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国多地都迎来了“冷冻周”,就算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出门在外还是会感觉冷冷的大风往脸上胡乱的拍。走在冬夜的冷风中,不禁想到了小时候妈妈对我说的话:“你不戴帽子和围巾,当心耳朵被冻掉了!”那么,我们的耳朵、鼻子真的会被“冻掉”吗?这个问题,要从“冻伤”说起!
冻伤是怎么一回事?
当我们的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环境时,体表的血管就会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比如脚趾、耳朵、手指等。
大家是不是以为冻伤只会在气温较低的时候发生?其实,除了气候因素外,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等情况,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造成热量减少,从而导致冻伤。另外,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因素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轻微的冻伤可造成我们的皮肤一过性损伤,要及时救治,严重的冻伤可致永久性的功能障碍,需要进行专业的救治,严重的冻伤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需紧急抢救。
感觉“冻得脸疼”,是被冻伤了吗?冻伤时人会有什么感觉?
其实,感觉“冻得脸疼”还真算不上是冻伤,并且说明还不是真冷。如果冻到觉得全身燥热那才是真冷,据说在失温症的最后阶段,由于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已经崩溃,很多快冻死的人会用最后一点力气把衣服脱光。疼痛是人体最有效的警告信号,如果外界温度过低,我们的身体会收到一些刺激信号。
根据程度不同,冻伤分为四度。一度冻伤只会让人感觉到皮肤痒痛,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二度冻伤表皮组织会受损,皮肤青紫,局部可能丧失温度感受能力。三、四度冻伤波及深部的肌肉和神经,会让组织完全坏死。
耳朵、鼻子真的会被“冻掉”吗?
确切的说,耳朵、鼻子不是被“冻掉”的,而是由于被冻伤后,血管冷冻坏死,耳朵、鼻子等部位迅速冻干脱水,像石头一样,稍加触碰很容易就能和相连的柔软部分分离。现实中,如果保护不足就去挑战雪山极地高纬度、冬季森林探险等,就可能发生这样的危险。
被冻伤了该怎么办?
冻伤发生后,尤其是全身冻伤,是否进行现场抢救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预后。
首先必须迅速让伤者脱离受冻现场,防止继续冷冻,搬入温暖的室内,迅速脱掉伤者的衣袜,将冻伤部位(包括脱不掉的衣服)放于40~42℃温水中快速融化复温,大约15~30分钟,使冻区恢复感觉,皮肤恢复至深红或紫红,组织变软。复温后的部位,需要用毛毯等柔软保暖物继续保温,切忌挤压并防止意外的外伤发生。并且迅速就医,以免造成延误治疗导致截肢等不好的后果。
天寒地冻,各位小伙伴该回家就回家,如果非要在外面浪,一定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哟!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