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者90%眼睛有问题
在信息化的今天,电脑已成为白领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然而,医学专家指出,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不同程度上均会感觉有眼睛不适的情况。
据美国全国职业保健与安全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证明,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中,有90%的人眼睛有问题,表现症状是:眼睛发干、头痛、烦躁、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这种电脑视力综合症就是典型的干眼病。
医学专家认为,电脑视力综合症属比较新类型的疾病,此症超过一半电脑使用者,多多少少都曾经或经常患过此病。面对如此普遍的一个白领工作病,该怎么预防和诊治呢?
高危族:电脑游戏迷、金融人士
从事电脑游戏者,长期盯看屏幕画面,使眼睛容易劳损。因为电脑屏幕画面不似纸上的黑字清楚,影像边缘都是模糊不清的,眼睛不容易取得焦点,且画面一活动又得再取焦点,以致眼球晶体内的调节肌要不停地调节才看清影像,所以电脑屏幕看得多,视力耗损就越大。
另外,过分专注定睛不眨眼,眼科医生认为亦是关键。电脑操作是一件视力相当集中的工作,会减少眼内润滑剂和酶的分泌。一般来说,如果人每分钟眨眼少于5次,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便会使眼睛干燥、疲劳,出现重影、视力模糊以及头颈疼痛等症状。
因追看电视剧而发病的患者,不是没有定睛不眨眼的现象出现,但数量肯定较平常用电脑者少,原因是看电视性质较为消闲,又有广告位,人的专注力也较低,但用电脑打机或上网者,却有可能专注得忘记眨眼,外国就有研究以观察机迷,发现他们平均2分多钟也不会眨眼一次,此举就非常伤眼了。
眼科专家还指出,虽然现时青少年多沉迷打机,但患上电脑视力综合症者,仍以上班族为常见,因为此症皆因累积劳损而得病,上班族用“脑”时日已久,自然没那么禁得住捱,较易发病。其中,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士,因入夜后仍要上网留意外国股市,作息跟生理时钟经常不配合,这对视力健康影响会更甚,他们也是患电脑视力综合症的高危族,这类人往往用电脑半年时间就开始发病。
后果:用“脑”时间愈来愈短
眼科专家认为,在正确使用电脑下,看“屏幕”是不会对视力健康构成任何影响,但问题在于,很多人往往都有“用眼超支”的倾向。这便导致了电脑视力综合症。
电脑视力综合症的症状主要是看屏幕时,出现眼热、眼干、眼涩、眼红充血,以及严重时有畏光、睁眼困难、眼痛等状况,但在初起症状时,患者大多不为意,都后来却因为“习惯”了这些症状,误抱有电脑人人都会眼干、眼累之类的想法,以致延迟治疗,增加泪水分泌失衡等结构性问题的风险。
通常,初用电脑者,都会较为“捱得”,可能每日看屏幕8小时,仍可安然无事。但在经年累月的劳损下,能“看”的时间也就会越来越短,有持续数年长时间用电脑工作的病人,更是每早9时开始工作才开电脑用,10时眼睛干涩得不能再屏幕;亦有些患者变得严重畏光,就算在室内环境要戴墨镜,视物时才较为舒服。
对症:延医过久需药物治标
当眼睛看屏幕时有出现异常的眼干、眼累等不适微状时,医生建议,这时只要先给眼睛休息一周,之后再看屏幕时多注意“电脑卫生”的6个要点、有足够休息,基本上此症已可不药而愈。但若延医多月,则有可能引起视力健康的结构性问题,出现泪水分泌减少、泪水成分不平衡等表现,需要到医院借助药物来“治标”了。
解构泪水,水分是主要成分,其表面会有一层防止水分蒸发的油脂,而泪水底层会有一层蛋白质,作用在促使泪水依附在角膜上,增加其滋润性。若患上电脑视力综合症,泪水成分就会容易失衡,最常见是缺乏水分,油脂过少或过多,又或蛋白质分泌不足,形成类似的眼干、眼涩等症状。
医学专家认为,当问题已涉及到泪水分泌的结构性问题,须使用药物(润眼水)以补充不足的水分、油脂或蛋白质。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出现有眼干微状时,切忌乱用眼药水,因为这事关部分含有防腐剂成分,滴用后反会加重病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用药建议。另外,口服药物如鱼油丸及酶素均证明可有效提升眼睛的滋润度,不少病人服用后病情亦有改善。
秘诀:“电脑卫生”六要点
1 不要将电脑摆在窗边,避免光源从头顶上方照射造成反光,造成电脑屏幕不清晰。
2 电脑屏幕顶端高度要略低于眼睛的视平线,摆放最理想的位置是电脑屏幕中心应在眼睛视线下方约20度的地方。
3 电脑屏幕和眼睛距离60厘米。
4 经常眨眼睛,以增加泪水分泌,达到滋润眼睛功效。
5 将要用的参考资料放在电脑旁的文件支架上,这样你就用不着来回转动颈部和头部,眼睛也就用不着频繁地调整焦距了。
6 凝望电脑屏幕每隔1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如果可以请闭起眼睛才能达到完全的休息。或看5米以外的东西眼睛也能得到休息。或做眼保健操。把双手搓热放置眼球上可有活血功能。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我看一小时眼睛就模糊了
原文由 [B]沉默一男[/B] 发表: 哦原来是这样,我一天在电脑前大约不下10个小时,想起来真是挺可怕的事儿啊!
哇塞!!有知音啊 看来我们都要悠着点了。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