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今天冬至 [打印本页]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04:42
标题: 今天冬至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2-22 04:42 编辑

@香官愚叟 @三弄里 @乐载黄河故道 @山苗 @天中华姐 @青岛腊梅 @DLW @大自然郝 @尘埃落定 @蓝色海湾 @崔大嘴 @山水游@牛弟的阿哥 @一片山水 @wan老兵新传 @小鱼儿外婆 @沈阳天路 @岸上人 @威海杆哥 @今来 @铁锚 @合肥冬泳 @@邺风洹波、快活鱼@快乐海洋 @精灵企鹅 @大道致简 @冬笑 @四元柱@韩水冬泳@天池水怪  @冬晨泳@滴水穿石 @青岛梭鱼 @洪499683166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attach]4428499[/attach]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04:42
折叠女性冬至养生

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属性,女属阴,为凉性。因此,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所以,女性更多的需要温暖的呵护。那么,冬季女性该如何养生呢?

1.注意防寒保暖

女性属寒性体质,因此,日常中应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在处于生理周期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观而减少衣物,一旦受凉,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损害健康。

2.坚持晚间泡脚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但泡脚一定要坚持,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3.适量进补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女性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4.注意养肝护肝

对于女性,肝脏这个器官有着额外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女性肝为主,有疏通经血之用。因此,一旦伤肝,女性就会出现妇科方面的问题。所以,女性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动怒。日常应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莴笋、大蒜等。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04:42
历史渊源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冬至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04:42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2-21 21:49 编辑

保健养身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04:42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2-21 21:55 编辑

冬至防病要点: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遵循以下要点来预防:
1 . 注意防寒保暖:
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 . 合理调节饮食起居:
重点是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 . 保持良好的心态:
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 . 适当的御寒锻炼:
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 . 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
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冬至养生要点: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养生要点有哪些呢?
1 、养肾为先: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
2 、养生重在养心:
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3 、出外要保暖:
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更加的顺畅,才能够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4 、起居护养要适度:
中老年人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5 、运动养生适度:
冬至万物潜藏,运动养生还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不适合做太过激烈的运动,更加应该是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就像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我们多做做舒展运动。
6 、增苦少咸:
冬天肾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7 、食补要吃温性食物:
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8 、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它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04:42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2-21 21:43 编辑


节气定义

冬至饺子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节),冬至后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节),冬至是12月21日12月23日交节。


名称释义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关于冬至的谚语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04:42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2-21 21:44 编辑

地理意义


昼夜极值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


农历参照
冬至日太阳直射示意图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

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冬月,冬月建子,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

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角度知识

地极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和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



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作者: 山苗    时间: 2017-12-22 06:05
原来如此!
作者: 威海杆哥    时间: 2017-12-22 08:30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12-22 04:42
冬至防病要点: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对 ...

学习了

作者: 冬晨泳    时间: 2017-12-22 13:40
看帖长知识。
作者: 今来    时间: 2017-12-22 14:39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12-22 04:42
冬至防病要点: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对 ...

传统文化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15:06
山苗 发表于 2017-12-22 06:05
原来如此!

谢谢老朋友山苗长老第一时间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15:06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7-12-22 08:30
学习了

谢谢老朋友杆哥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15:07
冬晨泳 发表于 2017-12-22 13:40
看帖长知识。

谢谢老朋友冬晨泳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2 15:07
今来 发表于 2017-12-22 14:39
传统文化

谢谢老朋友今来兄关注,点评
作者: 威海杆哥    时间: 2017-12-22 15:26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12-22 15:06
谢谢老朋友杆哥关注,点评

今天包饺子吃了,三鲜馅的。

作者: 精灵企鹅    时间: 2017-12-22 15:26
学习了!
作者: 牛弟的阿哥    时间: 2017-12-22 16:58
冬大过年,我们这里习俗冬至是吃粽子的,
作者: 七彩阳光    时间: 2017-12-22 18:38
[attach]4429013[/attach]

作者: 沈阳-天路    时间: 2017-12-22 19:47
[attach]4429057[/attach]

作者: 岸上人    时间: 2017-12-22 20:50
         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冬至大过年”
作者: 鱼象鱼    时间: 2017-12-22 21:07
[attach]4429099[/attach]

作者: 无所得    时间: 2017-12-22 21:13
拜读了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3 04:09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7-12-22 15:26
今天包饺子吃了,三鲜馅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3 04:09
精灵企鹅 发表于 2017-12-22 15:26
学习了!

谢谢老朋友精灵企鹅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3 04:09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7-12-22 16:58
冬大过年,我们这里习俗冬至是吃粽子的,

谢谢老朋友牛弟的阿哥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3 04:09
七彩阳光 发表于 2017-12-22 18:38

谢谢老朋友七彩阳光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3 04:10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7-12-22 19:47

谢谢老朋友天路版主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3 04:10
岸上人 发表于 2017-12-22 20:50
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冬至大过年”

谢谢老朋友岸上人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3 04:11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2-22 21:07

谢谢老朋友鱼象鱼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3 04:11
无所得 发表于 2017-12-22 21:13
拜读了

谢谢老朋友无所得关注,点评
作者: 牛弟的阿哥    时间: 2017-12-23 16:55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12-23 04:09
谢谢老朋友牛弟的阿哥关注,点评


作者: 汇泉湾泳客    时间: 2017-12-24 04:20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7-12-23 16:55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