂的名称都使用代号,如位于北京宣武区白纸坊的北京印钞厂,原名是“541厂”,上海印钞厂原名是“542厂”。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印钞业开始缓缓揭开神秘面纱,“北京印钞厂”的牌子,已经堂堂正正地挂在大门上。尽管如此,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印钞厂,仍不允许公众参观。
王倩的父亲是宁夏人,从北京退伍后分配到印钞厂工作,并在京城安家。如今,王倩一家四口都是北京印钞厂的职工,父母是雕版师,她是检封员,大学刚毕业的妹妹在厂里当秘书。从1997年中专毕业后进厂算起,女孩已经整整印了9年人民币,但许多亲友至今仍以为她在普通的印刷厂工作!
作为生产钞票的人,王倩对印制人民币的很多秘密还是知道的:“光是油墨配方就有几十种成分……”到底是几十种?都有哪些成分?王倩笑了,“这可不能说……”
“业内的人都知道,世界上钞票防伪技术最先进的是瑞士法郎,可以说瑞郎集世界先进防伪技术之大成。但技术含量高,成本也高,据测算,一张1000元瑞士法郎的生产成本需3—4元人民币。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就是以瑞士法郎为样板,但我们的生产成本却低多了,几位中国设计师的杰作,令瑞士同行都感到吃惊!”当问起我国生产一张百元人民币的成本是多少时,俨然已是“半个专家”的王倩却诡秘一笑,避开不谈,只说“这是秘密”。
业内秘密不便披露,王倩却乐意把她的验钞诀窍公布于众。她拿出一张百元钞票说:“教你一招识别假钱的快捷方法。你不要用手摸,手摸的质感有时会欺骗你。只需看看钞票上毛主席的头像,观察他老人家的头发,就能辨出真伪。真钞上的头发绝对是根根清晰,不会是一绺一绺的,而且每一根都是一笔完成的,线条很流畅。而假钱则相反。”
众所周知,第四套人民币百元票上用的是四位领袖的头像,但第五套的百元票为什么只选用了毛泽东的头像呢?
王倩介绍说,第五套人民币的正面图案,曾经考虑过选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孔子、庄子、李白、岳飞、李时珍等,但从安全角度看,这些历史人物的头像不利于防伪。因为钞票上的人物形象老百姓越熟悉越好,这样只要钞票上人物的形象稍有变化(譬如遇到假钞),就会引起警觉。所以选来选去,还是毛泽东的形象最好,因为毛主席的形象大家最熟悉。这次之所以只选择他一人的头像,并且比以往放大了几倍印在钞票正面,也是从防伪角度考虑的:凹版雕刻印制的大头像,造假者很难仿制;识别毛泽东一个人,也比辨识几位领袖头像简单得多。
“为什么第五套人民币的百元一改第四套人民币百元票的暗绿色调,而采用了红色呢?”王倩兴致盎然地说,这主要是因为红色喜庆、漂亮。就像中国人的服装,过去以灰蓝为主,改革开放后,逐步变得五彩缤纷,亮丽起来。人民币设计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第五套人民币也像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服装一样,变得亮丽起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第五套人民币百元券定于建国五十周年的1999年10月1日发行,要有一种喜庆的色彩。
此以外,百元的红色大票,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大受广东沿海一带群众的欢迎。南方人认为这红色百元大票特喜庆。红红的色彩,中间花团锦簇似的一团富丽堂皇的装饰纹样,再加上被许多百姓视为保护神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些正符合中国人吉祥喜庆的传统观念,用在节日、婚礼或其他需要送红包的场合,尤其拿得出手。过去广东人送孩子压岁钱,往往拿人民币去换港币,因为港币的色彩喜庆。现在好了,他们再也用不着去换港币了。”
当然,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师们并没有想到广东人送红包,他们考虑的除了政治文化等内容外,更重要的是防伪。第五套人民币与前四套相比,最重要的进步是防伪技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一张看似简单的钞票,其实内部处处藏着“机关”,如:微缩胶印文字,红蓝彩色纤维,固定人像水印,横竖双号码,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光亮油墨面额数字,磁性微文字安全线,手工雕刻像,隐性面额数字……共计10多道防伪设计呢!
人民币是一种特殊产品,它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名誉。正因有了大师们的精巧设计,和王倩这些印钞人的辛劳付出,被称为“国家名片”的人民币,才能以卓尔不群的身姿出现在世人面前。
原文由 [B]弥勒佛[/B] 发表: 学会识别人民币的真伪,掌握防伪技术有好处。
如果没有假币,咱老百姓不是更..........
我还确实没听说过可以看头发丝来辨别人民币的,有些假币从手感和水印上还真不能识别
出来,有时一般的验钞机都验不出真伪,又学了一招,谢谢了!!!
"真钞上的头发绝对是根根清晰,不会是一绺一绺的,而且每一根都是一笔完成的,线条很流畅。而假钱则相反。”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