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揉一揉脚就能治6种病的简单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白山龙    时间: 2017-6-3 13:20
标题: 揉一揉脚就能治6种病的简单方法
脚,行气血,联脏腑、通内外,不同的部位分别投射着五脏六腑。所以脚又被称作是“第二心脏”。中医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即全身许多疾病可以从足而治愈。
眼干
: R7 ]! J0 R+ g; l+ j5 ]
揉大脚趾- {3 @( n# m3 l2 I0 Q
中医认为,“肝主目,肝开窍于目”,也就是说,肝是主管眼睛的,肝提供的血液及其阴津物质,源源不断地上输于目,才使目得以濡养。如果肝不好,那么血液及其阴津就不能濡养目,眼睛得不到滋养,自然会感觉到干涩,甚至是疼痛。
揉脚趾头缓解眼干,因为肝经起于大脚趾,所以,经常刺激大脚趾可以加强肝经的气血,从而滋养眼睛,缓解不适症状。
止咳: o. W7 i) M: l8 s  s) `
按脚背1 P, u' i. ?# t% h: e8 S
宝宝咳嗽,家长干着急没辙,不如抱着小脚丫给揉揉,尤其是脚背,这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患儿,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找到宝宝脚背上大拇趾根部两侧的部位,这就是扁桃腺的反射区。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一按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
左、右大脚趾都要按摩,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之后及时给孩子多喝温开水,或者放了一点盐的淡淡盐开水,孩子咽喉肿痛的现象就会明显减轻。
助降血压
& S3 ?' R2 n. ?/ Y: x4 s3 L8 T
转脚腕8 [& E- G, t  u* T) t7 o& J3 C
俗话说,“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可以说,从脚腕到脚底,是保健养生的一个“重镇要区”。而对老人来说,经常转动脚腕子,有助于抗衰老、降血压。
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有高血压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坚持,有很好保健作用。
消化不良- F3 [( ]' f- j% U: o% F1 S. F
扳扳脚趾
- Z. L! Z$ T7 M
人的第二和第三个脚趾上的穴位与肠胃有关,按摩二、三脚趾趾缝间的内庭穴,可达到健胃的目的。
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的患者,最好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以达到泻胃火的目的;对于脾胃虚弱、腹泻、受凉或进食生冷食物后胃痛加重的患者,可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
静脉曲张
8 Z+ F0 X9 _  Q
踮脚走
0 @( Q2 {+ ~1 x' h! f9 h( o/ B# {
踮脚运动,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足部锻炼法。有研究认为,踮脚运动产生的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收缩压挤出的血量,与心脏每搏的排出量大体相当。
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解除久站、久坐后的机体疲劳、下肢酸胀和因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而引起的静脉曲张。,每天坚持2~3次,每次5~10分钟。
肾气不足: E1 w2 k7 |  x/ }  U
抬脚跟
' V  ^/ i" t5 t4 m* m$ @; E
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属于肾经。气血从这个穴位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涌出来,然后沿着经络滋养全身。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医艾灸,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还能拉伸脚底的肾经,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
老人家肾气不足的时候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睡得再多还是精神不好,动一动就心慌、心跳的厉害。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提提脚跟,每天练习几次,每次几分钟,就把肾气提起来了。当然,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肾经的气血最旺盛,这会抬脚跟更是会事半功倍。





欢迎光临 (http://bbs.china-w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